堅持創新核心地位 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楊兵傑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把科技創新擺在各項規劃任務首位部署,這在黨中央編制五年規劃建議歷史上是第一次。這一新提法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創新驅動發展的高度重視,對經濟發展內在規律的深刻把握,體現了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核心地位,為“十四五”乃至更長一個時期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同時也是新時期寧波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的強基之路。

一是堅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作用,以科技創新形成技術支撐,以制度創新優化生態環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構建以甬江實驗室為龍頭,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市重點實驗室梯次發展的實驗室體系,以產業技術研究院、企業技術(工程)中心為主體的技術創新平台體系,以“研究型大學+應用型大學+中外合作大學”的高水平大學體系,以“轉移轉化+知識產權+孵化育成+開放合作”的科創服務全鏈條生態體系,以科技創新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協同創新機制建立、創新主體培育激活、科技金融改革、科技成果轉化、重大平台推進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優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營造開放、包容、公平的創新創業制度環境,推動寧波成為全國科創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

二是堅持產業鏈與創新鏈“雙鏈互動”。

堅持科技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導向,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產業創新牽引科技創新。聚焦“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羣建設,以“補鏈、強鏈、延鏈”為重點,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引導創新資源向產業鏈上下游集聚。着力提升創新鏈科技供給,完善技術創新鏈條,促進創新與產業鏈相融合,拓展和延伸產業鏈條,全力打造新材料、工業互聯網和關鍵核心基礎件三大科創高地。

三是堅持內部組團創新網絡與外部合作創新網絡“雙網帶動”

當今創新已從封閉的“線性創新”到“網絡式、開放式創新”轉變,創新網絡的形成,有助於高效整合內外創新資源。加快建設甬江科創大走廊,依託高能級科創平台建設、特色園區和創新功能單元打造,通過功能組團式發展,構建形成“一廊兩片多園”的空間格局,逐步形成以甬江科創大走廊為核心的全市創新網絡。通過加強協同創新,推動科技研發平台共建、資源共享,加強與長三角地區科創廊道、全國樞紐型節點型創新城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澳台地區的產學研合作,拓展產業鏈和創新鏈網絡,打造成為長三角創新網絡重要樞紐和全國全球創新網絡重要節點城市。

四是堅持人才資源和資本要素“雙源撬動”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戰略性資源,資本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關鍵環節。深入實施人才“栽樹工程”,以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人才服務體系、人才引進政策、人才發展機制,加速開放攬才產業聚智,加快推進浙江院士之家、浙江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引智平台,中德大學、東方理工大學等高水平大學建設,形成高素質人才引領高水平創新驅動發展格局。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完善科技企業投融資體系,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完善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產業投資等涵蓋科技企業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體系。

五是要堅持自主創新示範區與自由貿易區“雙自聯動”

以開放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加快寧波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推進寧波國家高新區創新功能擴容提質,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浙江自貿區寧波片區建設,圍繞“一區三中心一示範區”的功能定位,進一步提升配置全球科技資源的能力,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發展相結合,實現自創區與自貿區功能疊加、政策共享,讓制度創新和自主創新真正“聯”起來“動”起來,打造全國“雙自聯動”發展示範樣板。

(作者為市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1 字。

轉載請註明: 堅持創新核心地位 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