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裏容不得“灰色小貸”

“‘先消費,後付款’聽起來很是瀟灑,實際上正逐漸掏空象牙塔裏的不少年輕人。”

□本報評論員劉嬋

一則《關於進一步規範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登上熱搜。通知內容很豐富,大家最關注的一點是——銀保監會等五部委明確:小額貸款公司,就是你熟悉的那些花唄、借唄,不得向大學生髮放互聯網消費貸款。

“小”公司套牢“大”學生,早已不是啥新鮮事兒。“先消費,後付款”聽起來很是瀟灑,實際上正逐漸掏空象牙塔裏的不少年輕人。

某社交平台上隨便一刷,可以看到許多類似呻吟:“一位95後姑娘,一年光是口紅買了300根”“粗略算了下負債,已經10萬+”“月入3000,還款8000,不敢跟家人説”……滑向深淵,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一步步陷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泥淖中。

越貸越窮,越窮越貸,少數走進死衚衕的年輕人甚至選擇了走向死亡和毀滅,背後事關一個個家庭的命運。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野路子貸款公司無疑是最大的“幫兇”,它們精準“收割”價值觀、消費觀尚不成熟的大學生,割了一撥兒又一撥兒韭菜。

要説這些小額貸款公司一無是處,倒也不至於。因其貸款申請程序簡單,這些公司本應是金融活水流向小微經濟體的“毛細血管”,有望成為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但把“灰色小貸”的魔爪伸向大學生,確實當管當剎,因為這種病態模式和惡劣影響,早已超出金融領域,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非法校園貸潛滋暗長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借貸機構用較低的門檻誘騙學生上當;二是大學生金融知識匱乏;三是虛榮心所致。就此而言,再好的政策也只能管到第一步,後面還得靠大學生們加強自我管理和財商教育。

非法校園貸被趕走了,換個馬甲的新圈套還可能登場。關鍵是,當收入滿足不了消費、撐不起慾望,該怎麼辦?別人換了新手機,我就一定要馬上跟進?還不具備賺錢能力,是否非要進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費?每當面臨這些問題時,都需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駕馭和自我剋制。長遠來看,這也是未來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和能力。

其實,貸款消費已成時代潮流,合理追求不應被妖魔化。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年輕人,習慣線上消費、具有信貸消費意識,自然成為消費信貸市場新生力量,這無可厚非。

《通知》也提到,要進一步加強消費金融公司、商業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風險管理要求。用“良幣”驅逐“劣幣”,明確平台責任,加強對申請人的信息核實,將申請業務的門檻提高到合理範圍內,才能讓真正有需求的大學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心裏更有數、更有尊嚴進行合理消費。

來源:河南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5 字。

轉載請註明: 象牙塔裏容不得“灰色小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