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國不應沉迷於給中國使絆子,“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應從尋求合作開始”

美國《世界政治評論》2月25日文章,原題:美國的外交政策不應受與中國競爭的左右  特朗普政府採取對抗性的路線。但他試圖拖慢北京復興腳步的做法並沒成功。事實上,與新冠疫情前相比,中國如今融入全球經濟的程度不減反增。據世行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7.9%;相比之下,美國經濟預計會增長3.5%。中國去年出口額達到創紀錄的2.6萬億美元。2020年對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4%。這與此前的預期相反。此前,人們以為外企會尋求減少對中國作為關鍵供應鏈部分的嚴重依賴。

特朗普政府側重給中國的發展使絆子,而不是重振美國自己的競爭力,且它高估了能單方面使兩國經濟脱鈎的程度。與此同時,其“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波及美國的許多長期盟友和夥伴——儘管他們對中國的重新崛起越發擔心,但對於反華的意識形態運動卻持謹慎態度,他們不希望或者根本無法使本國經濟與中國經濟大脱鈎。

因此,如今拜登政府應避免推行被動的、以中國為中心的外交政策。

首先,這種做法會把戰略主動權交給北京,令華盛頓處於對中國的決定作出被動反應的地位,而不是在獨立考量國家利益的基礎上主動採取行動。

其次,如果它傳達出美國的焦慮感,那就有可能誘使中國在充滿危機的時刻進一步過度擴張,並強化一種説法,即中國復興不可阻擋而美國衰落不可避免。美中之間的持久共存將要求雙方都接受對方具有韌性的現實。華盛頓不應對北京的舉動針鋒相對從而讓人覺得美國缺乏安全感,而應重新投資於自己獨特的競爭力。

此外,圍繞中國的外交政策可能會令美國孤立。當前,不太可能出現一個統一的、冷戰式的聯盟來制衡中國。布魯塞爾不久前就與北京簽署重大投資協定,並繼續強調“戰略自主”的重要性,這表明在形成跨大西洋的一致對華方針方面會存在諸多困難。(作者阿里·温尼,歐亞集團高級分析師)

捷克世界報業辛迪加2月25日文章,原題:為什麼美國應謀求與中國合作  美國可能認為自己正與中國進行長期的意識形態鬥爭,但這種感覺並非相互的。美國保守派堅稱中國要統治世界,這種看法已成為華盛頓兩黨共識的基礎。然而,中國的目標既不是要證明威權優於民主,也並非要像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所宣稱的那樣“侵蝕美國的安全和繁榮”。

拜登的對華外交政策應從尋求合作開始,而不是預設衝突。就美國外交而言,明智的舉動是爭取在抗擊疫情、可持續發展等領域與中國接觸。目前的(對華)敵對言論還有可能造成自我實現的預言。而與中國合作並不像美國保守派一再宣稱的那樣是怯懦。美中雙方都能從合作中獲益良多。(作者傑弗裏·薩克斯,喬恆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40 字。

轉載請註明: 外媒:美國不應沉迷於給中國使絆子,“拜登政府對華政策應從尋求合作開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