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陳述根本,作者 | 陳根
在後疫情時代裏,越南正在經歷它的耀眼時刻——經濟持續增長、外資紛紛湧入,出口率創新高。人們驚歎于越南出口額超過深圳、李嘉誠從英國撤資後轉投越南、耐克阿迪三星工廠搬到越南,顯然,位於越南的工廠正在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以至於還有人擔心越南將取代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實際上,2020年,當世界上其他經濟體因為新冠疫情陷入衰退,越南就是經濟保持最快增速的國家之一。2021年,儘管越南一度因為新冠疫情進行封鎖,一些工廠被迫停產,但越南經濟從2021年底開始復甦。越南的崛起似乎成為定局,越南離“世界工廠”還有多遠?越南的崛起又會為中國帶來什麼挑戰?
01 越南正崛起?目前,越南是東南亞第四大經濟體,也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亞洲乃至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據世界經濟展望,在2010-2021年期間,越南以5.99%的平均經濟增速位居第14名,雖然比不上中國的7.24%,但這個增速已經超過了很多國家。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19 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越南排名第67位。世界銀行發佈《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越南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70位。實際上,自1986年越南政府宣佈實施革新開放30多年來,越南已經從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發展成為一箇中等收入國家。越南的人均GDP在1985年只有230美元,而到了2021年則已接近3700美元,增長了15倍。
當然,越南的發展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中國商務部在《2021年版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越南》報告中就曾指出越南吸引外資的主要優勢,第一條就是政局穩定,經濟發展較快。越南共產黨和政府執政能力較強,政策具有連續性,尤其注重經濟建設。
1986年,鄰國越南啓動了“經濟革新”政策,旨在推進大膽的經濟開放和限制放寬。2007年,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2016年前後,越南在國際貿易中的角色越發突出。2018年,越南加入TPP。2020年6月,越南國會批准了與歐盟(EU)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協定在生效後,越南對歐盟出口產品的71%關税即取消,歐盟對越南出口產品的65%關税被取消,協議計劃用10年時間取消雙方出口產品的99%關税。
此外,人口結構的年輕化,讓越南人有自信國家還能維持長時間高速增長。事實上,越南政府一直在突出本國在人口以及引資政策方面的優勢,以更大可能地承接全球化進程中發達經濟體的“去工業化”,而國際關係變化以及大國博弈使越南獲得了相應機會。
2021年越南全國人口已超過9800萬人,平均年齡不到33歲。其中,勞動人口超過5200萬人,年齡結構呈現出十分理想的紡錘形,25-29、30-34、35-39、40-44、45-49歲年齡段的人數排名前五,佔比分別為11.97%、13.95%、14.59%、12.92%、11.67%。也就是説,越南9000多萬人口中,年輕人幾乎佔據了60%,這將極大地供應制造業所需勞動力。
不過,越南年輕人整體受教育程度不高,政府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發展高級教育、投入科研,國家基礎教育依然排名落後。低廉的勞動力,只代表初級生產的潛力巨大,並不代表生產和管理必然存在創新和高效率。但人口多依然與消費潛力成正比關係,這也吸引跨國公司大膽下注。
更重要的是,越南還具備其他國家不具備的優勢,這些優勢正在推動越南成為一個新的“世界工廠”。
一方面,當前,中國主要城市陸續發生疫情,隔離和管控在事實上造成了跨國公司及其母國政府的不便,而越南與中國接壤,跨國公司實施產業鏈剝離和產業鏈再造的成本最低,越南接近中國市場,企業“試錯”的成本相對較小。
另一方面,隨着越南在體制方面的改革力度加大並獲得西方認可——越南政府一系列的“工業化”政策和“產業政策”使其具備承接跨國公司產業或配套轉移的可能,加上西方以關税和撤資措施等加大對中國的孤立和排擠,越南在全球地緣經濟上的地位得以進一步抬升。
今年3月,越南出口達到創紀錄的347.1億美元,環比增長48.2%,這也使越南一季度的出口總額高達885.8億美元,同比上升12.9%。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常年位居中國內地外貿城市首位的深圳則出現出口下滑。深圳海關的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深圳出口4076.6億元(約合608.3億美元),同比下降2.6%,其中3月出口1200億元(約合178.3億美元),同比下降14%。
在這樣的背景下,優衣庫服裝、耐克運動鞋、蘋果耳機、三星手機等越來越多的產品也開始貼上了“越南製造”的標籤。
02 成為新的“世界工廠”?近幾十年來,全球產業鏈發生過幾次大轉移。
在1960年前後,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在國內產業飽和之後,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逐漸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韓國、新加坡、中國台灣和香港轉移,這幾個地方承接產業轉移後,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飛速發展,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
隨着“亞洲四小龍”的產業升級,在1980年以後,勞動密集型和高耗能產業又陸續轉移到了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中國沿海等地。其中,經過長達三四十年時間,中國更是根據不同歷史階段或主動或被動適應,成為當前全球供應鏈的核心,被稱為“世界工廠”。
而如今,隨着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與產業升級的加快,一些附加值較低的製造業又逐漸轉移到了越南。實際上,越南的工業發展起來,靠的就是產業轉移和外商投資。2015年以來,越南70%以上的出口額由外資企業貢獻,且越南外資企業出口額增速遠高於本土企業。
更重要的是,製造業向越南轉移是大環境下的必然。美國其實有過推算,就是在中美明確要進行持續性的脱鈎之前,就已經推演過關於中國的兩個問題,一個就是這個製造供應鏈的問題,另外一個就是這個消費市場的承接問題。
要知道,專業製造業產業鏈離開中國的核心其實並不是為了美國自身,而主要是歐盟這些盟友國家,就美國自身而言,美國的人口有3億多,這個需求借助於韓國、日本等基本上都可以解決。而美國如果要做大哥,就必須要考慮這些跟隨他的盟國的這個物資供應問題。
因此,美國就必須要考慮誰來承接這個製造產業基地的事情,比較合適的選擇對象就是印度和越南。拜登政府新近提出“印太戰略”報告,就是一個明顯的力證。美國並不急於與中國實現即時“脱鈎”,而是支持諸如越南與印度等實現對中國商貿一些領域的代替,並對這些國家給予更多的關注及產業轉移。
其中,相較於印度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印度一些基於標準化的管理方式將較難推行,生產效力不高而員工培訓成本比較高,而越南顯然比印度要更好培養。2021年4月,美國財政部把越南剔出貨幣操縱國名單。美國已將越南視為其全球供應鏈的關鍵部分。越來越多的美國資金正流入越南的數字經濟、綠色能源和醫療保健行業。
已經或計劃在越南投資的美國企業包括3M、安利、蘋果、美國銀行、波音、埃克森美孚、Google、美敦力、奈飛、耐克、羅氏、UPS和Visa。同時,GE、Cantor Fitzgerald、DeLong、Valero、AGP、UPC也計劃增加在越南的股份。如果這些投資計劃落地,那麼,科技資本對越南經濟的助推作用將再跨越一個量級。
當前,越南對美國、歐洲市場份額的替代已在發生。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數據顯示,今年3月美國自東盟、越南進口增速分別為27%、30%,均超過自中國進口增速(18%);當月美國自東盟進口占比為13.6%、較去年12月明顯提升,同期中國的份額則從19.2%降至16%。中國和越南海關數據進一步顯示,4月當月越南對美國、歐盟出口增速均大幅提升至30%以上,與此同時中國對美國、歐盟出口增速均有明顯下滑、已降至個位數(9.4%、7.1)。
品類來看,份額替代主要發生在勞動密集型和消費電子類商品,與新興製造國現存產業結構高度相關。一方面,東盟、越南對中國勞動密集型商品的份額替代十分明顯,集中體現在塑料及其製品、皮革及其製品、針織服裝及配件、鞋靴及其製品、傢俱及其製品、玩具及其製品等品類;另一方面,對電腦、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份額也有一定擠佔,今年以來美國自東盟進口的通訊設備及零部件份額有所提升,同期中國份額則在下降。
此外,三星、諾基亞、英特爾、富士康、和碩、緯創、樂高等全球巨頭企業在2022年初繼續在越南追加投資,彰顯外國投資者仍對越南經濟復甦充滿信心。2022年1月,越南對7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其中老撾是最大投資接受國,達4820萬美元,其次是美國、中國和韓國。
惠譽評級預測,2022年越南經濟增長率可達7.9% ,而2023 年該數字將是6.5%。俄羅斯衞星通訊社新聞認為,越南極有可能實現邁向世界新制造中心的雄心,“越南製造”產品在國際貿易舞台上將佔有巨大市場份額。這些優勢使越南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呼聲越來越大。
03 離“世界工廠”還有多遠?當然,高速發展的經濟,展現出越南繁華的一面,但這並不是全部真相。
實際上,越南目前的工業發展模式類似於30年前中國沿海地區的來料加工廠,依靠廉價勞動力賺取產業鏈“微笑曲線”中組裝的那部分錢,利潤空間很小,而利潤空間大的研發、設計、品牌、銷售等環節的錢卻無法企及,因為越南既沒有技術,也沒有市場,有的只是廉價勞動力。
勞動力質量方面,根據越南統計局發佈的《勞動力調查報告》,截至2021年一季度,全部勞動人口中擁有大專、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佔比合計僅為15.5%,無培訓經歷的佔比則高達74.02%;與之相對應,中高級技術和專業崗位佔全部就業人口的比重僅為10.9%,製造業就業仍以低技術水平的初級工作為主。
要知道,代工廠模式下產品附加值並不高。總量上,今年前四個月越南出口額1223.6億美元、累計同比16.4%,進口額1198.3億美元、累計同比15.7%。進出口高增的同時,越南貿易順差卻持續呈現較低水平,今年前4個月累計僅實現貿易順差25.3億美元。
結構上,今年前四個月,越南前三大出口目的地為美國、中國和歐盟,其中美國佔比高達29.6%。值得注意的的是,今年前四個月,越南自中韓進口和對美歐出口較去年同期近乎同步顯著增長,換言之,越南製造的核心依然是從中國、韓國進口服裝紡織原材料、消費電子零部件等進行加工組裝,最終向歐美出口的代工廠、“類中轉站”模式。
目前,越南正通過加強基礎設施投資、補貼等手段激勵本國企業融入全球市場、吸引外資,擴大出口。但全球價值鏈依然會突出價值鏈高端企業和國家的定價權和談判能力,壓縮價值鏈低端國家的生產附加值。越南也難以突破這一窠臼。
此外,隨着全球貿易知識密集度上升和自動化技術的普及,產業鏈完整程度和營商環境逐漸成為比勞動力成本更重要的考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工業體系不完備、研發投入不足、地理分散和基礎設施落後等障礙,也將長期制約越南要素集聚和產業集羣形成。
相比之下,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當前,中國的製造業競爭力已升至全球第二,僅次於德國。2021年4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數據顯示,中國的製造業競爭力已由2012年的全球第五升至第二。中國完成了將近4萬億美元行業GDP,是製造業規模最大的國家,汽車、手機、電腦、洗衣機、空調、彩電、冰箱、鋼鐵等多項產品的產量都穩居全球第一。
而如前所示,越南承接的產業基本是沒啥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雖然對想承接沿海低端製造業轉移的內陸省份造成了一定影響,但越南既沒有高端製造業,也沒有重工業,更無法像中國一樣建立全產業鏈網絡,這樣的越南對想要產業升級的中國來説,更多的是產業互補關係。
不過,中長期來看,對於中國來説,大國博弈下的產業轉移是早已顯現的大趨勢,歐美日“產業鏈去中國化”戰略將為越南等新興製造國提供絕佳助力。因此,在越南尚未形成系統的工業和產業鏈條前,在美國與西方主導的“脱鈎”還在佈局醖釀不斷調試之際,在中國依然存在部分自主研發優勢的現實下,中國製造業的吸引力和軟實力也亟待提升。明天的世界,正在今天的風雲變幻中展開。(本文首發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