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才火了一年多,SPAC 已然全線大潰敗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財經

大家差不多都知道過去兩年裏股市有多麼火爆。很多公司本來距離 IPO 還差一點兒,卻又不想要錯過這個黃金上市時期,於是轉而採用了“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的方式進行上市。

SPAC 就是把所謂的借殼上市反過來,由出資方出錢組建一個強大的管理團隊,註冊一家空殼公司,路演募集更多資金,完成上市,然後再去收購那些上市艱難的公司。正因為此,SPAC 也被戲稱為“空頭支票公司”、“後門上市”、“金融盲盒”……

SPAC 是最近幾年美股市場最受歡迎的金融創新工具。據統計,2019年平均每4個美股 IPO 中就有一家 SPAC 公司;僅2020年前八個月就有79家 SPAC 公司上市,總募資額高達322億美元,平均規模4億美元;去年全年共有241家公司通過 SPAC 上市,僅一年內就籌集820億美元的資金,甚至超過了之前 SPAC 募資的歷年總額。

然而,這個新概念才火了沒到兩年,新的數據統計就發現,SPAC 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非常之差,基本已經有了全線大潰敗的勢頭……

股價悉數暴跌,SPAC 全線潰敗

創投數據庫 Crunchbase 旗下的新聞部門最近統計了大批今年美股 SPAC 型上市公司的交易表現,發現絕大部分公司股價遠低於其高位。

多家來自於保險、新媒體、自動駕駛、母嬰等之前非常熱門的投資領域的公司,今年通過 SPAC 途徑上市後很快就股價暴跌。一些在硅谷耳熟能詳的公司,比如新媒體巨頭 BuzzFeed、共享辦公巨頭 WeWork、交通保險公司 Metromile、東南亞本地生活巨頭 Grab 等,其股票表現非常低迷,市值蒸發嚴重。

以下是排名“前列”,也即表現最差的幾家公司:

1/ Metromile

和其它絕大多數交通保險公司都不一樣,Metromile 採用的不是評估式的月費模式,而是固定地按每月行駛英里數向車主收費。這家保險創業公司的風投融資規模達到2.9億美元,並在今年2月同另一家 SPAC 公司完成併購的過程中再獲2億美元融資,實現上市。

然而自從併購以來,其股價再也沒有超過 IPO 幾天後$20.4的高位。目前 Metromile 股價跌至$2.11,市值僅2.63億美元,公司價值幾乎蒸發殆盡……好在,前不久另一家保險創業公司 Lemonade 計劃投資5億美元收購 Metromile,只是看着 Metromile 今天這樣子,不知道這“計劃”最後能不能走通。

值得一提的是,Metromile 的 SPAC 併購公司,背後就是被稱為 “SPAC 之王” 的 Chamath Palihapitiya.

Palihapitiya是 Facebook 早期員工,後改行風投創辦了 Social Capital,是 Palantir、Slack、Box、SurveyMonkey 等公司的投資人。

他涉足 SPAC 的第一筆交易,對象就是維珍銀河,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 SPAC 收購。於是他在2018年全面停掉了 VC 業務,決定“all in on SPAC”。現在Palihapitiya 已經搖身一變成了傳統 VC 模式的批評者,説做 VC 還要跟 LP(有限合夥人,也即 VC 基金的出資者)打交道太累,SPAC 架構更好管理。

這幾年由他操刀和參與的 SPAC 交易,沒有上百次也有幾十次了……然而,Metromile 並不是他唯一的失敗。

2/ BuzzFeed

新媒體領域,BuzzFeed 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家已經存續了超過15年的新媒體品牌,一度是整個行業的龍頭和投資方追逐角力的對象。在其鼎盛時期,多名來自《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彭博社等傳統媒體巨頭的頂級記者,不惜調整自己的報道方式,貼合 BuzzFeed 讀者的偏好,也要加入這家冉冉升起的新媒體新星……

然而在過去幾年裏,BuzzFeed 經歷了裁員、寫手工會糾紛、被 Facebook 視頻平台數據造假欺騙等慘痛事件,境況大不如前,一度估值縮水、融資困難。還好,在創立15年後,BuzzFeed 終於在本月和 SPAC 公司完成併購——雖然融資額只有1600萬美元,遠未達到其之前 IPO 計劃中的2.5億美元水平,至少 BuzzFeed 實現了上市,讓創始投資者終於有機會套現了。

然而就在12月6日上市後,BuzzFeed 的情況急轉直下,上市首日股價就大跌11,隨後繼續急速暴跌,目前至$5.54,和高位相比直接縮水了四成……

下圖是 BuzzFeed 上市時的員工在時代廣場慶祝的盛況。背景裏有張告示,上面寫的是“Glad we didn't Sell to...”大意就是“幸好我們堅持下來沒賣(給華爾街)”。

這些員工現在可能巴不得在過去15年裏的任何一個時間點套現離場吧……

3/ Clover Health

Clover Health 總部位於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專門為老齡人口提供醫保服務。該公司總計完成了超過9億美元的風投融資,然而在上市前臨門一腳的時候遭遇了新冠疫情,損失慘重,於是轉身尋求 SPAC 途徑上市。

這家公司被剛才提到的 “SPAC 之王” Chamath Palihapitiya 選中,在去年年底完成了交易。其股價在今年夏天一度達到了22美元的高位。然而,還未等到套現解鎖,股價就開始瘋狂下跌,到今天只剩 3.89美元……

問題可能出在了這家公司的運營和資產管理方面:其財報顯示,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的醫療保險成本比例 (Medical Cost Ratio, MCR) 高達102.5%,較去年同期的86.7%有顯著提升。一般來説,MCR 超過100%,意味着公司運營醫療保險業務的成本超過了其能夠從醫保消費者手中收到的保費……很明顯出了大問題。

除了前文提到的 WeWork、Grab,以及剛才列舉的公司之外,其它股票表現較差的 SPAC 上市公司,還有電動汽車公司 Xos 和法拉第未來、母嬰產品公司 Owlet、玻璃技術公司 View、在線心理諮詢平台 Talkspace、在線醫療公司 Babylon Health 等——這些公司,曾經在自己領域都是龍頭級別的公司,然而走了 SPAC 上市這條路,似乎並沒有延續他們各自的光輝。

SPAC 的畫皮終於撕破了

對於通過正常上市途徑的公司來説,股市有漲有跌都是正常的。然而 SPAC 就不一樣了。

SPAC 管理團隊吸引到外部投資者,就是靠着團隊在路演的時候吹自己有多厲害,外部投資者投錢進來能賺多少。

而實際上,SPAC 的交易架構決定了,只要空殼公司收購了標的物,之後不論結果如何,出資方和管理團隊都能通過乾股份額提高和工資等方式,獲得穩定的收入。

在去年的一篇文章裏,硅星人總結過,在不同的情況下,SPAC 的各參與方賺錢的方式:

好的情況:成功收購,股價上漲,各參與方都能不同程度賺到錢。

出資方持有的 SPAC 股份從上市時的空殼 5%,提升到收購完成後的新公司的 20%,這部分稱為乾股

SPAC IPO 的承銷商能拿到 5-6%的承銷商費用,

管理團隊能夠拿到幾個百分點作為工資,

外部投資者套現,

標的物也能實現上市的各種目的;

壞的情況:成功收購,股價表現差。

管理團隊仍能從出資方那裏拿到工資,

承銷商仍能拿到2-3%的費用,

出資方支付管理團隊工資和承銷商費用,但因股權提高套現仍能賺錢,

由於回報和股價直接關聯,主要虧的是外部投資者……

未能在限時內完成收購

外部投資者和出資方都可以贖回資金,

管理團隊未完成任務,拿不到工資……

特別是第三條,有些 SPAC 空殼公司找不到合適的收購對象,也會退而求其次,找個非專業領域的公司,甚至隨便找家公司收購——這麼做都是為了避免出資方虧損。

因為説到底,SPAC 存在的目的,對於其發起方,也即出資方和管理團隊這一邊來説,就是穩賺不虧,空手套白狼。

無論股價最後如何下跌,虧得只有在路演階段加入的外部投資者,以及被收購的標的物公司。

在古典的定義中,一家公司到了足夠成熟的時候才會上市,因為上市意味着這家公司已經非常能賺錢了,持股的投資人可以開始套現了;

而後來,科技股打破了這一現狀,讓“連年虧損照樣上市”在今天已經成為了一種投資者可以普遍接受的共識。

而 SPAC 讓人們對於上市公司的期待又朝着更加更加不確定的方向推進了一大步。

因為 SPAC IPO 從根本上就是一張空頭支票,其路演也是真正的“PPT 路演”,散户投資者完全看不到貨,交錢處於對賣方的信任,相信管理團隊的才能,能夠找到優秀的收購標的物,然後將其帶離險境,給所有人都賺錢。

毫無疑問,SPAC 是完完全全的,由內幕人士主導,利用信息不對等,制定遊戲規則,從而進行純粹的套利行為的新玩法。過去一年裏,它已然成為一種新的金融創(欺)新(詐)工具,和擅長 PPT 的可疑公司尋求上市的快車道。

比如,僅在“新造車”領域,就有 Nikola、Lordstown Motors、法拉第未來等多家實際業務和其營銷、公關、宣傳不相符的電動車公司,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裏,紛紛通過 SPAC 完成上市洗白。

Capital Capable media 創始人 Brian Dechesare 如此評價:SPAC 就像一個奇葩的看漲期權,不管公司股價漲幅超過行權價,還是跌幅超過90%,(對於操盤手)都會有收益。

其實早今年年初,就有斯坦福大學和紐約大學的研究者共同發表論文,呼籲對 SPAC 進行更加清晰的審視和強有力的監管。

研究團隊追溯了過去幾年裏上百個 SPAC 交易,發現大部分 SPAC 公司的業務最後都處於淨虧損狀態。

具體來説,在2019-20年挑選的47個 SPAC 項目中,所有公司在三個月後的平均淨虧損比例為2.9%,中位值14.5%;就連24個高質量項目(管理團隊的水平打分更高)在三個月後都處於4.5%的淨虧損水平,低質量項目淨虧損則達到驚人的47%;甚至,很多統計中的 SPAC 公司都因為業績太差退市了,而那些仍然在市的公司,淨虧損也在65%左右。

究其根本,滿世界的公司,哪有那麼多真正特別出類拔萃的,能夠達到 SPAC 發起者天天吹噓的“優秀公司” 水平的呢?如果真的滿大街都是這樣的公司,他們犯得着“走後門”,用 SPAC 這種退而求其次的手段上市嗎?

*注:封面圖來自於Business Insider,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請儘快聯繫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