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半月談|最新數據傳遞經濟回暖信號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財經

最新數據傳遞經濟回暖信號

半月談記者 毛振華

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驚豔亮相,火熱的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綻放經濟復甦之美,電影院陸續恢復營業,中超聯賽激戰正酣,夜幕下的大街小巷煙火氣漸濃……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護航下,大到城鎮、小到街市,均呈現出熱鬧的復甦景象。更為關鍵的是,越來越多帶有指標意義的數據開始企穩上揚,釋放經濟回暖信號。

亮眼數據頻出,釋放復甦暖意

隨着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經濟領域全國上下開足馬力,多個數據由負轉正,釋放復甦暖意。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國家統計局9月15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增速比7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其中,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表現搶眼,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8%、7.6%,快於規模以上工業5.2、2.0個百分點。今年前8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在逆境中實現了增速由負轉正。

作為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出口最近的表現可圈可點,在逆境中跑出了硬核的“加速度”。8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88萬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出口1.65萬億元,同比增長11.6%;進口1.23萬億元,同比下降0.5%;貿易順差4166億元,同比增加74.4%。在出口產品中,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分別增長5.5%、2.1%,貿易方式持續調整,結構不斷改善。在疫情席捲世界大多數國家、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當下,這一成績的取得既難能可貴,又為新發展格局贏得緩衝空間。

民營企業異軍突起,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今年前8個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9.21萬億元,同比增長8.5%,佔同期我國外貿總值的45.9%,比去年同期提升3.9個百分點。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民營經濟有望肩負更大責任,在更多領域撐起一片天空。

央行公佈的8月金融數據被普遍認為超預期,為經濟回暖提供有力支撐。其中,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8萬億元,同比多增694億元;社會融資增量3.5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39萬億元;廣義貨幣同比增長10.4%,連續6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長。這意味着貨幣政策依然對實體經濟恢復增長形成有力支持。

8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4.5%,比7月份上升0.4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1.0%,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2%,均連續6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8月製造業PMI顯示需求恢復加快,供需循環逐步改善,經濟景氣持續恢復向好。

還有一些數據承載着人們對“迴歸正常的平凡生活”的期待。7月1日至8月31日,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4.56億人次,其中8月份發送旅客2.49億人次,較7月份增加4250.2萬人次,客流不斷回暖;進入8月份,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快速攀升,8月3日、10日、11日,全國日發電量和統調用電負荷連創歷史新高……

諸如此類,這些數據證明了現有經濟措施的有效性,釋放了清晰的經濟回暖信號,更堅定了我們在發展道路上快馬奔馳的信心。畢竟發展才是硬道理。

9月3日,遊客在前門步行街拍照留念 李賀 攝

把穩發展之舵應對中長期挑戰

我國為抗疫及發展所做的大量努力正得到世界的認可。世界銀行發佈最新的《中國經濟簡報》認為,儘管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很大影響,但疫情後的經濟復甦為中國提供了推動經濟再平衡,實現更加包容、可持續和綠色增長的機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此前更是預測,“2020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能夠實現正增長的,只有中國。”

復甦中的中國沒有選擇“獨樂”,而是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擔當。

當然,當前發展還難言一帆風順。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週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這為接下來一段時期的經濟發展謀篇佈局,指明瞭方向。

除了疫情帶來的暫時性經濟活動停滯,我國當前經濟面臨的很大一部分挑戰來自外部。尤其是當面對甚囂塵上的全球產業鏈“去中國化”論調時,我們不能自亂陣腳。從近期的經濟數據看,這種説法也站不住腳。

我國發展外向型經濟並不依賴單一國家。更何況長期建立起來的製造能力表現出強勁的工業生產實力。資源、勞動力、資本等要素優勢轉化為工業產品的競爭優勢,“中國製造”持續源源不斷地為世界各國提供物美價廉的工業產品。從中展現出的綜合競爭優勢,不是個別國家僅靠勞動力價格、原材料成本等表現出來的單方面優勢就能輕易替代的。轉型中的中國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快步疾馳,不斷向產業鏈兩端延伸,既有競爭優勢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抵禦風險當有底線思維

傳染性疾病多發的秋冬季節即將來臨,守住當下來之不易的經濟復甦成果,需要牢牢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沒有“萬無一失”,只有“一失萬無”,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絕不能掉以輕心。

對於部分產業而言,破解芯片之困成當務之急。儘管有緊迫感,但高新技術產業的突破不宜輕言走捷徑,需要紮紮實實打牢基礎,真正牽住關鍵技術的“牛鼻子”。只有真正將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實現獨立自主發展,不受制於人,使產業受益、使人民受益。

受疫情衝擊,8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6%。在疫情中,眾多中小餐飲企業關門歇業,倒閉的外貿工廠不在少數,與之直接對應的是大量失業人羣。尤其是青年失業羣體,他們往往揹負着不小的家庭壓力。做好民生兜底保障依舊任重道遠。

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脱貧攻堅之年,只有兜住了民生的底線,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家的心才能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不懼風雨、共克時艱,小康的成色也才會更足。

(完)

【來源: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