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互聯網保險合規才能致遠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財經

隨着互聯網保險監管新規落地,多個“網紅”產品先後進入下架倒計時。就在一週前,信泰人壽、富邦財險等多家險企先後宣佈自2022年1月1日起暫停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恢復時間另行通知。與此同時,保險行業“炒停售”的老問題捲土重來,“再不買就沒有了”“即將下架”“且買且珍惜”等宣傳語在保險經紀人和財經大V的公眾號裏頻頻出現。

需要明確的是,這次互聯網保險產品下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為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風險綜合評級等未達到監管要求,新規之下只有符合監管要求的公司才能繼續銷售互聯網保險產品;有的是因為產品設計不符合監管規範,需要整改後才能重新上架;有的是因為在新規下,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產品已經不能在互聯網渠道銷售,只能下架停售。

近年來,互聯網保險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但與此同時強制搭售、誘導消費、費用率畸高成亟待治理的問題。監管新規重點在於支持滿足償付能力充足、綜合評級良好、準備金提取充分、公司治理合格的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產品銷售。與中小險企相比,平安、泰康等大型險企的確在渠道和代理人隊伍上更有優勢。從長遠看,中小險企船小好調頭,隨着公司治理能力提升,監管數據達標,實現“彎道超車”仍有很大希望。從中小險企內部的競爭來看,摒棄價格戰和畸高的費用率,轉向拼產品、比服務,對行業持續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

此前,在互聯網上銷售的產品雖然無外乎意外險、健康險、定期壽險、年金險幾大類,但是“暖寶寶”“超級瑪麗”“大護法”等各式名稱花樣翻新、層出不窮,讓消費者眼花繚亂、傻傻分不清。根據新規要求整改後,不僅名稱要統一冠以“互聯網”字樣,而且還要進行銷售行為回溯,這在源頭上規範了險企的產品創新和銷售渠道,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銷售誤導。

對於消費者而言,面對互聯網產品大量下架需要理性看待。首先,不要受“炒停售”影響,更不必擔心想買的產品買不到。隨着保險行業的發展,保險產品整體供給只會越來越豐富。同時,部分產品在線上線下均有銷售渠道,即便線上停售,也可以通過線下渠道購買。其次,重疾險、定期壽險等產品繳費期長,需要消費者結合自身財務狀況和保險配置情況再決定購買。如果倉促買入,發現不能滿足自己需求再退保,就可能遭受更大損失。再次,對於年金險、分紅險產品,雖然合同中有約定利率,但是需要提示的是,這類產品流動性和變現能力較差,資金進出還有手續費耗損。如果購買,就需要綜合考慮自己的現金流情況和風險偏好,畢竟保險產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投資端還有更多選擇。

金融道路千萬條,風控合規第一條。對於互聯網保險來説,經歷了萌芽與成長,更應該擇高處立、向寬處行,才能穩健發展、行穩致遠。(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於 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