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核能將是下個風口,這些細分賽道具備投資價值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財經

  7月4日,三大指數維持弱勢震盪,電力板塊持續走高。截至收盤,贛能股份5連板,建投能源2連板,皖能電力、京運通、建投能源、華電國際等漲停。

  全國用電高峯來臨

  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和基礎產業,電力行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穩定密切相關。如城市的通訊、供水、交通體系、電梯運行、智慧管理體系均依賴於電力的供應。

  消息面上,據國家能源局發佈數據顯示,1-5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335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671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3%,日均用電量環比增長2.2%。

  此外全國多地遭遇高温突襲,南方地區洪澇災害也為電網運行安全帶來挑戰。根據歷史數據統計,全國用電量將在每年夏季迎來用電高峯,電量消耗持續增長。因此,電力供應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緊張,那麼電力板塊也會是近期持續有熱度的話題。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的用電量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狀態。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2021年全社會用電量831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

  這個數據達到了近10年來的新高,僅低於2010年的14.8%和2011年的12.0%。中國電力企業還預測2022年我國全社會用電增速為5%-6%%。

  圖表 1 2012~2021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及增速情況(單位:億千瓦時,%)

  資料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核電在能源安全中不可或缺

  隨着人類對電力的需求越來越大,能源消耗越來越大,能源短缺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因此在“雙碳”目標的約束下,未來我國能源結構預計將發生較大程度的變化,包括太陽能、風電、核電為主的新能源發電以及水電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除了火力發電以外,最好的發電方式便是水力發電了,但水力發電站大多依靠大江大河,而且位置多集中在西部山區,有着諸多的限制,因此想要靠水力發電來彌補火力發電的量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核電作為低碳清潔能源,能降低温室氣體排放。根據王彥哲等《中國核電和其他電力技術環境影響綜合評價》,核電生命週期單位發電量碳排放僅為10.9 gCO2/(kW·h),遠低於煤電、氣電、水電、光伏等 其他發電方式。

  另一方面是,核能發電的效率非常高,核電廠可以持續運營,只有在維修保養和換料時才會關閉,因此約90%的時間都在發電,而太陽能發電廠和風電廠只能做到25%~40%。

  綜合來看,核能發電是目前唯一可大規模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基荷電源,是我國兑現減排承諾、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戰略部署的必然選擇。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就指出,為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確保能源獨立,核電容量必須在2050年之前從目前的413 GW翻一番,增加到812 GW。到2030年代,每年增加的核電容量達到27 GW。

  此外,也有越來越多國家已開始在核能領域有所行動。如比利時將逐步淘汰核電的計劃延後了十年;英國公佈的能源安全戰略中包含了八個新的大型反應堆的計劃等。

  哪個環節具備投資價值?

  實際上,核電並不是一個新事物,我國發展核電已有超30年曆史,但2011年我國核電進入了低谷期。直到2019年,我國核電項目才陸續開閘,打破多年的“零核准”狀態。

  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統計,2021年1-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81121.8億千瓦時,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4071.41億千瓦時,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5.02%,比2020年同期上升了11.17%。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相對完整的核工業體系國家之一,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核電發電量佔比僅在5%左右,低於世界10%的平均水平,未來我國的核電市場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核能發展與展望(2021)》預測,我國三代核電按照每年核准 6-8 台的節奏,實現規模化和批量化發展。按照每年核准6台機組測算,每年核電市場規模 1093 億元,2025年前核電市場規模 4371億 元。

  核電產業鏈包括了核燃料供應,核電設備,科研機構、核電站設計、施工、安裝、 發電、運營維護以及對乏燃料的處理。

  根據其在產業鏈中的位置,核電產業鏈可以分為上、中、下游三個部分。上游主要是核燃料、核材料,中游包括核反應堆、核島設備以及輔助系統等核電裝備製造,下游覆蓋了核電站的設計、建設、維護以及核廢料處理等環節。

  圖表 2 核電產業鏈

  資料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在“雙碳”發展與穩增長雙重背景下,中信證券建議持續關注我國核電的建設與發展,根據產業鏈自上而下梳理佈局標的。重點推薦常規島、核島設備龍頭東方電氣(A+H),以及運營商“雙寡頭”中國核電、中國廣核(A+H)。建議關注產業鏈相關標的江蘇神通、佳電股份、中國核建、蘭石重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