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畜禽糧草備得足 肉蛋奶產業鏈穩固

2022年,玉米、豆粕等主要飼料原料價格多輪上漲。記者採訪一些國內飼料企業和養殖户發現,飼料漲價加大了飼料和養殖企業利潤攤薄的壓力,但並未衝擊供應鏈,反而促進了一些企業積極加大玉米、豆粕減量替代力度。

6月3日,全國豆粕(飼料原料)均價為4455元/噸,比去年同期上漲逾20%。但與此同時,5月以來大豆到港數量顯著增加、國內市場貿易逐漸復甦,加之今年全國大豆播種面積增加及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技術推廣,這些利好消息足以支撐起市場對飼料供應鏈後半年繼續穩定的信心。

從長期來看,飼料行業專家表示,現在我國穀物、大豆綜合飼用佔比超過50%,糧食安全主要壓力在飼料糧,因此要優化飼料配方結構、強化飼草產業科技支撐,這才是行業要長期堅守的發展方向。肉蛋奶等副食是主糧之外重要的食物源,前端飼料充足,禽畜產能就有保障,市民餐桌才能豐盛。

今夏畜禽糧草備得足  肉蛋奶產業鏈穩固
5月底,優牧農業通遼基地的燕麥草長勢蓬勃旺盛。受訪者供圖

玉米豆粕價格上漲 養殖規模堅挺

“這半年來,豆粕從一斤1.7元,最高漲到一斤2.8元,玉米從1.4元漲到1.6元。今年養跑山豬利潤少了,現在我們只能讓豬在山上多跑會兒,少喂點飼料。”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白小兵養了近800頭跑山豬,這半年玉米、豆粕價格上漲,給他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去年豆粕每噸也就3000元左右,但今年價格就一直在4000元以上,有時候會超過5000元。”白小兵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天飼料消費量將近2000斤,光每天的飼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000元。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在《2022年一季度全國飼料生產分析》中認為,2022年,在新冠疫情、俄烏衝突、南美乾旱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玉米、豆粕等主要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給飼料、養殖生產帶來較大壓力。

上游豆粕、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處於高位,拉昇飼料企業生產成本,導致飼料企業提價應對原料價格上漲。而多位飼料生產商向記者表示,原料價格上漲和飼料產品上漲之間會有一週左右的時間差,飼料生產企業只能自行承擔該成本。

吉林市田豐牧業有限公司年生產濃縮料和配合飼料超過1萬噸,總經理楊士國面對豆粕價格居高不下,表示已經很坦然,“我們用的長春一種豆粕,從年前的3690元一噸,最高漲到5600元一噸,現在維持在4400元一噸左右。飼料生產企業如果不漲價,會賠錢,但要漲得多,會流失老客户。所以飼料企業會將自身利潤攤薄,小幅度提升價格。”

飼料供應直接關係肉奶蛋供應,飼料企業和養殖户利潤縮窄,會不會影響老百姓“肉盤子”的穩定?

5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生豬生產全面恢復。據國家統計局統計,6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564萬頭、相當於2017年年末的102%,生豬存欄4.39億頭、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99.4%。確定穩定生豬產能的措施,增強豬肉安全供應保障能力。近年來,我國通過多措並舉穩定生豬生產,目前生豬產能已從一度出現的嚴重滑坡較快恢復到正常年份水平。

“飼料成本的上漲,會短期影響養殖效益;但從中長期看,還是要看存欄量和政策支持力度。”在北京市平谷區養了十餘年豬和雞的倪才告訴記者,現在經驗豐富的養殖户,對這波飼料價格上漲有些見怪不怪,只要熬過這段時間,等到生豬去產能完成、新玉米收割,生豬產業還會復甦。

飼料原料供給量增大 部分出現高價回落

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分析,4月以來,國內釋放大豆儲備,油廠開工率提高、豆粕產量增加,以及國際市場利空信息頻出,進口大豆集中到港,供應緊張局面緩解,豆粕價格因此高位回落。根據行業信息網站數據,5月29日,全國豆粕均價為4415.91元/噸,相比在3月28日的5215元/噸,回落18%。

據行業信息網站顯示,6月2日,全國玉米(飼料原料)均價2877元/噸,相比5月1日的2823元/噸,僅上漲了1.9%。有業內人士分析,6月份,國內玉米市場總體上將繼續處於供需總體平衡、供應有保障、需求繼續緩慢增長的狀態,供需市場缺乏推動行情大幅快速上漲的動力。

劉向陽在河南項城一帶被人稱為“玉米大王”,他每年經銷的玉米有兩三萬噸。他近一個月來,每天向雲南、貴州、四川運送200噸以上玉米,“河南這邊的玉米價格,已經漲不動了。基本上就維持在一斤一塊三毛多。等到七八月份,春玉米收穫,可能還會更便宜些。”

“今年大量儲存玉米的,可能得賠錢。現在飼料糧的供應量很大,舊的沒吃完,新的就下來了。”劉向陽分析,飼料糧多銷往本地,現在河南本地已經飽和了,所以就往雲貴川送糧;另外,隨着東北產區疫情管控逐漸解除,市場購銷逐漸活躍,東北玉米品質高,未來優質玉米供應量會增大。

今年,短視頻平台上一度出現了青貯小麥喂牲畜的視頻,劉向陽認為,從長期看,小麥代替玉米做飼料的可能性極小,“第一,小麥價格會和玉米價格競爭,小麥如果被當成飼料用得多了,玉米價格一定會降低,那人們會反過來大量購買玉米;第二,玉米單株生物量要比小麥高很多,拿小麥喂牲口不合算;第三,今年小麥價格比較高,現在就已經一塊五六了,當青貯賣從經濟上看不合算。”

利潤攤薄 倒逼企業降本增效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山東、河南、東北等糧食主產區,不少農民手中仍剩餘些自然幹玉米,一些貿易商手中糧源也多為耐儲乾糧,他們目前還不着急將貨賣出去。山東一位種植户告訴記者,每年會存放四五千斤玉米儲存,看價格漲得多再賣出去,但目前價格波動不大。

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5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預測,2022/23年度,中國玉米種植面積較上年度減少1.8%,穩中略降;但春播期間大部分產區土壤墒情較適宜,加上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以及農田基礎設施條件改善等因素,預計玉米總產量與上年度基本持平;需求方面,高成本抑制玉米深加工需求增長,但飼用消費穩中有增,預計玉米總消費2.91億噸,較上年度增長1.0%。

吉林德大飼料有限公司一位業務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生產的飼料是企業自用,儘管如此,玉米、大豆漲價,還是提高了生產成本,尤其是在養殖業低迷情況下,企業會有較大利潤壓力,這會讓企業考慮優化產能,提高機械化水平降低成本。

不只穀物、大豆用作飼料的需求在增加,飼草產業更是產業價值潛力巨大的藍海。紫花苜蓿、青貯玉米、燕麥、羊草、多花黑麥草、狼尾草等我國主要商品飼草,近幾年生產面積也在不斷擴大、總產量日漸提高。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表示,初步測算,要確保牛羊肉和奶源自給率的目標,對優質飼草的需求總量將超過1.2億噸,尚有近5000萬噸的缺口。

主營燕麥草的優牧農業,在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科右前旗和通遼市科左中旗,種植35000多畝的燕麥草,業務人員李松雪告訴記者,現在內蒙古燕麥草和甘肅燕麥草5月牧場發貨量增加,供需基本穩定,高等級草價格預計可能會有小幅波動,“今年天氣比較好,基地裏草長得都不錯。估計等到新草收割,價格也不會太高。”

楊士國認為,這幾年飼料行業的利潤越來越低,“飼料產業受影響太多,上游種植產業和下游養殖產業,種飼草的話,還有天氣因素;此外,還有國內國際政治等因素,都影響飼料價格。除了受不穩定因素帶來的交易成本升高外,現在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人力成本越來越高。”

楊士國打算在今年,投資數百萬元再建一個新廠,併購買幾台智能碼垛機器人。他説,購進這一台自動化機器,就能節約三個工人,能儘量讓機器代勞的活兒,就不讓人來幹,因為機器工作效率更高而且更標準。

專家觀點:促進玉米、豆粕減量替代,調整優化飼料配方結構

中國農科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武書庚認為,從2011年的8025萬噸,到2022年的16454萬噸,我國糧食進口量翻了一番,同期國產糧食增加7000萬噸,但人口並沒有大幅度增加,故國內的糧食總量沒有增加;但問題在於,去年進口了2835萬噸玉米和9651萬噸大豆,而這些進口的糧食中大部分用作了飼料。

武書庚介紹,我國政府近幾年加大了支撐中國特色的配方體系研究、新飼料原料開發、現有飼料原料利用的力度,政策層再從大食物觀的高度,發展多種國產可飼用物料的開發、評價和飼用,從市場角度來促進中國特色配方體系落地。

“農業農村部提出大力推進玉米豆粕減量替代行動,積極開闢新飼料資源,通過‘提效、開源、調結構’等方式,減少對進口飼料糧的依賴,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養殖業健康持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他介紹,比如河南某養豬企業稱5%豆粕(甚至無豆粕)生豬飼料,不僅生豬生長未受影響,而且養殖成本大大降低,許多大型養殖企業都在執行這種體系。

記者梳理發現,一些大型養殖企業通過混合技術將高濃度氨基酸日糧和低濃度氨基酸日糧按比例混合,實現營養精準供給,通過全年推行低蛋白低豆粕日糧,使養豬豆粕始終維持在較低水平,最低時可降至6.6%。

但有中小型養殖户告訴記者,減少玉米、豆粕的使用,會影響產量和肉質。有位平谷養殖户告訴記者,“只要玉米和豆粕減少,一兩週還行,要是一兩個月,就會發現豬明顯長得慢,而且肉質沒吃豆粕的豬好。”

武書庚認為,不同飼養動物、不同養殖規模、不同技術水平的養殖場户,對低豆粕低玉米配方有不同的理解,“我們通過研究表明,適當使用發酵預消化處理、昆蟲類飼料原料、乳化劑和酶製劑、合成氨基酸等,結合全營養素平衡技術,可以適當降低產蛋雞飼料粗蛋白,顯著減少豆粕用量,減少20%的玉米用量,所生產的飼糧,能夠滿足不同品種、日齡階段產蛋雞需要,不影響蛋雞生產性能和雞蛋品質。”

中國農業大學草業科學與技術學院楊富裕教授告訴記者,減少玉米、豆粕使用,還可以增加優質飼草供應,未來,還要進一步強化飼草種質創新,培育超高產、抗逆耐鹽鹼飼草新品種,開發無人牧場、數字草原、智能放牧、草原精準修復等新技術,變革草業與草原生產方式,大幅提升飼草生產水平和草原生產效率。建議國家增加草業與草原科技研發投入的份額和比重,持續加大支持力度,強化草業和草原多功能和全產業鏈創新。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趙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14 字。

轉載請註明: 今夏畜禽糧草備得足 肉蛋奶產業鏈穩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