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熱議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 積極關注新基建和ESG領域投資機會

業內人士熱議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 積極關注新基建和ESG領域投資機會

多位業內人士4月24日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資管峯會上表示,銀行理財產品淨值波動,體現出資管新規落地後產品表現與底層資產關係更加密切,做好投資者教育尤為重要。未來,銀行理財應積極關注和研究新基建、ESG等領域的投資機會,助推經濟加速轉型升級。

淨值波動幅度總體有限

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4月2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共321家機構存續有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28.37萬億元,同比增長13.34%。銀行理財產品全面淨值化轉型穩步推進,淨值型產品規模佔比達94.15%,較去年同期提高21.12個百分點。

伴隨資管新規落地,銀行理財產品估值方法和信息披露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調整,收益完全取決於實際投資結果。近段時間以來,多隻銀行理財產品淨值波動引發市場關注。

“受資本市場表現與國內外環境的影響,一季度有2000多隻銀行理財產品破淨,主要集中在權益類、混合類產品,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出現回撤。”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這反映出資管新規落地後,產品淨值表現與底層資產關係更加密切。同時也可以看到,近期多家銀行理財公司發佈了關於理財產品淨值波動的相關公告,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化解投資者短期情緒、幫助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

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總裁成家軍表示,銀行理財產品淨值情況總體可控。從統計來看,銀行理財產品淨值波動幅度總體有限,涉及的產品數量佔比極低,回撤幅度大於5%的銀行理財產品在全市場只有300多隻,佔回撤產品總數的2%,佔銀行理財市場存續產品總數不足1%,市場整體表現比較平穩。

“銀行理財公司要繼續做好信息披露,將信息及時、完整、便捷地傳遞給投資者。”成家軍強調。

加強投資者教育

多位業內人士強調,面對銀行理財產品淨值波動,做好投資者教育尤為重要。

證監會原副主席屠光紹表示,目前資管行業面臨的最大發展瓶頸是缺乏長期投資,在中國的資產管理和理財市場上,投資行為短期化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要發揮資管行業在投資者教育方面的作用,有效、生動、有針對性的投資者教育對形成長期投資非常重要。

“資管新規實施以來,投資者對風險收益匹配、產品適配、長期持有等理念認可程度有所提高。”尚福林稱,但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非理性行為,投資者教育需要不斷加強,投資者應樹立正確的財富管理理念和觀念,在風險承受的範圍內進行合理投資,改變以往剛性兑付、保本的觀念。

同時,銀行理財公司也需要提升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成家軍認為,要充分發揮理財資金作為長期資金能夠克服市場短期波動的優勢,不追求絕對高收益;要探索通過發行包括股權、股票在內的權益類投資產品,提升理財產品的長期收益率。

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銀行理財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截至3月底,銀行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債券、非標準化債權、未上市股權等資產支持實體經濟規模約25萬億元,同比增長4.61%。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銀行理財應發揮投資優勢,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光大銀行行長付萬軍認為,銀行理財公司要積極發揮投資範圍廣、模式方式靈活等優勢,除了關注傳統產業、傳統基建的投資機會,也要積極關注和研究綠色能源、新興科技、新基建、ESG等領域的投資機會,踐行責任投資,以多樣化的金融供給助力我國經濟加速轉型升級。

成家軍強調,銀行理財公司要積極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努力提高金融資源配置的專業性、靈活性、效率性,把握投資的風口機遇,引導資金進入國民經濟關鍵環節和核心領域,以市場化方式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先進製造業、綠色產業、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銀行理財資金在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之間的橋樑作用。銀行理財公司可以通過合理購買地方政府債券支持地方政府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為穩增長作出理財行業的貢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3 字。

轉載請註明: 業內人士熱議銀行理財高質量發展 積極關注新基建和ESG領域投資機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