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分析師:泡沫無處不在,但投資者仍繼續買入,熊市會來麼?

據彭博新聞1月25日報道,在整個華爾街,投機過度的跡象隨處可見:細價股(每股低於一美元的股票)暴漲、現金湧入趨勢性股票進行賭注、風險債務的支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少。在估值處於歷史高位的情況下,投資者該怎麼辦?答案顯然是繼續買入。

華爾街分析師:泡沫無處不在,但投資者仍繼續買入,熊市會來麼?

(圖源:pixabay)

上週,在追蹤從太陽能到機器人等最熱門主題的策略帶領下,交易所交易的美國股票基金獲得了70億美元(約合453.43億元人民幣)的資金。上週是11月以來最好的一週,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1.9%,與此同時,科技股——被稱為全球第二大擁擠交易——再次創下紀錄。

這一切都促使花旗集團和摩根大通等公司發出警告,稱從空頭支票公司到加密貨幣等一切領域都存在市場過剩。然而,隨着新的刺激政策的招手,華爾街的公司告訴基金經理們主要保持對反彈的股票基準的投資。

Ned Davis Research公司的分析師Ed Clissold和Thanh Nguyen在一份調查説明中寫道,“調查揭示了投資者的言論,但基於市場的指標反映了投資者的實際行動。”“基於市場的指標顯示出越來越多的投機行為。”

這些指標很容易找到。散户交易者正在助長最具投機性的交易策略,新發行市場正在蓬勃發展,SPDR標普500ETF信託基金(SPDR S&P 500 ETF Trust)的空頭興趣接近十年低點。

數據顯示,在上一輪疫情救治支票後,股票買盤進一步上升,而且這不僅僅是散户人羣。根據美國銀行的最新調查顯示,擁有5610億美元(約合3.634萬億元人民幣)整體資金的投資者數量創下紀錄,他們認為自己承擔的風險水平高於正常水平。

難怪Ed Clissold和Thanh Nguyen將他們的研究報告標題定為“還會有熊市嗎?”。

高盛集團的策略師表示,“不可持續的過剩”在高增長、高市盈率的股票中,以及在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s)中都很明顯。但他們估計,考慮到美國國債收益率、企業信貸和現金狀況,總體股市指數的估值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

花旗集團也贊同這一觀點。羅伯特·巴克蘭領導的全球策略團隊在相對和歷史基礎上權衡了全球股票價格,認為即使是昂貴的美股也可能有更大的運行空間。

他們在週五寫道,“我們永遠不會建議任何人去追逐泡沫,它隨時可能破滅。但如果CAPE(週期調整市盈率)創下之前的高點,那麼美指可能會再漲50%~100%。而這只是看絕對估值。如果我們按照債券收益率來衡量,那麼連納斯達克指數都顯得很便宜。”

然而,以Mislav Matejka為首的摩根大通策略師在週一(1月25日)的一份説明中寫道,火熱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主題投資的興起、日間交易活動的繁榮以及加密貨幣的“戲劇性運行”,都是泡沫擔憂被推上中心舞台的原因。

他們表示,在一個充斥着“過剩”央行流動性的市場中,這將是一場持續激烈的辯論。這場辯論的一個方面是,提振股市的再通脹交易有可能給債務投資者帶來刺痛。

隨着基準國債收益率未能突破1.2%,大量投資級債務的收益率接近或低於零,而美國垃圾債券價格接近歷史高點。

所有這些都在積蓄着通脹風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不斷上漲的消費價格尤其會削弱長期限債券的價值。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就會上演,在德意志銀行上週的調查中,77%的受訪者認為有通脹壓力。

倫敦Algebris投資公司的基金經理阿爾貝託·加洛就因此採取了防禦措施。他已經將其基金的三分之一投入到現金和市場對沖中,因為他在等待市場拋售中的便宜貨。

他説,“我們在信貸市場看到的很多情況是投資者在鐵軌上撿硬幣。”“長期投資級債券存在利率風險,與此同時,如果出現經濟衰退或新變種病毒捲土重來,利差可能會擴大。”

花旗集團的團隊指出,歷史表明,泡沫膨脹時有錢可賺。他們説,熊市會到來,但在此之前,“市場可能會先變得更有泡沫”,除此之外,在場外的現金也不會產生任何收益。

蘇黎世Fisch資產管理公司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Maria Staeheli稱,“人們抱怨估值,但有很多仍需投資的現金在場外。考慮到負存款利率的實際成本,如果你不投資,就會有不少機會成本。”

美國銀行策略師警告稱,隨着歷史性的跨資產估值和風險定位的提升,市場修正可能即將到來。加洛説,“今天的市場非常樂觀,我們喜歡的機會很少。“為了賺錢,你必須保持適度。”

(加美財經)

#華爾街#、#泡沫#、#買入#

作者:Lunacutie

責編:carrie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84 字。

轉載請註明: 華爾街分析師:泡沫無處不在,但投資者仍繼續買入,熊市會來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