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從容應對“蹺蹺板行情”?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財經

《投資者網》陳元地

不知道面對最近的市場,大家是否有點暈?

放眼望去,市場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風格切換。近期,A股市場發生了一個顯著的變化:在指數並未暴跌的情況之下,跌停個股明顯增加,在化工板塊暴跌刷屏之後,煤炭、水泥、鋼鐵等強週期板塊也加入到殺跌行列。

翻看近期微信公眾號,大家見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崩了”。其實呢,倒也沒那麼可怕,不過是前期漲高了的板塊調整,前期跌多了的板塊反彈。

我們看看指數的整體表現,仍然是一個震盪市的特徵。9月至今,上證指數上漲1.95%,深證成指上漲0.21%,創業板指下跌0.20%。

在9月初的“總編看市”欄目中,我們提到要學會與“震盪市”和“蹺蹺板行情”打交道。對於震盪市,我們過去和大家交流的多一些,今天來着重説説如何與蹺蹺板行情共舞的問題。

總的來説,先有個思想認識的問題。如果你想抓住全部的蹺蹺板行情,實際上並不現實。

試想一下,如果各個板塊的起伏,你都能做到低買高賣,賺足這個板塊的錢拋掉,把別人放在高位,又去低位撿起人家的“割肉籌碼”,賺另一個板塊的錢,那不就是“股神”嗎?這實際上在市場中並不存在。

所以呢,首先應該有個好心態面對板塊的起伏。也就是説,對於板塊的起伏,既不要眼紅焦慮,也不要手忙腳亂。

不眼紅焦慮,才可能不犯“兩面挨耳光”的錯誤。比如,9月初蹺蹺板行情還未怎麼展現時,你聽到的幾乎全是對於漲得多的板塊的豔羨之聲,然後對於之前已經調整的板塊,又幾乎全是“悲慘”的評價。這時候你如果沉不住氣,去追漲殺跌,沒過多久你看到的又是“前期強勢板塊崩了,大消費龍頭品種怒漲,反映出資金恐高情緒逐漸凸顯”這樣的説法。

不手忙腳亂,要有“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心態。拉長時間看,有些板塊是呈螺旋上升的,有些是高高低低往返震盪的,有些則是逐漸下台階的。對這些,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

決定它們站隊的,核心仍然是業績表現以及業績預期。影響業績因素的,又包括政策處境、宏觀環境以及企業現狀。

沿着這個思路,你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和辦法,悠然自如去應對蹺蹺板行情。

如果你是性格沉穩的人,可以嘗試抱住螺旋式上升的板塊,忽視一些短期調整。這是應對蹺蹺板行情的第一個辦法,看似笨拙,其實可以行穩致遠。

做投資的人,經常會看到“5年10倍股”這樣的文章,翻翻其中的股票,發現也沒什麼奧妙,有不少自己還買過,但關鍵是握不住。於是,常常會捶胸頓足地説,“下次有這樣的機會,我一定不再放棄。”

但實際上,放下這樣的文章,立馬就有一堆另外的諸如“突發!最牛股票閃崩”之類的文章,映入你的眼簾,影響你的心態,左右你的抉擇。

哪個10倍股,路途中走得不是起起伏伏?大家耳熟能詳的貴州茅台,年初至上週五(9月24日)下跌了14.39%,其間不知被多少文章“錘過”。但看兩年呢,去年初其股價大約在1100元,至今仍然上漲50%。看五年,2016年9月只有230元左右,今天看不就是人人羨慕的大牛股嗎?

有人説貴州茅台是特例,但投資的邏輯和道理,對於其它牛股也是一樣的。你如果看準了企業的成長,只有忽略股票的波動,才能享受大的漲幅。

所以,應對蹺蹺板行情的第一招叫“以不變應萬變”。

有人説不行,明明有輪動的錢,我為什麼不掙呢?還有人説,壓根兒我就不是拿長線的人,就喜歡在板塊和股票間跳來跳去。

那麼,應對蹺蹺板行情的第二個辦法,就是看懂股票估值、算準企業賺錢之道,努力做好低買高賣。

最近的市場,看着板塊間輪動似乎比較雜亂,其實還是圍繞業績這條線展開的。去年漲了一年的白酒,今年的調整,不是因為盈利邏輯有多大變化,而是板塊估值整體偏高了。

而“煤飛色舞”和“鋼花四濺”的行情,主線也是價格大漲,盈利預期回升。一方面是很多年不漲的股價,一方面是產品價格大漲,由此促成股價飆升。這些板塊近期的調整,一個來自於短期估值上漲過快,另一個則來自於期貨市場煤炭和鋼材價格的調整。

研究基本面還有一個好處,因為股價一般滯後於基本面的變化,所以有可能在板塊輪動的初期就介入,避免了追高被套之苦。

當然,有人嫌這也麻煩,就是想靠技術指標,看哪個板塊起來了,就追哪個板塊;看哪個板塊不行了,就拋出哪個板塊。

這個辦法看似簡單,其實對技巧的要求格外高。因為如果這麼簡單的辦法,能夠走得通,那股市就變成大多數人的“搖錢樹”了,然而,結果卻不是這樣的。

最後這個辦法難在哪裏呢?板塊起伏永遠不休,你怎麼判斷是一天的行情,一週的行情,還是一個月乃至更久的行情?如果被套了,是止損還是熬着?止損,可能股價過幾天又漲起來了;熬着,可能股價一去不回頭了。

決定這些的,看似是表面的成交量、技術指標,其實還是政策面、基本面和資金面的共振效應。

回到當前的市場,總體來説,場內資金博弈熱度不減,但場外資金有陷入觀望的跡象。結合各種因素,期待大範圍的普漲不太現實,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後期指數震盪而板塊間此起彼伏的現象,仍將大概率持續。

在不同板塊間自如地“跳舞”,是一門學問。做好這門功課,需要系統思考自己的投資邏輯,然後還要解決策略和技術問題。你做好準備了嗎?(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