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漲0.56%,大金融板塊強勢迴歸,券商股集體爆發,北向資金淨買入29.32億元,專家觀點
8月18日消息,A股三大指數開盤漲跌不一。隨後兩市震盪回暖,創指一度漲逾1%,鹽湖提鋰概念股再度走強,有機硅、氟化工等化工股短線拉昇,軍工、啤酒等板塊活躍;食品加工、消費電子等下挫走弱,煤炭、芯片概念股表現低迷。盤中指數衝高回落,證券、銀行等金融板塊強勢迴歸,醫美、鴻蒙概念、養殖板塊大幅走弱。體而言,市場情緒有所回暖,個股漲多跌少,賺錢效應一般。北向資金淨買入29.32億元 滬股通淨買入24.99億元。
盤面上,券商、鹽湖提鋰、有機硅等板塊漲幅居前;食品加工、電子製造、鴻蒙概念等板塊跌幅居前。
熱點板塊:
1、鹽湖提鋰
藏格控股(26.700, 2.43, 10.01%)(維權)、鹽湖股份(35.610, 1.41, 4.12%)、西藏礦業(56.400,4.60, 8.88%)、贛鋒鋰業(168.320, 7.22, 4.48%)、藍曉科技(84.550, 2.18, 2.65%)等多股大幅上漲。
消息面上,據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規模最大滷水提鋰項目——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基本建成,目前已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察爾汗鹽湖總面積5856平方千米,各類資源儲量達600多億噸。其中氯化鉀5.4億噸、氯化鋰1204萬噸均居中國首位,潛在經濟價值數十萬億元。
2、券商
東方證券(15.510, 1.41, 10.00%)、興業證券(10.760, 0.98, 10.02%)、廣發證券(19.880, 1.80,9.96%)、中信建投(29.630, 1.39, 4.92%)、南京證券(11.640, 0.68, 6.20%)等多股拉昇走高。
光大證券(15.820, 0.59, 3.87%)研報指:近期優質券商股上漲的原因是:下半年以來市場交易活躍度提升、證券公司中期業績向好、估值整體偏低等因素提供了券商股估值修復的土壤,財富管理賽道的高成長性和市場認可度提升,驅動了核心概念股大幅上行。
消息面:
1、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8月18日在臨港新片區舉行。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朱芝松表示,過去兩年,臨港新片區累計簽約項目765個,涉及投資額4478.31億元;預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569.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23.9億元。下一步,臨港新片區將堅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爭取形成更多突破性、引領性改革創新成果。
2、今天(18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圍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介紹有關情況。會上介紹,2021年上半年,全國PM2.5平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O₃濃度為1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為81.7%,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斷面比例為1.9%,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3、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1年7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表現繼續好於大市,銷量環比保持小幅增長,同比增長依然明顯。2021年7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售72萬輛,環比增長4.1%,同比增長22.2%,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6.4%,佔有率比上月增長2.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升11.1個百分點。
4、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18日在臨港新片區舉行。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朱芝松表示,過去兩年,臨港新片區累計簽約項目765個,涉及投資額4478.31億元;預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569.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23.9億元。下一步,臨港新片區將堅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爭取形成更多突破性、引領性改革創新成果。
5、據確切消息,國家有關部門積極推動煤炭產能釋放工作,相關手續的批覆工作已經完成,預計可新增產能1.5億噸以上,其中部分產能具備快速形成煤炭產量的條件。
後市前瞻:
國盛證券認為,週二,滬深兩市早盤均窄幅震盪,午後開始快速跳水,總成交額雖連續第20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但個股依舊普跌,市場虧錢效應明顯。操作上,應以謹慎防守為主,不宜盲目抄底,靜待市場止跌信號出現。後市如指數止跌企穩,構築“雙底”,可在控制倉位的前提下,把握基建、運輸航運、大金融等相對較為抗跌板塊的佈局機會。
中信證券(24.790, 0.88, 3.68%)認為,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加大,亟需財政及信貸政策發揮穩增長的作用,貸款增長將開始發力,當前可能已經到達了信用最緊張的時點,下一輪寬信用正漸行漸近。雖然寬信用正式顯現可能要到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但是預期總是走在前面,從投資者心理角度來説,市場對於“寬信用”的預期已經不斷加深。隨着財政發力逐步強化、地方債發行提速、信貸增長成為支持寬信用的另一重要砝碼,市場認知還將進一步糾偏,目前利率底部約束明確,隨着寬信用政策和信用拐點出現,或逐漸對利率形成上行壓力。
新浪網 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