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科大訊飛(002230.SZ)在企業年度計劃大會上,提出未來五年要達到“十億用户、實現千億收入、帶動萬億產業生態”的目標。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按照目標,科大訊飛在2025年需達到1000億元的營收,根據企業財報顯示,2020年科大訊飛的總營收為130.25億元,如果想實現目標,科大訊飛每年要實現45%的增長。
這對於已成立二十餘年的科大訊飛來説,顯然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科大訊飛的千億營收夢,究竟是盲目自信還是勝券在握?
(一)
科大訊飛在講一個什麼故事?
①覆盤科大訊飛業務結構
科大訊飛成立於1999年,早期由中科大18名學生成立,不久即獲得合肥市政府幫忙,籌到3家機構共3000萬元的投資。2001巢湖“半湯會議”,科大訊飛正式確定要專注語音產業,打破國外公司對中文語音市場的壟斷,語言相關工作科大訊飛一干就是二十餘年。
科大訊飛早期從事的業務離我們其實並不遠,包括普通話等級考試的口語評測系統、電信增值業務領域的彩鈴等等。
科大訊飛早期業務結構 來源:企業招股書
經過數年發展,科大訊飛目前的業務已呈現多元化發展,主要營收來源有三個方面,分別是教育領域、開放平台及消費者業務以及智慧城市。
根據2020年企業年報顯示,2020年教育領域收入佔總營收比為32.14%;智慧城市業務佔總營收比為29.46%;開放平台及消費者領域業務佔總營收比為23.65%,這三項業務合計佔總營收比超85%。
來源:公司財報、紅星資本局
這三大業務板塊具體而言:
教育領域:該業務又分為面向B(商業)端的產品和麪向C(消費)端的產品。
面向B端的產品指智慧課堂教學產品,通過構建“雲-台-端”整體架構,創設網絡化、數據化、交互化、智能化的校園學習環境,課前實現高效備課、課中實現精準教學、課後實現智能閲卷和個性化學習。據2020年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智慧課堂產品共覆蓋34個省級行政單位3萬多所學校。
面向C端的教育產品主打K12教育輔導領域,包括提供個性化學習手冊,服務學生、家長的智學網;以及訊飛學習機等產品與增值服務。
智慧城市:這部分產品主要面向G(政府)端,包括智慧警務、智慧法院、智慧檢務、政法協同平台相關產品;比如在法院裁決案件時,幫助庭審記錄,輔助簡易速裁案件的快速開庭,從而提高庭審效率。
開放平台及消費者領域:開放平台是指為運營商、金融、汽車等行業客户使用訊飛開放平台的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能力和解決方案,據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訊飛開放平台生態合作伙伴數為270萬,開發者總數為175萬,總應用數約99.6萬;消費者業務主要指的是訊飛錄音筆、訊飛辦公本、訊飛翻譯機等硬件產品。
訊飛開放平台架構;來源:艾瑞諮詢
綜上,科大訊飛目前產品較為龐雜,面向G端、B端、C端均有佈局,硬件與軟件也均有涉獵。
②科大訊飛的業務構想
回到上文科大訊飛在年度計劃大會上提到的“千億目標”,創始人劉慶峯預計,當中大概有1/3左右來源於教育業務;1/3來源於數字經濟轉型業務,如電子政務、醫療、司法等領域;還有1/3來自於消費類產品。
劉慶峯認為科大訊飛營收破千億的動力主要來自兩點:首先,教育和醫療的應用是穿越經濟週期的,是基本剛需。中國每年GDP有4%用來投資教育,有6%-7%用來投資醫療。在後疫情時代,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補足基層醫療短板,進行智慧化疫情防控,這都是國家需要的。科大訊飛的教育和醫療業務的發展路徑是符合宏觀經濟發展趨勢的。
其次,數字經濟轉型本身利好人工智能產業,而在人工智能產業中,雖然有一些新的獨角獸公司,但這些公司只做單點的技術創新,綜合實力和品牌公信力還沒有構建起來,因此很難在數字經濟轉型時代做重大的項目,科大訊飛可以從中獲得機遇。
不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科大訊飛已經做了22年,2020年的營收約為130億元。而依靠兩個動力和三個營收構成,科大訊飛要想在5年時間實現營收超千億,難度真不小。我們來看看目前企業的經營現狀以及未來可能遇到的阻礙。
(二)
從財報看科大訊飛“科技”底色
①營收增速有所提升但毛利率明顯下滑
從科大訊飛的總營收變化情況看,據公司財報,2017年~2019年,科大訊飛的營收增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2017年總營收為54.45億元,營收增速為63.97%;2019年總營收為100.79億元,營收增速為27.3%;2020年營收增速小幅度上調;2021年前三季度,科大訊飛總營收為108.68億元,營收增速為49.2%,出現較大幅度提升,但長期性有待觀察。
來源:企業財報、紅星資本局
一般來説,毛利率更能直觀反應一家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水平,但近年來,科大訊飛的毛利率一直處於下降趨勢中。
2017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科大訊飛毛利率分別為51.38%、50.03%、46.02%、45.12%、43.12%。
來源:企業財報、紅星資本局
毛利率持續下滑,説明科大訊飛未來在“賺錢”的能力上可能受到不小挑戰;分業務而言,主要教育領域目前毛利率較高,超過50%;智慧城市、開放平台及消費者業務的毛利率在30%左右,其他業務由於對營收貢獻少,暫不討論。
總體來看,科大訊飛的產品繁多,單業務毛利率闊度較大,但除了深耕多年的教育板塊外,其他業務板塊的市場競爭力並不強。
②過度依賴政府補貼,“巨頭”還是“巨嬰”
科大訊飛的盈利背後,一直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幫助。
公司財報顯示,2017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科大訊飛淨利潤分別為4.35億元、5.42億元、8.19億元、13.64億元、7.29億;而獲得的政府補助分別為0.77億元、2.76億元、4.12億元、4.26億元、2.25億;政府補助佔淨利潤比例分別為17.8%、50.9%、50.3%、31.2%、30.9%。
來源:企業財報、紅星資本局
也就是説,2018年、2019年科大訊飛淨利潤的背後,有一半都來自政府的“幫助”,而2020年以及今年前三季度,科大訊飛的淨利潤也有超三成來自政府的補貼。科大訊飛看似華麗的淨利潤增長背後,其中也含有較大的“水分”。
③科技企業,技術優先還是營銷優先
科大訊飛,一直被認為是一家科技巨頭企業,但是財報顯示企業曾經一度對營銷的重視程度遠高於對研發的重視程度,這也使得科大訊飛這家“科技巨頭”頗受質疑。
根據公司財報顯示,2017年科大訊飛的銷售費用支出約為研發投入的兩倍;2020年財報顯示,科大訊飛全年研發費用為22.11億元,同比增長34.86%,在金額上終於超越了20.84億元的銷售費用;之後的科大訊似乎也加大了研發投入,2021年前三季度,科大訊飛研發費用為20.22億元,同期銷售費用為16.56億元。
來源:企業財報、紅星資本局
雖然目前企業對研發費用與營銷費用權重有所調整,但2021年前三季度,企業的研發支出佔總營收比為18.61%,2020年同期則為22.43%;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説明科大訊飛的研發費用投入並未跟上營收增長的節奏。
(三)
科大訊飛“實現目標”難點都在哪?
①教育板塊業務,新老對手擠滿賽道
科大訊飛的教育業務是目前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創始人劉慶峯也預計在“千億收入計劃”中,大概有1/3左右來源於教育業務。
但實現該目標實則難度不小。在B端業務中,科大訊飛對此有領跑優勢,但業務本身技術壁壘並不高,如今頭部互聯網巨頭都能夠成為科大訊飛在B端教育板塊的強有力競爭對手,比如騰訊(騰訊控股 00700.HK)在今年11月召開的數字生態大會上宣佈,騰訊教育已服務了超過1000多個省市區縣教育主管部門,覆蓋學校累計超過10萬所,用户數超4.5億。另外就業務本身而言,也面臨賬款週期長、政策變化等諸多不確定性。
從科大訊飛教育業務的C端市場來看,變現渠道有兩類,分別是出售訊飛學習機以及提供個性化學習手冊,服務學生家長的智學網、增值服務等。
根據IDC發佈的數據,預計學生平板2021年將會達到470萬台,但事實上,目前學習機市場競爭同樣異常激烈,有深耕該領域多年的老玩家步步高、優學派、讀書郎等,同時阿里(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字節跳動、騰訊等科技和互聯網大廠也早有佈局。
根據前瞻經濟學人整理自天貓商城的數據,2020年步步高憑藉核心教育資源優勢和長期品牌影響力,在學習機交易額、市場份額上遙遙領先;科大訊飛目前只能算第二梯隊選手。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在線下,科大訊飛的渠道搭建、用户培養等方面目前同樣並非這些老牌學習機企業的對手。
②消費品業務難佔領用户心智,AI大戰一觸即發
科大訊飛在“千億計劃”中同樣看好消費品業務板塊,消費品業務又可以分為工具型消費品如翻譯機、錄音筆、辦公本等;以及內容型消費品如音箱、電視機頂盒、智能耳機等。
但目前科大訊飛並沒有形成產品生態鏈閉環,也沒有掌握消費場景的流量入口,同時在性價比方面也不敵對手,後期的市場競爭力有待商榷。
比如在智能錄音筆方面,2019年8月搜狗發佈的智能錄音筆炫彩版,比科大訊飛之後發佈的錄音筆SR301青春版更有價格上的優勢。
另外在AI上面,AI概念落地是眾多AI公司的首要問題,巨頭BAT(百度、阿里、騰訊)在此戰中則掌握了絕對的流量優勢,同時也對此早有佈局。
百度在《2019年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裏的全球人工智能企業TOP20榜單中排名第四,已覆蓋智能公交、自動駕駛、智能車聯等多個領域;阿里藉着電商、支付的天然流量優勢,建立了阿里雲、達摩院和平頭哥來完善其在AI上的佈局;騰訊在2016年搭建AI lab,並在醫療、金融等方面的AI佈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同時,“AI四小龍”商湯、曠視、雲從、依圖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AI大戰中可謂是“眾星雲集”。
小結:
科大訊飛業務眾多,面向企業、政府、用户均有佈局,但科大訊飛似乎又難以找到一個可以稱霸江湖的核心落腳點。人工智能的蛋糕看似巨大,但競爭對手同樣也來勢洶洶,科大訊飛的千億營收夢,或許真的需要鉚足了勁,但目前來看,依然不容樂觀。
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劉謐
編輯 楊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