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盛傳到落地,央行降息如期而至,原來2022中國要下一盤大棋

從去年開始,有一個跡象已經非常明顯了,那就是消費疲軟的問題,説實話由於大流行出口的暴漲,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特別明顯的表示出來,但自從去年經濟數據出來以後,就不能再忽視了。

數據顯示去年咱們的GDP增了8.1%,的確值得稱讚,平均下來5.1%也吃非常不錯了,但是3.9%的零售增長(兩年平均)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這隻能説明咱們的出口增量太猛,去年為7700億美元,推動GDP增了3.25萬億美元,如果剔除匯率變動,出口對GDP增量影響超過42%。

從盛傳到落地,央行降息如期而至,原來2022中國要下一盤大棋

另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79.1%,從結構上零售和固定投資都增長了,而且還是零售增速快,但為什麼我們需求會疲軟呢?

主要原因是這個衡量消費總指標他不包含醫療、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服務型消費,而這些恰恰又是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大的領域。

這兩年咱們經常提到的教育、醫療、養老等這些都屬於服務型消費,以往咱們國家主要消費模式屬於生存性的消費或者叫商品性消費,但是隨着經濟的發展,老百姓對於消費需求的改變,服務型消費未來會成為主力軍。

但這一塊目前還是提升力度不夠,除了疫情之外,很大程度上與經濟轉型相關,我們現在已經在下調與之相關的房地產佔經濟比重,也就是説房地產在擠泡沫的過程中必然影響到服務型消費的增長,所以如何能夠刺激這個領域是很關鍵的。

從盛傳到落地,央行降息如期而至,原來2022中國要下一盤大棋

在去年年底,就開始盛傳今年一季度,央媽就會降息,當然有些經濟學家認為這是大概率事件,因為2021年屬於新冠流行後的爆發式增長,相當於探底回升初期,積蓄力量所以才有去年高達8.1%的增長。

然後由於去年三季度我們的GDP只有4.9%的增長,遠不及預期,引發了廣大專業人士熱議,其中很大的制約就是消費不足。

果然2021年4季度GDP只增加4%,確實也大跌眼鏡,所以果斷在前不久,中期借貸利率下調如期而至,流動性再度釋放,主要目的仍然是為企業紓困,適度降低大眾的消費成本,發改委近期又出台了刺激消費的意見,兩者結合來緩解經濟主動能的不夠。

而且目前來看,今年的適度寬鬆還會再來,並且陸續再出台一些利於消費增長的措施,盤活2022年的經濟大棋。

從盛傳到落地,央行降息如期而至,原來2022中國要下一盤大棋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在今年猛攻消費呢?

這裏面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從外部環境來看,今年仍然是疫情關鍵年,世界需求依然不會太差,但是相比與去年可能不會有那麼好的增長,因此從國際循環適度引導國內循環也符合我們雙循環的大方向。

再有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咱們國家在2021-2025這五年,最艱難的就是2022年,2023年就開始出現轉型後的初期收穫階段,他們數據預計今年GDP是5.1%的增長,明年是5.3%。

這一預計是主要理由就是2020-2023年疫情下的中國經濟是一個小V,後期保持L變化,這與咱們制定的2025、2035目標是吻合的。

其二,現在經濟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這個時候就是刮骨療傷,把最深最痛的去掉,使經濟進入良性的發展階段,現在的過度階段就是用貨幣穩投資,用政策刺消費。

從盛傳到落地,央行降息如期而至,原來2022中國要下一盤大棋

這個階段我們必須跨越,所以才有這幾年房地產的大變化,甚至“雙減”、“三胎”等都是為了這些服務的。

如果老百姓能消費、願消費、敢消費,即“三消費”都提升了,我們的目的就業達到了,例如降低儲蓄率、減税降費、完善社保體系等等都屬於。過去老百姓的消費很大程度上被房地產綁架了,漲價預期不再,“三消費”必然相當疲軟的。

因此,今年咱們的任務十分艱鉅,無論如何也要保住經濟平穩,而且這一目標必定能夠實現,畢竟我們走的時候全球唯有的特色發展路線,而且幾十年下來一直都不錯,都是我們自我摸索的結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40 字。

轉載請註明: 從盛傳到落地,央行降息如期而至,原來2022中國要下一盤大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