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後的兩週時間,滬深兩市成交額持續10天破萬億,連續的萬億元成交額背後,A股“二八分化”的特徵凸顯,市場對抱團股的走勢和流動性存在分歧。
2021年首個交易周(1月4日至8日),白酒、新能源、光伏等大市值個股引領股指上漲;最近一週(1月11日至15日),市場主線在白酒、軍工、券商、半導體之間不斷切換,前期抱團個股有鬆動跡象,股指震盪也隨之加劇。
“抱團股”下跌,是風險還是機遇?
機構“抱團”鬆動了嗎?1月15日,證券時報特邀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玉龍做客時報會客廳,張玉龍對此分析到,1月開始,軍工、光伏、新能源汽車這三個方向漲幅較大,而其他行業表現一般,市場出現了極致的分化。短期市場“抱團股”的下跌,核心原因是目前估值水平相對較高。另外,央行近日頻繁的公開市場操作引發了一定的流動性擔憂。但張玉龍認為,這種波動是機會而不是風險 。
“‘抱團’其實是表示大家的認知趨同,投資行為也趨同。公司基本面非常好,才會得到公募基金的一致認可。當出現‘抱團’瓦解的時候,一般是公司業績不及預期,或出現了更好的投資機會。”張玉龍稱。
什麼是“機構抱團”現象?據招商證券策略報告,抱團的意思是所有參與者不斷加倉某一個板塊,到後來集中持有某一個板塊,不輕易進行調倉換倉。以主動偏股公募基金作為代表描述,以持續加倉某一個板塊至接近或超過30%,並持續持有超過兩個季度以上,稱為“抱團”。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15日,A股市值超過千億元的個股共有140只。這140只千億市值股中,年內共有108只實現上漲,佔比77.14%。其中年內累計漲幅超過10%的個股有41只,佔實現上漲個股總數的比重約為38%。
開年以來,有2只千億市值個股區間漲幅超過30%,分別為中國中車(34.46%)、TCL科技(31.64%),贛鋒鋰業、恆力石化、東方雨虹、三安光電、韋爾股份、中信特鋼、藍思科技、萬泰生物、海康威視等個股區間漲幅超過20%。
內外資機構搶籌A股核心資產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日前也對“機構抱團”是否瓦解談及自己的觀點,他直言機構抱團取暖是個偽命題。
楊德龍表示,機構在選股方法、投資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共同點,這就決定了它在選擇標的上存在一些共同之處,因此我們看到很多白龍馬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機構,機構扎堆的現象比較明顯。
所謂機構抱團只是機構的共同選擇,大家更多的是從長期主義來選擇好公司,這些才是中國的核心資產。無獨有偶,外資也就是我們説的北上資金,同樣在大量的去買入這些核心資產。
楊德龍還表示,在國內投資者不斷的爭論到底該不該買核心資產,這些核心資產到底有沒有泡沫時,外資卻在跑步入場,抄底這些優質股票。現在外資持有A股的股票已經達到了三萬億。這三萬億持倉的前一百隻股票基本上代表了A股市場盈利能力最好的前一百隻股票。“如果我們把持倉最多的前二十隻股票拿出來,我們會發現清一色都是白馬股。”楊德龍認為,這再次驗證了他的判斷,即外資和國內機構都在搶籌A股核心資產。
方正證券表示,當前A股“以大為美”的現象從2016年已經開始持續演繹,也是經濟逐步顯現出韌性、供給側改革和增量資金屬性變化三者合力的結果。短期“以大為美”的風格明顯加速,估值溢價擴大,但距離極限值還有一定距離。當前“以大為美”的趨勢還會延續,短期關注流動性的變化,中期需要關注基本面變化的性質,長期來看這一趨勢將延續。
國泰君安研報表示,海內外抱團的本質是趨同的,均是集中追逐“確定性溢價”。短期市場成交量不斷放大、下行風險收斂,疊加北上資金大幅增持科技板塊,不禁引發市場對風格切換的疑慮。該研報認為,風格難切換:1)聚焦龍頭景氣,風險偏好仍低,切換概率不大;2)當前主導市場的邊際資金在於國內,在於無風險利率下行預期帶來的資金入市;3)在流動性拐點出現之前,賽道、競爭格局等是增量資金考慮的前提。伴隨資金投資的久期放長,藍籌龍頭仍是首選。
多機構發出“抱團現象”瓦解警示
開年來,A股攻破3500點,上證50指數創下13年來新高,上破2015年高位,滬深300指數表現同樣亮眼,而中證500指數還徘徊在2018年年初的水平。近期多家研究機構連續警示“抱團現象”的瓦解。
開年來,中信證券已多次在策略報告中提到“抱團現象”的瓦解,在不斷上攻的行情中,一度引發市場較大爭議,隨後認同者越來越多。1月17日,中信證券最新一期策略研報預判,“搶跑式”建倉緩解,投機性抱團將繼續瓦解,市場重回輪動慢漲,將轉戰高性價比品種,建議聚焦A股與港股兩大市場的3條主線。
中信證券表示,去年12月以來二三線品種的投機性抱團更多是建立在存量資金因“收益戰”和“規模戰”缺乏拋售動機的基礎上,是純粹階段性的博弈行為。隨着“收益戰”結束、機構調倉更加密集及業績預告臨近,明顯偏離基本面的二三線投機性品種的抱團或將持續瓦解。另外,北上配置型外資大額逆勢減持後往往伴隨着板塊和行業熱度的下降,而這種熱度的下降預計也將催化投機性報團進一步瓦解。
中信證券預判,投機性抱團繼續瓦解,公募收益率收斂,“搶跑式”建倉緊迫性緩解。國內居民更多選擇以資管產品間接配置權益,而除了新發公募外,保險和銀行理財子開年也有增配權益的需求,多重因素提升了市場活躍度。各類資金權益配置偏好提升下,A股流動性反而更加充裕,今年來每日成交都超過了1萬億。去年12月以來形成的二三線品種投機性抱團將繼續瓦解,這降低了“搶跑式”建倉的急迫性。公募主動權益產品的收益率中位數,已從上週五脈衝上行後的4.0%回落到本週五的2.6%,且不同收益排名分位的差距明顯縮小,75分位數和25分位數之差從上週的4.1pcts收斂至本週的2.3pcts。
開源證券研報認為,從估值上看,在本輪抱團前大盤股其實已經“不便宜”,其中大盤成長股成為估值抬升的主要構成。交易結構出發,該研究機構發現北上交易型資金、兩融與主動偏股基金是本輪大盤指數上行的主要推動力,部分價值投資者或已被“擠出”,市場的不穩定性逐漸抬升。
中輝期貨表示,本輪行情啓動於元旦前後,突破了自2020年7月中旬以來的震盪區間上沿,自2020年12月30日開盤至週三的高點,IF、IH、IC的上漲幅度分別為11.8%、12%、6.5%,持續時間有10個交易日,上漲斜率較為陡峭,宏觀流動性和微觀流動性共同推升了元旦以來市場行情加速演繹。
根據以往歷史表現來看,大漲之後分化概率比較大,週四市場風格已經由大盤藍籌轉為中小創。短期指數向下調整概率較大,但兩市成交金額連續8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表明資金承接力度較強,向下空間有限。從中期來看,如果經濟和流動性環境不發生重大轉變,那麼“機構抱團”輝繼續存在,龍頭股大概率還會上漲,但是由於龍頭上漲對流動性消耗較大,進一步上漲的速度將會放緩,如果出現重大外部衝擊或流動性無法支撐當前龍頭股的上行,行情會面臨回撤。
從情緒面而言,前期由於機構抱團大市值龍頭股,短期內指數上漲幅度過大,市場存在較強的調整需求。從估值面而言,當前機構扎堆的鋰電、光伏、白酒的估值也都處於歷史高位。從資金面而言,12月份的新增社融數據明顯低於市場預期,市場流動性邊際偏緊,引發對貨幣政策偏緊的擔憂。綜合考慮情緒面、估值面、資金面,市場短期調整難以避免。
若抱團現象持續瓦解,投資者可以如何配置呢?開源證券認為,跨年行情臨近結束,春季躁動短期缺乏基本面基礎。繼續抱團的性價比正在不斷降低,市場短期的波動可能會因此而上升。着眼於未來,更為廣泛的機遇將存在於海外復甦與國內出口和製造業的產業鏈中,疫苗接種與疫情控制節奏的不同將 繼續讓部分供給格局更好且需求更快的週期行業將先受益。
建議投資者為更好的週期行情做好準備,佈局三條主線:(1)全球再通脹與海外復甦共振:油服、煉化、化纖、氟化工、銅、鋁、焦煤;(2)出口與製造業復甦:鈦白粉、照明、機械設備和家居;(3)隨經濟修復,資產端質量改善的銀行以及在經濟復甦中資產負債端均改善的保險,同樣的,房地產的長期價值正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