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羅晗
今年前兩個月,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規模超過1.7萬億元,顯著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去年12月以來流動性狀況好轉,使得此前因信用債違約事件而積壓的部分債券供給得以重新釋放。部分行業和地區的信用債發行節奏仍未恢復正常。展望後市,三四月將迎來年內信用債到期高峯,短期需警惕局部再融資壓力。
淨融資額轉正
Wind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2月,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定向工具等公司信用類債券合計發行1.7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4%。其中,1月信用債發行規模超過1.2萬億元,環比和同比接近翻番。信用債淨融資額也自去年11月以來由負轉正,1月、2月發行量均大於到期量,淨融資額合計超過4300億元。
華創證券周冠南團隊認為,今年以來信用債發行規模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同期信用債發行受疫情影響,基數偏低。二是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央行投放大量流動性呵護資金面,驅動債市情緒回暖,去年受信用債違約風波而積壓的信用債供給在今年初有所釋放。
在發債結構方面,從期限上看,5年期和3年期信用債發行量佔比較高,發行規模分別約為4000億元和3600億元。國有企業是信用債發行主力軍,發行量超過1.6萬億元,其中地方國有企業發行量接近1.2萬億元。分行業看,建築業和綜合類行業佔比較高,建築業信用債發行量約為4900億元,綜合類行業發行量接近3500億元。
此外,從發行主體評級上看,AAA級主體發行規模最大,超過1萬億元,AA+級主體發行量超過4300億元,AA級發行量約為2600億元。分地區看,北京、江蘇、廣東、浙江、上海的發行量均在1000億元以上。
結構性差異明顯
信用債發行雖然整體有所回暖,但局部地區仍有壓力。此前涉及信用債違約事件的河北省、河南省和遼寧省,今年1月至2月的信用債發行規模顯著低於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河北省信用債發行量約13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近200億元;河南省發行量不到70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七成以上;遼寧省僅發行10億元信用債,同比減少八成以上。
各行業債券融資情況分化也較明顯。據周冠南團隊測算,今年以來,建築裝飾、綜合類、交通運輸、房地產行業的債券發行規模同比明顯增加,有色金屬、建材、通信和採掘行業的發債規模同比則顯著減少。其中,採掘行業的債券發行活動自去年11月永煤違約事件發生以來表現持續低迷,淨融資額連續為負,同比跌幅依然較深,反映市場對煤炭債仍有規避情緒。
展望後市,中信證券明明團隊認為,無論是從到期規模還是近日市場的情緒來看,3月信用債市場面臨的問題都將更加突出。規模方面,3月信用債到期規模超過1萬億元。4月同樣有接近1萬億元的到期規模,這將給債券再融資帶來不小挑戰。與此同時,央行近期公開市場操作趨於謹慎。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