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降温:年內9發行失敗61清盤 股債蹺蹺板投資者怎麼玩

與當下不斷升温的氣候反道而馳,公募基金髮行正在“降温”。春節前後,公募基金彷彿坐了一趟過山車。春節前爆款基金層出不窮,新基民源源不斷湧入,春節後,公募基金驟然降温,有基金募集失敗、延長募集期,去年常見的“日光基”,已經難覓蹤影。還有基金清盤,黯然退場。

據記者統計,截至今年4月19日,已經有9只基金髮行失敗(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75只新基金延長募集期,新基金髮行數量和規模也在迅速下跌,4月至今新基金髮行份額僅為1月份的1/10。與此同時,年內至今共有發行61只基金清盤,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清盤基金數量。

基金髮行失敗和清盤均與市場環境變化有關,波動市中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

公募基金降温:年內9發行失敗61清盤 股債蹺蹺板投資者怎麼玩

發行寒潮來襲?

9只基金髮行失敗混合型基金佔比過半4月新發基金“斷崖式”下跌

年內公募基金髮行不斷降温,昨日再添新基金募集失敗案例。

4月19日,富安達雙擎驅動混合基金髮布了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截至2021年4月16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該基金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的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這隻基金已經延長過募集期,其於2021年3月22日開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為2021年4月2日,後延長至4月16日,不過仍未能避免募集失敗的命運。

這隻基金也成為4月份以來第四隻發行失敗的基金,距離上一個發行失敗的例子僅僅過去5天——4月14日,中融安泰一年持有期純債宣佈未達到基金合同生效條件。

至此,今年內已有9只基金髮行失敗。其中,混合型基金佔比最高,數量達到5只,其中4只為偏股混合基金。另外,3只為債券型基金,1只為股票型基金。除了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之外,今年以來有基金髮行失敗案例的基金公司均為中小型基金公司。

與去年相比,今年以來發行失敗的基金中權益類基金佔比較高。而在被稱為公募基金大年的2020年,也有25只基金髮行失敗,其中債券型基金佔比超半數。

還有不少新基金延長募集期。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4月19日公告延長募集期的新基金共計75只。其中,1月-2月僅有11只基金公告延長募集期限;在3月份後延長募集期的基金數量迅速增加,3月份達到50只,4月份以來也有14只基金公告延長募集期限。

其中,既有對募集期限延長几天的,也有延長1-2個月的。其中,延長最多的是平安中證新材料ETF,原定募集期為4月6日至4月16日,僅10天時間;變更後的募集期為4月6日至7月5日,增至3個月時間。

與此同時,新發基金的數量也在減少。Wind數據顯示,按照基金成立日期統計,截至4月19日,4月以來市場上新成立基金數量為46只,合計發行份額498.3億份。3月份新成立基金數量為184只,份額為2819.95億份,4月已過三分之二,新成立基金數量僅為3月份的1/4,規模不足3月份的20%。而在今年1月、2月,均有超過百隻新基金成立。與前三個月相比,4月份的基金髮行可謂“斷崖式”下跌,發行份額接近1月份的1/10。

即使是明星基金經理,對基民的號召力也在減弱。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是中歐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被稱為“醫藥女神”的葛蘭,去年到今年遭遇了“冰火兩重天”。去年8月17日,葛蘭擔綱的新基金中歐阿爾法一日售罄,募集上限為80億,一天內獲認購550億,配售比例14.53%。而今年3月中旬,同樣為葛蘭擔任基金經理的新基金中歐研究精選,原本限額100億,最後只募集了42億,僅為募集上限的四成。

市場為何降温

春節後基金淨值快速回撤 長期看居民資金入場轉向概率低

一位北京公募基金公司人士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基金髮行失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整體市場的下行,導致投資者對新基金認購意願下降。

不過,從基金募集過程中參與方來看,原因是多方面的。

從基金公司來看,有的基金公司願意延長募集時間,有的寧可不要太大規模,而是選擇儘早結束募集之後進行建倉,這些應對策略可以避免發行失敗;而有的公司又要一定規模,又不願意調整發行時間,或者發行的產品策略和現在市場的情況不是很吻合,就沒辦法發行成功了。

從代銷渠道來看,銀行以及互聯網代銷平台近期也比較謹慎,由於市場波動比較大,渠道銷售高風險產品也偏謹慎。

而從投資者角度分析,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也都對新產品偏謹慎態度,尤其是個人投資者,在年前已經買得很多了。

新時代證券分析師樊繼拓提出,基金髮行降温的直接原因是春節後基金淨值的快速回撤,另一個短期原因是每年4-6月,居民買基金和股票的熱情都會偏弱。目前基金髮行的熱度已經低於2020年四季度,接近2020年4月和2019年的水平。基金髮行量短期的波動非常大,即使是在2006-2007年的超級大牛市中,也出現過多次急速的下降。

光大證券分析師秦波指出,分類別來看,受權益市場下跌影響,權益型基金髮行熱度下降。不過,債券型基金髮行還是相對火熱,反映權益市場遇冷下債市火熱。

基金髮行遇冷是否意味着居民資金入場開始轉向?

樊繼拓指出,從更長期的維度來看,目前居民對股市的偏好大概率還未轉向悲觀。2019-2020年,居民對股票類資產的配置偏好出現了系統性的抬升,背後很重要的原因包括理財收益率下降、房地產調控、監管層鼓勵居民資金流入股市。從年度趨勢來看,這三大原因出現反轉的概率較低。流向房地產的資金力度可能會比之前小很多,理財的收益率也並沒有明顯的抬升。監管層面整體上依然是支持居民資金流入股市的。所以從年度大趨勢上來看,居民資金對股市的偏好出現較大扭轉的概率不高。

一位經驗較長的基金投資者表示,他在春節後基金普遍下跌過程中曾經加倉過幾次。他表示,現在市場購基熱情在下降,其實是反映了投資盲從的心態,看到市場漲的時候以為會進一步漲,看到下跌的時候又覺得會進一步跌。但實際上從理論上來講,市場處於低位時新基金有更好的建倉時機,相比老基金的成本更低,因此反而是可以入場的時機。

有什麼後果

年內61只基金清盤清盤風險放大

新基金髮行遇冷的一大後果就是新成立基金的規模較小,有清盤風險。實際上,今年以來,基金清盤數量已經在增多。

4月19日,四隻基金同時結束運作,進入清算程序。其中包括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2只純債基金人保利璟純債、人保鑫選雙債;還有南方基金的2只產品南方榮安定期開放、南方國企改革,前者為偏債混合型基金,後者為被動指數型基金。這使得4月以來清盤的基金數量達到12只,今年以來清盤的基金數量達到61只。

從基金類型來看,債券型基金已經成為清盤基金佔比最大的類別。根據wind數據,今年截至4月19日,共計61只基金清盤。其中有29只債券型基金,10只股票型基金,20只混合型基金,還有2只QDII基金。債券型基金在所有清盤基金中佔比達到47.54%。

今年不到四個月時間內清盤的債券型基金數量已經與去年全年相差無幾,2020年全年共有68只債券型基金清盤。與去年相較,今年以來清盤的債券型基金比例也有所提高。去年共有168只基金清盤,其中債券型基金佔比40.48%,權益類基金佔比49.40%。

從清盤的類型來看,觸發合同終止條款更為普遍,61只基金中有33只為觸發合同終止條款,佔比54.10%;另外28只為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佔比45.90%。

觸發合同終止條款的清盤基金,均為資產淨值過低,景順長城景瑞睿利觸發的條款為“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情形”,財通多策略福佑觸發的條款為“基金資產淨值低於2億元”。4月19日公告清盤的南方國企改革,截至2021年4月16日日終,資產淨值連續30個工作日低於1億元,已觸發基金合同中約定的合同終止情形。

而經基金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而清盤的基金,原因多與市場環境變化有關。例如,南方基金的南方榮安定期開放,以及人保資產的2只純債基金,清盤議案均提及,“根據市場環境變化,為更好地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基金管理人與基金託管人協商一致,提議終止基金合同。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提出,成立一隻新基金至少要2億規模,維持一個新基金要5000萬規模,如果低於5000萬的規模,那可能就變成小微基金,超過一定的時間就要被強制清盤了。小微基金業績上可能也會不穩定。根據經驗來看,一般基金規模在不低於5億、不高於50億的範圍較為合適,業績表現較好。

東莞證券分析師李榮提出,在近兩年新基金髮行的數量和規模都創下歷史新高的情況下,部分基金產品業績未達到預期,或者規模本身較小,就容易導致清算。如果後續延續今年股市調整、債市走強,相比於債基,權益類基金未來清盤數量可能會逐漸增多。

投資者怎麼辦

分析“股債蹺蹺板”效應持續一段時間建議股債均衡配置

春節後以來,股市出現大幅調整,總體呈現下行趨勢,債市則在波動中走強。從不同類別基金的走勢來看,債券型基金在春節後的表現明顯好於股票型基金。今年春節開市後(2月18日)至4月19日,wind股票型基金總指數下跌7.96%,而債券型基金指數漲0.47%。這是否顯現出“股債蹺蹺板”效應迴歸?

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等提出,“股債蹺蹺板”效應在基本面、風險偏好、流動性和股債相互影響方面具有內在邏輯,但它並非始終穩定存在。當前的“股債蹺蹺板”效應在短期內或還能持續一段時間。在基本面方面,儘管當前經濟處於不斷修復狀態,但是經濟增速下行風險已有所體現,更利多債市。在風險偏好方面,當前美股港股連續下跌,全球市場風險偏好並不強,A股下行同樣導致國內市場風險偏好較弱,更利多債市。在流動性層面,在“穩貨幣+緊信用”的組合下,同樣對債市更為有利。

從資產配置來看,今年是股債切換之年,而二季度是重要的過渡期,建議股債均衡配置,商品短期佔優,下半年逐漸增加債券類資產的配置。今年宏觀經濟的特徵是金融週期全年下行,實體經濟週期於年中前後見頂回落。上半年廣義流動性下行對權益類資產較為不利,但盈利的高增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化高位的估值,下半年隨着通脹和盈利的見頂回落,宏觀環境將對債市更為有利。

前述北京公募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股債蹺蹺板”的關係是一直存在的,一季度“股弱債強”的格局基本上符合規律。不過,接下來還要看新的變化。二季度整體經濟仍在復甦,也是國家政府債券發行的高峯期,政府發債對經濟有一定支撐作用,對於股票或許會有局部提振。債券長期看好,不確定性在於信用風險的變化,目前市場較為一致的預期是,風險可能會有,主要看發生在哪個行業。

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説,大類資產配置能力較弱,直接選擇有債券資產配置的基金產品更為方便。其中一個選擇是今年以來較熱的 “固收+”產品。德邦基金董事總經理吳煊認為,相對於股票型基金,“固收+”產品的優勢比較明顯,有固收打底,再加上一部分打新收益,淨值有一定安全墊,回撤較小;相對銀行理財和純債基金邊際收益有一定彈性,可以作為銀行理財的替代或增強版產品。一季度,部分“固收+”產品其實也選擇了比較激進的投資策略,相對來説,在二三季度配置“固收+”的投資時機更為合理。

另外,平衡混合型基金也可以考慮。招商證券分析師任瞳提出,混合型基金中的平衡混合型基金,股債配置相對均衡,在不同市場風格下適應能力較強。與偏股混合型基金相比,平衡混合型基金業績彈性較小,回撤控制更佳;與市場寬基指數相比,平衡混合型基金長期超額收益明顯。大部分投資者的風險厭惡程度較高,希望能在較低的風險下獲取一定的正收益。平衡混合型基金的股債配置相對均衡,會在一定的範圍內調整股債配比,在市場大幅下行階段平均表現更優,回撤相對更小。整體來看,這個品類具有“攻守兼備,均衡穩健”的特質,相對更適合偏好穩健投資的個人投資者。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編輯 陳莉 校對 李世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01 字。

轉載請註明: 公募基金降温:年內9發行失敗61清盤 股債蹺蹺板投資者怎麼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