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 記者 陳超】深圳市紫光照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工業照明設備和智能照明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提供工業照明領域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等,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額為1.23億元,尚不足2019年全年的40%,同期淨利潤更是隻有650.94萬元、尚不足2019年全年5034.18萬元的七分之一。
公開信息顯示,紫光照明的董事長劉洪超、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丁立中、副總經理劉浩此前均在深圳市海洋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任職,海洋王則是紫光照明同行業可比公司中經營體量最大的上市公司;2007年,上述三人集中從海洋王離職,並創辦紫光照明。招股書並未披露此舉是否觸發競業禁止條款。
同時,紫光照明的董事張文軍在2010年10月至2015年1月長期擔任華安證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而華安證券則是紫光照明本次上市的保薦機構。
值得關注的是,紫光照明本次IPO計劃申請在科創板上市,對於公司在研發、技術領域的競爭力有更高要求,對此招股書在第151頁專門披露了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技術實力對比”,披露公司2019年末“擁有研發人員183人”,僅略低於同行業華榮股份(603855)226人的研發團隊。
但與此同時,紫光照明2019年計入到研發費用中的職工薪酬僅為1689.42萬元,對應人均薪酬僅為9.23萬元,月均尚不足八千元;而且這還是包含了由企業承擔的社保、公積金等成本,剔除後紫光照明的研發人員人均月薪尚不足七千元。與紫光照明形成對照的是華榮股份,該公司擁有226人的研發團隊,2019年對應研發費用中的職工薪酬高達3473.06萬元,相當於紫光照明的兩倍以上;華榮股份研發人員人均薪酬為15.37萬元,比紫光照明高出了三分之二。
招股書還顯示,2018年5月,紫光照明引入核心技術人員顧啓明,任命為智能照明開發部總監;在此之前顧啓明則是任深圳市萬中新科技有限公司監事。但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顧啓明持有深圳市萬中新科技有限公司49%的股權,且是該公司的監事;不僅如此,《國家知識產權局》檢索信息也顯示,在2018年7月(也即入職紫光照明3個月之後),顧啓明仍作為發明人為深圳市萬中新科技有限公司申請專利。
招股書披露,紫光照明的主營業務涵蓋了工業照明設備、智能照明系統、合同能源管理等,2019年公司的工業照明設備產能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固定專業照明設備產能從35萬套增加到45萬套、增幅近30%,固定防爆照明設備產能微增1萬套,固定防爆照明設備和移動照明設備產能增幅都在50%左右。
工業照明設備生產仍屬於傳統制造業,產能增加應當對應着加工設備、人員的增加,但是根據招股書第311頁披露的固定資產相關信息,紫光照明的固定資產原值在2019年確實增幅不小,但主要增項在於節能項目資產,而與工業照明設備生產相關的機器設備原值,2018年末為1066.19萬元、2019年末為1094.91萬元,幾乎沒有增加。請問在此背景下,固定專業照明設備產能增長近30%,固定防爆照明設備和移動照明設備產能增幅約50%。
不僅如此,從紫光照明的員工人數來看,2017年到2020上半年變動並不大,分別為809人、901人、992人和 963人;但是2017年公司的營業額還僅為1.72億元,2019年則已經達到3.48億元,相比2017年增長了一倍,這都與期間產能的變動並不匹配。
另據招股書第158頁披露,紫光照明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的原材料採購金額分別為8843.67萬元、6816.59萬元、14583.73萬元和3673.04萬元;同期公司計入到主營業務成本中的直接材料成本則分別為6280.38萬元、7377.14萬元、14151.43萬元和5368.42萬元。對比上述數據可知,2019年紫光照明的原材料採購金額,與同年的成本結轉中包含的原材料金額大體相當,這也指向同年該公司的原材料採購數量與消耗數量是大體持平的。
但事實上,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紫光照明的核心原材料包括燈殼、電源、光源,這三項原材料採購額合計佔到該公司全部原材料採購額的60%。招股書第158頁披露,2019年這三項原材料的採購數量均顯著超過同年的領用數量,其中燈殼採購220.85萬套、領用200.87萬套、領用率為90%,電源採購53.01萬套、領用44.42萬套、領用率約為80%,光源採購3377.54萬套、領用3155.85萬套、領用率超過90%。這與前文所述的,2019年原材料採購額與直接材料成本結轉金額大體一致的數據並不相符。
此外,根據招股書披露,“深圳市歐亞特科技有限公司”是紫光照明的主要供應商之一,2017年還以740.59萬元採購額成為紫光照明第一大供應商;但是根據紫光照明在新三板掛牌期間披露的2017年年報顯示,當年公司向歐亞特採購金額則高達866.49萬元,與本次招股書披露數據存在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