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印度、南非、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胡博峯 鄒松 青木 陳欣 王會聰】編者的話: 數據顯示,目前高收入國家佔全球新冠疫苗接種總量約46%,非洲國家的這一比例僅約1%。“2021年,全球被分為新冠疫苗‘富國’和‘窮國’,其中形成的差距或將定義下一階段的疫情。”美國《華盛頓郵報》這樣評論。解決疫苗供應短缺、分配不公等問題是全世界的當務之急。當上周美國政府轉變以往態度稱,支持暫時放棄對新冠疫苗知識產權的保護,國際輿論瞬間沸騰,支持者與反對者各執一詞。有反對人士甚至夾雜政治觀點稱,這將有利於中俄獲得先進的技術。在新加坡《聯合早報》看來,西方藥企之間的競爭向來激烈,讓它們分享自己的研發結果有悖於其“本能”。
正方:知識產權阻礙疫苗普及有先例
去年10月,南非和印度將一項涉及新冠的專利保護豁免提議提交給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理事會,大約一個月後,這項提案在理事會會議上再度被討論。參與撰寫提案的南非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參贊穆斯塔基姆·德加馬錶示,這項提案將為更多生產商提供發展空間,“以確保我們能在更短時間內實現擴大疫苗產能”。
《柳葉刀》雜誌去年底的一篇文章披露,南非代表在提案時列舉了知識產權如何造成疫苗生產和普及障礙的例子,比如無國界醫生組織和輝瑞圍繞肺炎球菌疫苗曾在印度陷入法律糾紛,後者的一項專利阻礙了該疫苗替代版本的研發。在韓國,輝瑞起訴研發肺炎球菌結合疫苗(PCV)的SK生物科學公司,導致後者停止生產PCV-13疫苗。南非認為,除非採取措施解除知識產權壁壘,否則新冠疫苗也會出現類似情況。另一個推動這一提案的主要國家印度表示,一方面,某些西方國家正儘可能地搶佔有限的疫苗供應,另一方面,這些國家反對豁免知識產權保護。
英國《衞報》説,這項提議得到100多個新興國家支持,遭到歐盟、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富裕國傢俱樂部”的反對。BBC稱,過去半年裏,有約60個國家一直試圖説服世貿組織取消疫苗專利權。
隨着美國政府上週轉變態度,國際輿論瞬間沸騰。眾所周知,最強烈的反對聲音來自歐盟以及德國。據《南德意志報》報道,在週末舉行的峯會上,歐盟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不認為豁免疫苗專利是“奇蹟的解決方案”,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批評美國和英國。馬克龍稱:“今天,盎格魯-撒克遜人正在阻止疫苗和諸多原料的出口。”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7日強調,放棄專利不會在中短期內增加疫苗供應,美國等國家應該像歐盟一樣增加出口。她説,歐盟生產的4億劑疫苗中,有約50%的疫苗出口到90個國家。
據《南德意志報》報道,歐盟內部認為,拜登政府在疫苗專利豁免問題上立場鬆動是一種“公關技巧”。《今日美國報》8日評論説,美國的做法更多關乎“全球領導力”。在執政最初的時日裏,拜登政府專注於給美國人打疫苗,如今,超過44%的居民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拜登團隊適時將部分重點轉向全球需求,“坦率地説,這也就是疫苗外交”。
不過,歐盟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德國新聞電視台9日説,西班牙政府已在報紙上刊登報告,表示支持拜登政府的倡議,意大利總理對此持開放態度,波蘭也希望豁免疫苗專利保護。馬克龍雖然在歐盟峯會上嚴詞批評美英,但在上週四,他還表示“絕對贊成豁免專利”。
印度和南非輿論中也有不同聲音。對於美國的表態,印度駐美國大使桑杜第一時間表示感謝和支持。《印度時報》稱,支持者認為,全球疫苗產能約為每年35億劑,而目前的需求量卻高達140億劑,面對如此巨大的供需不平衡,專利豁免有利於擴大產能。也有人認為,美國對豁免範圍諱莫如深,這可能成為各方新的博弈點。而且,即便164個世貿組織成員達成一致,從世貿形成決議到各國出台各自規定,也要耗時很久。
印度海得拉巴的一家疫苗生產商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有關談判可能將陷入曠日持久的口水戰,“這一提案從提出至今已有7個多月,這還不算此前私下醖釀的時間……疫苗生產商很難從當前情況中獲得直接影響”。而且,儘管美國政府已經表態,但其國內藥企和遊説集團肯定不會“輕易就範”。
南非“金融24小時”網站則引述非洲最大藥品生產商——南非阿斯彭公司的話説,“雖然很難提供相關細節,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進行必要的技術轉讓並進行監管註冊,公司將能夠生產更多種類的新冠疫苗”。目前阿斯彭已與南非政府簽訂3100萬支強生疫苗的合同,該公司的年度疫苗生產能力預計為3億劑。
南非輿論贊同美方表態的聲音居多,但其中不乏持謹慎樂觀態度的媒體和專家。南非“觀點”網站認為,南非政府在國際舞台上作出的呼籲與其國內知識產權法律框架之間仍存在脱節。開普敦大學生物藥學教授凱勒·齊貝爾分析説,非洲的疫苗生產能力很難通過專利豁免得到大幅提升,目前該大陸只有埃及、摩洛哥、南非等5個國家的不到10家企業有疫苗生產能力,而且它們多數仍以灌裝和包裝疫苗工作為主。非洲國家缺少的是設備、專家和先進的生產工藝。
反方:給你菜譜也做不出來
對於疫苗專利豁免,反對者的主要論點是:這並非解決方案。 《金融時報》引述一名歐盟官員的話説,mRNA疫苗的研發涉及80到100項專利,即便獲得所有這些專利,“也不能讓你全面瞭解如何生產疫苗”。國際藥品製造商協會聯合會總幹事托馬斯·屈埃形容,“你可以從烹飪家那裏獲得最可愛的蛋糕的食譜,但如果你要試着做出來,那我祝你好運”。倫敦大學學院知識產權法教授羅賓·雅各布對《金融時報》説,理論上,疫苗生產商可以派專家到新廠管理技術轉讓的過程,但這可能會有損原廠的生產,“如果抽調人員花三四年時間教孟加拉國人建廠,那麼現有疫苗生產業務就會缺人”。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前副總幹事詹姆斯·普利表示,即便專利豁免,輝瑞和莫德納等公司研發的商業秘密以及其他用於製造過程的“食譜”也不會被公開。相關公司需要被勸説到談判桌前放棄此類商業秘密。“到頭來,一旦美國其實無法提供這些至關重要的信息呢?”普利説,“這將被再一次視為美國和其他富裕國家不遵守其諾言。”
歐洲醫藥產業與協會聯合會強調,豁免專利權可能導致疫苗原材料供應流向生產效率低、質量存疑的生產場地,出現假冒偽劣疫苗進入世界疫苗供應鏈的風險。該組織警告説,豁免專利也將令醫藥公司喪失繼續研究變異病毒和新疫苗、新治療方法的動力,這將對未來應對疫情的科研創新產生負面影響。
製藥公司還認為,專利豁免將引發本就稀缺的原材料的競爭。輝瑞CEO伯拉在近日給員工的一封公開信中提到,生產輝瑞疫苗的280種不同材料或成分是由19個國家的供應商生產的,放棄疫苗專利會“威脅”到這些原材料的流通,給生產“安全”和“有效”的輝瑞疫苗所必需的關鍵產能輸出造成障礙。
《紐約時報》稱,在發展中國家分發疫苗也意味着要克服物流難題。非營利組織CARE預計,每花1美元購買疫苗需要另花5美元來保障它們從機場被運輸至為居民接種疫苗的地方。
“富裕國家令大流行持續時間更長”
支持新冠疫苗專利豁免最主要的原因源於疫苗分配不公的現實。據《紐約時報》報道,目前全球已接種疫苗12.7億劑,相當於每100人接種了16劑。83%疫苗接種在高收入以及中高收入國家完成,僅0.3%在低收入國家。
《金融時報》5月4日報道稱,非洲總共接收3200萬劑疫苗,其中1800萬劑已給居民接種,非洲國家僅1%的居民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創新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預測,到2023年,世界上最不富裕的92個國家或仍無法為其60%的人口接種疫苗。
“富裕國家如何令大流行持續時間更長?”美國Vox新聞網站近日刊文説,從輝瑞、阿斯利康到莫德納疫苗,高收入國家最先推出新冠疫苗在預料之中,它們的政府與藥企簽訂協議,內容往往涉及有關政府為藥企提供鉅額資金以加快研發,從而換取疫苗優先使用權。研發疫苗的藥企也多在富裕國家。這導致相對貧窮的國家被“邊緣化”,因為它們甚至無力預購尚未得到批准的疫苗。到2021年1月,富裕國家已經預購BioNTech/輝瑞全年96%的預期疫苗產量,而莫德納100%的疫苗供應被預訂一空。藉助“主場”優勢,富裕國家不但近水樓台先得月,還利用出口限制管控疫苗供應。
Vox稱,富裕國家囤積疫苗也在破壞世界衞生組織主導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儘管已有190多個國家加入這一計劃,但富裕國家與藥企的雙邊協議侵佔COVAX的許多效力。美國喬治敦大學全球健康法律教授勞倫斯·格斯汀説,富裕國家“希望兩頭通吃”,它們加入該計劃以使自己展現“良好全球公民”形象,但與此同時,“又在劫掠COVAX的生命線——疫苗”。而且,富裕國家也沒有為COVAX提供後者要求的融資。杜克大學的研究認為,這導致COVAX到5月底前提供的疫苗僅相當於其預期值的1/5。
在此背景下,疫苗專利豁免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我們知道還有沒被用上的產能。”杜克大學的研究員安德里亞·泰勒表示。
除了專利豁免,還有什麼可以促進全球疫苗公平分配?《金融時報》説,在壓力之下,美國已經準備分享其大量儲備、但仍未得到其監管機構批准的阿斯利康疫苗,其他國家也可以向較落後國家提供多餘的疫苗。另一個可在短期內實現的目標是相關國家放寬對疫苗及其生產原料的出口管制。製藥企業向發展中國家的公司發放生產製造疫苗的許可證也是辦法之一,這也是如今一些公司正在做的事情。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世衞組織主張由其協調技術轉移,鼓勵藥企和專利持有者通過世衞組織向其他企業授權生產疫苗,同時協助培訓獲得授權企業的員工,“這不失為一個長期的解決辦法”,因為未來極有可能出現另一種比新冠更可怕的病毒,建立一套能應對全球大流行、面向未來的國際衞生與醫藥合作體系刻不容緩。文章評論説,面對全球大流行,搶救生命是第一要義,個別國家不能在保護好自己的國民後,任由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罔顧相對落後國家人民的生存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