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準
出品 | 焦點財經
除了忙於回應“被收購”的傳聞,張玉良今年開年以來議題都圍繞着“降槓桿、穩發展”。
4月27日晚間,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佈了2020全年及2021年一季度業績報告。在2020年全部踩中“三道紅線”的綠地控股,在2021年一季度終於成功降檔,由“紅檔”降級“橙檔”,實現現金短債比超過1。
在年初的媒體會上,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綠地將在今年內,力爭實現兩條線“轉綠”達標。他表示,綠地將降負債穩發展、高效去槓桿放在重要戰略位置,多管齊下,成果顯著,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年報顯示,綠地控股實現營業收入4558億元,同比增長6.5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0億元,同比增長2%;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447億元。
營收利潤等指標都呈現正增長,綠地控股在疫情之下的2020年仍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只是銷售規模微降,2020全年,綠地控股完成合同銷售金額3584億元,比2019年同期減少7.7%。
規模與質量的選擇題
突破4000億關口,是綠地近年追求的目標之一。早在2018年,張玉良便立下FLAG,2018年和2019年,公司的銷售金額分別為3875億元和3880億元,離目標近在咫尺。
在銷售規模排行榜上,綠地雖已掉出了前三甲的行列,但依舊居於房企第一陣營,據克而瑞中國房地產1-12月銷售排行榜,綠地權益銷售金額排行第七。
關於銷售規模,張玉良此前曾表示,既有市場原因,也有團隊能力的原因,但總體上他依舊錶示滿意。
2020年,綠地盈利水平有不小提升。2018至2020年,綠地控股的毛利率分別為15.35%和15.46%,26.39%。這是綠地規模求穩的另一面。
現金流方面,2020年,綠地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447.19億元,較上一年增加254.58億元,投資活動現金流淨額為-18.92億元,較上一年淨流出有所減少,同比增加136.27億元,籌資活動現金流淨額為-349.17億元,同比大幅減少399.51億元。
綠地表示,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的流入系業務規模擴大,現金流入增加。投資活動現金流出擴大主要由於企業間借款收回的資金增加。籌資活動的現金大幅流出是由於償還債務增加,新增借款減少。
年報顯示,綠地2020年短期借款318.74億元,同比增加7.3%,長期借款1677.39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04.3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743.48億元,較上一年減少125.36億元。
截至2020年末,綠地總負債達到12420.6億元,期末貨幣資金1034.7億元,同比增長16.3%。此外,資產負債率88.89%,同比微升0.41個百分點。
從這一系列數字也可以看出,綠地正在放棄單一的規模追求,轉而開始注重提升增長質量。在發展道路的選擇上,綠地正在迴歸“長期主義”的軌道上來。
2020年全年,綠地控股累計獲取項目90個,新增土地面積1365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2932萬平方米。總土地款929億元,總貨值約3330億元,平均樓面價3175元/平方米。一、二線核心城市項目佔比提高,截至2020年底,綠地控股總土儲2.0088億平方米。
“兩輪”平衡與多元化
2020年,綠地除了維繫地產和基建“兩輪”的平衡關係,同時也在多個新賽道上發力,應了張玉良提出的“地產要轉型”。
年報中也提及綠地要形成新的產業格局,即通過持續轉型升級,形成“地產提質量、基建上水平、消費擴規模、金融數字化、協同增動能”的產業經營格局。
數據顯示,在綠地的兩大主業開發中,房地產實現營收1947億元,同比微增0.24%,大基建實現營收2334億元,同比增長24%,佔總營收的51.8%。此外,建築及相關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334.3億元,同比增長23.85%。
在地區結構上看,綠地的主營業務中有47%的營收由華東地區貢獻,其次是西南和西北地區,港澳台和東北地區的營收貢獻偏低。
2020年,綠地在其主業有一個大動作就是組建了綠地大基建集團。截至2020年末,綠地大基建板塊在建項目總金額為9752億元,其中:房屋建設業務7062億元,佔比72%;基建工程2285億元,佔比23%。
此外,綠地大基建還在2020年通過參與混改的方式,戰略性控股了雙千億級的廣西建工;收購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團,參與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等混改工作。
此前張玉良曾透露,分拆大基建等板塊單獨上市的可能性,但目前尚無具體時間表。
多元化業務方面,2020年綠地金融產業全年實現利潤總額37億元,新增社會化募資 54 億元,同比增長8%;商貿產業已累計吸引70個國家和地區的176家企業入駐;酒店旅遊產業全年簽約項目20個。
但從盈利水平來看,建築、商品銷售及相關產業、其他收入的毛利率水平還有待提升,目前僅為4.56%、3.83%、8.89%。這幾類業務與上一年的毛利率相比,整體變化不大,與房地產主業相比拉低了綠地的整體毛利潤率。
年報中,綠地提出了新五年規劃,重啓混改的同時,持續抓轉型升級。在房地產、基建、金融、消費等主要產業領域,打造一批千億級業務規模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