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3日訊 今日下午,由經濟日報指導,中國經濟網與中國平安聯合主辦的平安大講堂在北京舉辦,本次活動的主題為“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中國財政學會政府與社會融資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安起雷出席活動並做主題分享。他表示,要緊扣“六穩”、“六保”任務,充分利用我國市場潛力大、儲蓄資源多、國際合作範圍廣等有利條件,發揮好中央與地方各單位的積極性、主動性。
中國財政學會政府與社會融資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安起雷(中國經濟網 裴小閣/攝)
安起雷認為,我國經濟基本面是金融機構最大的發展機遇。面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極大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黨中央及時提出以經濟內循環為主的經濟雙循環,即在最大限度保外貿、穩外需的同時,開始“眼睛向內”,做大做牢做強做實內需,從而為我國經濟發展夯實持續增長的基礎,把握髮展的主動權。
安起雷分析稱,消費需求強勁使我國金融機構資產結構更加優化。在經濟內循環戰略中,擴大消費規模是首選策略。近年來,消費對經濟的貢獻度持續提升,對經濟的發展韌性貢獻率最高。擴大消費需求,一是要擴大全社會消費規模,二是要優化消費結構,三是創新消費方式。
他還表示,應進一步拓寬科技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強化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區域金融服務,引導金融機構提供中長期建設資金供給,讓更多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安起雷指出,經濟內循環力度加大會使一些傳統的行業退出市場,而大量的創業企業會深度挖掘市場的需求,一些代表未來生活的企業、產品會持續湧現,特別是隨着當前數字經濟的發展,整個經濟社會都處在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而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金融科技的發展更是形成了金融科技產業化,極大地提升了金融業的成本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同時也必定會催生出新興很多行業與新興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