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海信家電經歷國企混改後企業活力被全面釋放。公司傳統冰洗空產品差異化、高端化破局存量市場競爭。公司併購整合海信日立、三電控股打造商用中央空調、新能源車壓縮機的第二、第三增長曲線。我們給予公司22 年目標價17.51 元,予以“買入”評級。
投資要點
深耕白色家電三十年,家電戰列艦乘風起航
海信家電前身於1984 年成立,早期通過冰洗空業務成長為國內家電龍頭企業。
近年來公司通過數次收購和業務重構,目前已形成冰箱、洗衣機、家用空調、中央空調、汽車空調壓縮機為主導的產品矩陣。2020 年公司營業收入483.93億元,同比提升29.21%,白電業務依然是公司主要營收來源,2019 年併入的中央空調業務成為拉動公司發展的新動能,外銷提升拉動企業規模擴張。
高端化、差異化破局存量競爭,白電出海打造國際企業1)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市場對高端白電的需求逐漸增加,公司冰箱產品2020年中高端零售額佔有率同比提升2.9 pct。2)差異化方面,新風空調符合消費者健康化的消費需求,21 年1-10 月新風空調全渠道零售額同比增長102%,21年1-10 月海信新風空調線下零售額市場份額分別為24.11%,位列行業第二。3)公司在海外不斷深入佈局,通過併購整合、自主品牌、體育營銷策略推進出海,2020 年公司白電外銷佔比達42.62%。
中央空調市場規模前景可期,領跑行業第二增長曲線明晰1)2020 年中央空調市場規模882.1 億元,由於精裝房滲透率提升和綠色環保消費理念,中央空調的市場規模預計快速增長。2)目前我國中央空調市場由多聯機主導,2020 年底多聯機佔中央空調市場容量的58.6%,未來多聯機市場地位穩固。3)海信系列是中央空調領域的絕對龍頭,“日立+海信+約克”三品牌並行,三個品牌合計市佔率14.82%,位居行業第一。未來海信將發力工裝渠道,通過性價比優勢搶佔精裝修市場。
發力新能車汽配業務,打造全新第三增長曲線公司併購三電,切入新能源車壓縮機業務。1)預計下游新能源車市場擴大帶動新能車空調系統銷量提升,同時新能源車熱泵系統單車價值更高、技術正在不斷完善。我們預計202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市場價值為196 億元,較2020 年增長303.29%。2)三電助力海信快速進軍新能源車用空調行業,盡享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快速滲透的紅利,同時公司在管理、資金、客户上與三電產生協同,有望形成公司第三增長曲線。
混改落地優化公司治理結構,戰略投資者賦能品牌出海1)國企混改有助於公司簡化流程、激發員工積極性、打破原有薪資體系吸引優秀人才。2)新戰略投資者幫助公司整合外貿資源,打開公司外銷的航運運輸渠道,方便公司出口業務開展。
盈利預測及估值
考慮到公司傳統冰洗、家用空調業務持續推進產品高端化、差異化,有望量價雙升,業績增長確定性強;中央空調方面,考慮到公司旗下的海信日立是中央空調行業的絕對龍頭,市場地位穩固。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3 年收入為672.24/771.06/847.12 億元,對應增速38.91%/14.70%/9.87%;歸母淨利潤為13.76/18.36/22.13 億元,對應增速為-12.83%/33.39%/20.55%,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11.80/8.85/7.34 倍。我們給予公司22 年13x PE,對應目標股價17.51 元,予以“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原材料價格波動;地產銷售、竣工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
金田銅業(601609):見龍在田 銅加工龍頭擁抱新增長極
類別:公司 機構: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馬金龍/劉崗 日期:2021-11-27
投資要點
金田銅業:高週轉、穩定盈利、持續增長的優質銅加工企業金田銅業主要產品包括銅加工產品和磁性材料,2020 年1-9 月份的加權平均年產能為:銅線排52 萬噸、銅棒23 萬噸、銅管17 萬噸、銅板帶12 萬噸、電磁線10 萬噸,另外目前釹鐵硼磁性材料產能5000 噸。銅加工的營收佔比為95%,毛利佔比為88%。公司深耕銅加工領域三十多年,得益於極高的運營管理水平以及數字化、信息化的業務流程,公司的總資產週轉率連續多年維持在4 以上,遠高於同行業其他加工企業;“原材料價格+加工費”的定價模式以及精細化管理使得成本傳導有效,公司毛利率和淨利率常年保持穩定。銅產品總產量從2015 年的60 萬噸增長到2020 年的138 萬噸,五年產量翻倍增長,帶動業績穩健上行。
銅加工:行業集中度提升,競爭格局改善,預計2022 年銅加工產品產能將達到200 萬噸
在完全市場競爭格局中,行業龍頭企業憑藉規模效應、低成本等等優勢提升市場佔有率、提高行業集中度。由於銅加工行業多年的紅海競爭,固定資產投資已經停滯了6 年,我們從A 股大型銅加工企業佔全國銅材產量的比例可以看出,大型企業的市佔率從2016 年的11%提升至2020 年的23%。金田銅業從激烈的紅海競爭中生存下來,成為銅加工龍頭,並且正在持續擴大市場份額,預計隨着可轉債項目投產,2022 年銅加工總產能將達到200 萬噸。
電磁扁線:新能源帶動高端新材料需求,公司抓住時機擴產放量,到2022年產能將達2 萬噸
扁線電機相較於傳統電機有槽滿率高、散熱性能好、體積小、電磁噪音低的優點,電磁扁線的應用能夠提升整車效率20%左右,在電池效率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後,電機效率提升得到關注。新能源電磁扁線具有認證壁壘和技術壁壘,公司深耕電磁線多年,擁有豐富的電磁線研發及生產經驗,目前,公司電磁線扁線產品已進入知名新能源汽車企業供應商體系,已進入量產階段。公司目前積極規劃並擴建電磁線扁線產能,預計到2022 年,公司新能源電磁扁線產能將達到2 萬噸,並且將根據市場情況決定後續擴產計劃。
磁性材料:新能源汽車、風電和變頻空調、節能電機對釹鐵硼磁材需求爆發,公司8000 噸磁性材料產能在建
公司於2001 年開始佈局磁性材料業務,已進入中國中車、德國AMK、德國博澤集團、意大利拉法等眾多知名企業供應鏈。目前寧波基地擁有5000 噸產能;包頭基地正在投資建設,一期4000 噸產能預計2023 年8 月竣工,二期4000噸產能將在2025 年12 月竣工,投產後合計擁有釹鐵硼產能13000 噸。
盈利預測及估值
預計公司2021-2023 年實現營業收入750.60 億元、797.77 億元、936.35 億元,歸母淨利潤7.19 億元、9.72 億元、12.80 億元,現價對應PE 為19.68 倍、14.56倍、11.05 倍。基於公司增長預期,按照可比公司平均估值20 倍給予估值,對應195 億市值,股價目標價為13.14 元,現有35%上漲空間,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1.銅價大幅波動風險;2.銅加工行業集中度提升不及預期風險;3.美聯儲大幅收緊流動性風險;4.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不及預期風險
牧高笛(603908):參股大熱荒野 佈局下游營地市場
類別:公司 機構: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唐爽爽 日期:2021-11-28
事件概述
2021年11月26日,公司公告全資子公司海口牧高簡與武漢大熱荒野籤暑增資協議,海口牧高笛以1000萬元認購大熱荒野10%股權。此外,公司將委派一名高級管理人員擔任大熱荒野董事。
分析判斷:大熱荒野定位子露營地品牌,核心競爭力在於選址,主要從事體驗式拓展活動及策劃、露營地服務等業務,目前在全國運營營地數量已超過20個。公司目前主要面向露營小白愛好者提供標準化的體驗套餐,包舍下午茶、帳篷搭建體驗、晚餐、營地活動和早餐在內的一日露營體驗,收費799元/人:消費者主要包括:
(1)在以三亞為代表的超級目的地中,女性羣體為主;(2)在大城市周邊的目的地中,多為家庭、親子等。
大熱荒野約60%流量來自小紅書,並已和平台達成共建户外露營品類的合作。2021年1-10月,大熱荒野營業收入1096萬元,淨利潤10.21萬元、淨利率為1%。
我們分析,此次增資主要由於公司看好精緻露營市場的發展,而目前限制露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營地供給(目前國內約1900個營地)。本輪牧高笛對大熱荒野的增資將用於營地拓展和市場運營,我們分析公司此次增資將有效整合下游資源、實現上下游協同。牧高簡的大牧業務自2020年捕捉到精緻露營趨勢興起後,公司在設計、材質、運營等全方位轉型,抓住了這一機遇,相較國外品牌更具性價比、相較國內品牌更具設計感。
投資建議
短期來看,(1)外銷方面,03主要由於基數影響,我們估計目前排單已至22H,未來有望維持穩健增長:
(2)內銷方面,疫情後精緻露營興起,有望帶動帳篷銷售持續高增,大收21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147%,04雙十一表現靚麗、翻倍以上增長。中長期來看,目前內/外銷收入佔比3:7,未來內銷佔比有望過半、疊加淨利率改善至15%以上。維持盈利預測,預計2021-23年收入為9.15/12.4/15.19億元、歸母淨利為0.82/1.24/1.59億元、對應EPS分別為1.23/1.86/2.39元、2021年11 月26日收盤價為35.76元對應21-23年PE分別為29/19/15x,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45元(分部估值給予22年代工業務20x+品牌業務30X)。
風險提示
牧銷售低於預期;疫情影響代工出口業務:系統性風險。
中國能建(601868)點評報告:擬設立氫能全資子公司 發力氫能產業加速新能源佈局
類別:公司 機構: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匡培欽 日期:2021-11-28
報告導讀
近日,中國能建發佈公告:擬出資50 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中能建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未來看,公司有望依託該子公司,統籌引領公司氫能業務發展,打造公司氫能全產業鏈和一體化發展平台,充分發揮投資帶動和產業牽引作用,做強做大公司氫能產業。
投資要點
擬設立氫能業務子公司,打造氫能全產業鏈和一體化發展平台為搶抓氫能行業發展機遇,公司擬出資50 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中能建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涵蓋氫能產銷、投建營、相關設施裝備研發、氫燃料電池及儲運等業務,具體包括:氫製取和銷售;氫製取裝備研發,氫能及新能源設計、集成、投資、建設、運營、技術諮詢、工程諮詢;氫氣的儲存與運輸業務;加氫站設計、集成、投資、建設、運營;氫能應用場景開發、相關產品設備研發;氫燃料電池、氫內燃機、氫燃氣輪機技術及相關設施設備的研發、應用和銷售,氫能技術諮詢、推廣和服務;氫能及相關技術設備進出口。
當前煤炭制氫佔比超6 成,2030 綠氫市場空間有望達1500 億元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16-2020 年,我國氫能產量由0.19 億噸提升至0.25億噸,CAGR+8%。其中煤制氫所產氫氣佔62%、天然氣制氫佔19%,工業副產氣制氫佔18%,電解水制氫僅佔1%。當前氫售價約40 元/kg,對應市場空間約1 萬億元。據國家能源集團預計,至2030 年/2060 年,我國氫氣年需求量預計分別約0.37/1.3 億噸,佔終端能源消費中佔比約為5%/20%,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氫量分別0.05/1 億噸,我們假設終端售價分別30/20 元/kg,對應市場空間1500 億元/2 萬億元。
有望統籌引領公司氫能業務發展,做大做強氫能產業據公開披露信息,公司投資含氫綜合能源項目已落地開工、參與多座綠氫工廠設計和加氫站EPC 工作:1)2021 年6 月22 日,公司投資建設的甘肅省張掖市“光儲氫熱”綜合應用示範項目正式開工,由旗下中電工程、葛洲壩裝備公司和甘肅院參股,主要建設電解水制氫、光伏電站,配套佈局建設油、電、氣、氫一體化加註站,並逐步引進制氫、用氫相關產業,建成制氫全產業鏈項目;2)公司旗下浙江院致力於氫能利用全產業鏈相關的研究工作,已參與實施多個氫能項目,涵蓋氫製取、儲運、應用三大方面:完成了國內首座國產化綠氫工廠設計工作和7 座加氫站的EPC 工作,其中包括全國首個液氫加氫站,當前正參與建設2 個氫電耦合項目。我們認為,通過設立全資子公司中能建氫能源,中國能建將充分發揮總部引領、投資帶動和產業牽引作用,做強做大公司氫能產業,加快拓展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踐行“30·60”戰略、高歌猛進,看好公司短期、中長期發展公司21 年6 月發佈《中國能建踐行“30·60”戰略目標行動方案(白皮書)》,圍繞“3060”系統解決方案“一箇中心”和氫能、儲能“兩個基本點”開展業務轉型,提出到25 年控股新能源裝機力爭超20GW。21 年1-9 月,公司已簽訂多個新能源投資戰略協議,轉型新能源投資運營有望提速;公司前三季度累計新籤合同額5924 億元,同比高增44.6%,增速列八大建築央企首位。短期看,公司新簽訂單高增,全年業績有望高成長;中長期看,公司“1466”戰略前瞻高遠,兼具管理、項目和技術三大競爭優勢,有望在“新能源+”大時代加速實現業務模式轉型。
盈利預測及估值
預計公司2021-2023 年實現營業收入3031、3455、3910 億元,同比增長12.11%、14.02%、13.17%,2021-2023 年實現歸母淨利潤67.67、96.03、109.91 億元,同比增長44.89%、41.91%、14.46%,對應EPS 為0.16、0.23、0.26 元。現價對應PE 為13.1、9.3、8.1 倍。維持“增持 ”評級。
風險提示:子公司設立進程不及預期;氫能業務開展不及預期。
凱萊英(002821):再籤大訂單 再度上調2022年業績預測
類別:公司 機構: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崔文亮/徐順利 日期:2021-11-28
公司全資子公司吉林凱萊英醫藥化學有限公司與某製藥企業簽署一個小分子創新藥CDMO 合同,合同履約總金額27.20 億元,履約期間為2022 年。
分析判斷:
再籤大訂單,再度上調2022 年業績預測
此次公司與某製藥企業再次簽訂約27.20 億元的CDMO 合同、且將在2022 年實現收入確認,預期合同將能顯著增厚公司2022年的收入和利潤。本次合同的簽訂也再次彰顯公司在全球小分子CDMO 領域中的競爭地位,同時再度深化與製藥企業的合作。
全球小分子CDMO 行業領先者,資本開支加速和戰略重視長尾客户驅動公司業績加速
公司已深耕小分子CDMO 領域20 多年,建立了擁有接近3000 名科學家及工程師的世界頂級研發平台,同時公司2020 年以來升級組建了工藝科學中心、連續科學技術中心、生物合成技術研發中心和智能製造技術中心四大技術平台,用於各類技術的研發和儲備,支撐凱萊英的CDMO+服務能力的持續提升、為公司在研管線實現持續賦能。公司2021 年上半年小分子CDMO 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17 億元,同比增長34.1%,其中商業化業務佔比51.3%、臨牀階段業務佔比48.7%。展望未來3 年,考慮到持續深耕大客户和加速開拓長尾客户帶來的訂單增量,以及疊加資本開支加速帶來供給端加速,我們整體判斷公司業績將實現加速增長的趨勢。
新業務拓展:多元化業務佈局,為公司增添想象力公司在深耕小分子CDMO 業務的基礎上,快速發展化學大分子業務(寡核苷酸、多肽、脂質體等)、製劑、生物工程等業務,以及穩健拓展臨牀研究服務、生物大分子CDMO 等業務,其中製劑業務和生物工程領域持續為公司小分子、寡核苷酸、多肽、生物大分子領域持續賦能、實現協同業務合作。2021 年上半年,公司新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44 億元,同比增長144.62%,其中化學大分子業務同比增長98.39%、製劑板塊同比增長82.72%。
展望未來,伴隨着合成大分子、生物大分子、臨牀CRO、生物合成等業務持續佈局推進,將為公司實現與小分子業務的一站式服務業務、業務將實現高速增長、增添未來業績增長的想象力。
業績預測及投資建議
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小分子CDMO 供應商,展望未來持續深耕小分子“中間體+API+製劑”一體化服務能力,另外在合成大分子 和生物大分子領域持續強化佈局,為公司的中長期業績增長保駕護航。考慮到再次有大訂單的簽訂、上調2022 年盈利預測,即21-23 年營收從49.19/76.47/82.02 億元上調為49.19/103.47/82.02 億元, EPS 從 4.44/6.94/7.83 元上調為4.44/9.09/7.83 元,對應2021 年11 月26 日478.00 元/股收盤價,PE 分別為107.66/52.60/61.05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核心技術骨幹及管理層流失風險、競爭加劇的風險、核心技術人員流失風險、匯率波動風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國內外業務的拓展、新冠訂單執行低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