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派息式減持京東,中國“伯克希爾”的投資策略變的邏輯是?
12月23日,騰訊宣佈以中期派息方式,將所持有約4.6億股京東股權發放給股東。本次派息後,騰訊對京東持股比例將由17%降至2.3%,不再為第一大股東。
有人將其視為變相減持,更多觀點認為,這是騰訊一箭三雕的妙棋。而消息宣佈後的騰訊股價漲、京東股價跌市場走勢也讓人疑惑,這背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從長遠角度看,這並非是因為騰訊對一家公司的評價改變而更改其投資策略,而是以騰訊為代表的巨頭在投資大方向轉換的一個註腳。
分配京東股票,騰訊一舉三贏
騰訊本次公告發放特別股息採用配發京東股票方式,每21股騰訊股票配發1股京東股票,按照即時股價計算,總配發市值按12月22日收盤價計算約1277億港元,換算分紅率約為2.7%,相對於直接用現金配發而言,基本處於歷史最高水平,不少投資者視之為驚喜。
其中,按相關政策,股東分為兩種。有一些要點需要注意:
·騰訊最後的有效交易日是2022年1月19日,即在此之前買入騰訊可獲分京東股票,股權登記日22年1月21日,派發日22年3月25日或前後
·合資格股東包括登記地在香港本地,澳洲,英屬維爾京羣島,中國內地,澳門,直接派發京東股票
·非合資格股東主要為登記地址在美國等受當地法規限制的股東,應得股份換算成港幣扣税(如適用)派發,換算價格根據派發當日(2022年3月25日或前後)京東收盤價。此外無論合格與否,如果持有不足21股,將直接獲得對應的現金
·內地港股通投資者,由於京東股票並未納入,所以能獲得並持有或賣出,但依然不能主動買入京東股票
有觀點認為,按照這樣的方式,騰訊可以不用拿出自己的現金實現對市場和股東的回饋,有“省錢”和控制資金的意味。但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騰訊賬面的現金、受限制現金及定期存款超過2000億港元。本次減持騰訊直接派股,公司層面也不會收到現金。因此,省錢的目的還是站不住腳。
實際上,如果騰訊單純想要獲利,可以有三種方向。一是直接減持,但大量股權拋售壓力極大,且無理由減持不利於騰訊的投資口碑。二是大宗減持,但騰訊的投資體量既難以找到股權接收者,又需要面對折價和税費。三就是本次分紅配股,既免除了公司和投資者的税費,給股東自主選擇的餘地,又再次提示市場,騰訊手握大量優質公司的股權。
據IT桔子的一份統計指出,2020年,騰訊在CVC(企業風險投資)排名第一,幾近等於小米、阿里、百度和字節跳動之和。從投資規模跟數量來看,其不乏中國“伯克希爾”等稱號。
然而,騰訊的投資傳奇在江湖流傳,其價值卻並未表現在二級市場的股價上。原因在於,雖然股權價值隨時間增長,但沒有真正交易出去,是無法完全等同於有流通價值的資產的。本次以京東股權股票代替股息,外界不得不認識到,騰訊的投資完全有能力轉化為真金白銀,將資產實現了市場化估值,給予了其流動性信心,投資飛輪帶來的價值將再上一個台階。
另一方面,騰訊持有京東的大量股權,無形中讓外界將兩大角色綁定。在互聯互通大背景下,難以消除騰訊是否能平等對待阿里這個電商主體的疑惑。如今站在騰訊的角度,電商業務本質上又並非必爭之地,釋放對京東的控制權,無疑是向外界釋放對互聯互通、擴大開放的善意。
因此,在雪球、富途牛牛等投資社區,針對騰訊派息式減持京東這一新聞下讚賞聲音還是居多。
唯一的問題在於,由於這種方式合理但不常見,且是由投資巨頭騰訊發起,外界也關注起長期效果。尤其是涉及到與京東的協同合作,股權的變更讓市場也出現了一些不解的聲音。直接表現就是,京東股價突然承壓。
股價漲跌各異,京東騰訊基本面變了嗎?
本次消息發出後,截至發稿,騰訊股價漲約4%,但京東跌超7%,市場態度分明。
考慮到前文所提的一系列因素,騰訊是分紅配股直接受益者,市場情緒積極。而長期來看,騰訊戰略強調的遊戲、數字化、可持續化和變革方向這四個方面發展前景依舊,並不隨京東或其它公司股權的變更而改變。
但京東股價又為何下跌?誘因是雖然騰訊沒有直接在二級市場減持京東,但將股票分散到散户手中,勢必有部分原本無意投資京東的中小投資者選擇賣出以換取資金。考慮到其中的未知性,京東短期內面臨一定的拋售壓力——這對看好京東的投資者反而逐漸形成買點,畢竟整個派股過程並不會持續很久。
長期來看,騰訊之所以敢於與京東就相關事宜做出決定,一是因為今年以來的中概股風波中,京東在資本市場保持了不錯的韌性,股價於中概股波動後還曾反漲。
二是京東的經營成績也較為積極,基本面穩健。京東第三季度淨收入為21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5%。第三季度經營利潤為26億元,Non-GAAP經營利潤為46億元。騰訊對外表示:“投資發展期的成長型企業”一直是騰訊投資的主要戰略方向,而當被投企業有持續自籌資金能力時,則選擇在適當情況下退出投資。京東顯然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商業體。
三是長期的陪跑過程中,騰訊並沒有中途的電商競爭加劇等因素放棄對京東的支持,因此本次操作也很難視為對京東基本面的不看好。
對京東而言,更多元化的股東結構反而能幫助自身擺脱過度依賴騰訊的印象。騰訊退出第一大股東雖然存在支持力度不如以前的可能性,但京東本身也在對外拓寬流量來源,今年618等重點活動中,京東與抖音、快手等平台都建立了合作。
考慮到互聯互通大背景,未來電商玩家在騰訊版圖中的競爭會放大。但騰訊既表示了與京東保持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又不會再有條件借平台地位過多幹預競爭,因此京東的長期價值更多取決於未來業績表現。
相比之下,騰訊的動作,很可能是其投資風向轉變的一個引子。
股權價值重估只是起點,投資風向正轉向硬科技
騰訊手握的股權價值受到重估,與傳統消費互聯網產業的大發展關係緊密。在這一過程中,無論騰訊還是諸多被投資企業,都是移動互聯網轉型紅利的享受者,它們的成績是騰訊當前價值的一部分。
但時移勢遷,舊紅利見頂。即使投資版圖的價值仍在,細分領域增量依舊,在大的方向上,騰訊投資需要生變。在曾經確立的產業互聯網等引擎之外,當前投資界的整體風向已在向芯片、先進製造、技術醫療等硬科技靠攏。
早在2019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確定募資規模就高達2041.5億元,較一期1387億元大幅增長,展示了國家扶持製造型科技產業的決心。而今年以來,眾多知名投資機構頻頻出手先進科技企業,更是昭示着投資領域的風起雲湧。
中金資本兩次投資半導體獨角獸中欣晶圓,三次投資投資小分子靶向藥物研發商和譽生物,後者還受到淡馬錫兩次投資。君聯資本四次參與汽車駕駛輔助技術服務商縱目科技的融資,兩次參投銀河航天——這是一家順為資本四次參投的頭部民營航天企業。
獨角獸思靈機器人收到了高瓴系六次投資,紅杉也五度參投。11月25日,摩爾線程宣佈不到300天即成功研製了首顆國產全功能GPU,成立僅一年的它獲投資已超30億元,背後是騰訊投資、字節跳動、深創投、紅杉中國、GGV紀源資本等無與倫比的豪華陣容。另一家國產國產高端通用GPU芯片企業壁仞科技,現在已經與IDG資本、字節跳動開始投資生態圈企業。
這是往前倒推幾年不可能出現的盛況,面向未來的投資機會已經出現,騰訊不會錯過它。相對於傳統消費互聯網的投資,產業互聯網、先進製造等領域需要更長期陪跑,這對騰訊來説並不難。
因此,這一次派息式減持京東,完成了對騰訊投資思路從入局到退出的全流程表現。結果證明,投資的企業和方向會變,但內在價值的判斷不變。也許下一步,我們能看到騰訊更多的減持動作,不過在新的投資畫卷展開時,其價值體現在回報,其意義遠不止回報。能靈活轉動的投資飛輪,才是好飛輪。
結語
有人提出,當前的騰訊展示出了幫股東管理對外投資的特性——當被投資企業進入成熟期,股東可獲得自主選擇是否從二級市場退出。這可能是對騰訊投資能力的再一次驗證,畢竟,如果視騰訊為65%的互聯網公司+35%的投資公司,那麼最終如何體面地退出,也是需要一番設計的。
騰訊的投資管理能力,終究被市場再一次認識。京東的股權變更,也很難影響到電商業務。被形容為巧妙和精彩的一次派息,下一個又輪到誰呢?
文|美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