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果沒有中國,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累計增長將為負值”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財經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13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當地時間週二預測,鑑於全球各國強有力的政府幹預和中國經濟的迅速復甦,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萎縮不會像先前預測的那樣嚴重。IMF首席經濟學家稱中國正在拉抬全球經濟增長數字。

報道稱,根據預測,今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跌4.4%,降幅不像IMF在6月預測的5.2%那麼劇烈,但仍然是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2021年,世界產出將增長5.2%,低於早先預測的5.4%。

IMF預測,中國將是今年唯一呈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資料圖片:9月1日,在位於長春的一汽解放總裝車間,工人在裝配車輛。(新華社)

IMF首席經濟學家姬塔·戈皮納特説,中國正在拉抬全球經濟增長數字,如果沒有中國,“2020年和2021年的累計增長將為負值”。她説,中國經濟已經超過了2019年的水平,但是對於遭受疫情重創的地區、比如歐洲或拉美的部分地區,經濟“要到2023年才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報道稱,美國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説,中國採取措施迅速控制住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並以降息、向省政府提供信貸以及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等措施支持經濟發展。

普拉薩德説:“我認為真正起作用的是,中國審慎地利用刺激手段,配以有效的病毒控制措施。經驗就是,除非你控制住病毒,否則經濟不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復甦。”

IMF説,中國將成為第一個復甦的主要經濟體,因為它是第一個復工復產的。中國的出口是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之一,受益於全球對醫療用品和設備的強勁需求。

報道指出,戈皮納特在IMF半年發佈一次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寫道:“現在是艱難時期,可是仍有理由保持希望。病毒檢測在加速,治療方案在改進,疫苗試驗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

IMF説,“如果沒有采取廣泛、迅速和前所未有的財政、貨幣及管控應對措施,(結果會)糟糕得多”。

IMF説,全球經濟前景好轉的其他原因包括:第二季度發達經濟體的表現好於預期,第三季度出現較迅速的復甦跡象。但是,它提醒要保持謹慎。

戈皮納特寫道:“雖然全球經濟在復甦,但是復甦過程可能很漫長、不均衡、也不穩定。”

微信編輯 | 董磊
微信審核 | 姜濤

致無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瞭解 點贊是態度 分享是美德 

點亮星標不走散

獨一無二的參考君

↓↓↓

【來源:參考消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