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經國家週刊》記者 胡研
秋糧上市後,國內玉米收購價格高開高走,受去庫存週期基本結束、玉米供需趨於平衡等因素影響,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同比漲幅37%,已處於歷史高位。
後續玉米價格走勢如何,供應是否充足?12月3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對玉米市場情況做出了權威回應。
會上,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李喜貴表示,目前玉米收購價格處於歷史高位,從後期看,價格繼續上行缺乏支撐,12月份收購價格回調可能性大。
恢復性上漲有合理性
李喜貴表示,玉米價格上漲具有合理性,屬於恢復性上漲。
“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以來,價格形成機制和市場機制發揮了積極作用,玉米價格合理回升,這也是主動調整優化種植結構、促進玉米消費的結果。但由於生產成本逐年上升,糧價多年處於低迷狀態,今年玉米價格恢復性上漲有其合理性。”李喜貴表示。
他同時分析了秋糧上市後,國內玉米收購價格高開高走的主要原因。
一是東北地區由於三次颱風等災害天氣,玉米收穫期推遲10-20天,新玉米上市慢於往年,用糧企業提價收購掌握糧源,11月份雨雪天氣又影響了玉米上市節奏,中下旬價格上漲;二是倒伏玉米收穫成本增加,相當於每斤增加4-8分錢,價格上漲,有利於調動農民種玉米積極性;三是年度玉米產需有一定缺口,用糧企業和貿易商收糧存糧意願強,價格上漲從東北產區引發,但東北新產玉米外銷受阻;四是社會資金充裕,資本炒作期貨價格,甚至同現貨市場價格形成聯動。
價格回調可能性大
李喜貴從四個方面分析了為何玉米價格價格繼續上行缺乏支撐。
一是當前正處於玉米上市高峯期,也是玉米供應最充裕的階段。11月份以來玉米上市量不斷增加,價格基本達到預期,農民和經紀人出售玉米的積極性高。雖然11月17-19日東北產區出現大範圍雨雪和降温天氣,影響了玉米購銷和運輸,玉米價格上漲,但同時,氣温下降、“上大凍”有利於玉米脱粒和存儲,後期玉米上市量將繼續增加。
二是華北地區小麥與玉米價格倒掛80-90元/噸,部分飼料企業使用小麥替代玉米,已由華北黃淮地區擴大到華中等地區,替代使用由禽料擴大到大豬料。玉米價格漲幅大,小麥替代數量會增加。10-11月份最低收購價小麥成交量明顯加大,主要由於飼料企業參與競買的積極性高,有利於抑制玉米價格上漲,近期關內玉米產區價格趨穩,也與小麥替代飼料增加有很大關係。
由於糧食的比價關係,玉米價格上漲將會受到小麥稻穀價格的制約,借用收購主體的看法來説,小麥價格是玉米市場的“錨定”。
三是前期成交的臨儲玉米和一次性儲備玉米仍在繼續出庫供應市場,銷區到貨仍以陳糧為主,新糧價格出現產銷區倒掛。目前北方錦州、鮁魚圈等港口庫存積壓,庫存水平逼近歷史同期高位,主要在於南方銷區對玉米需求不旺。
四是玉米及替代穀物進口數量明顯增加。今年1-10月我國進口玉米及替代品2091萬噸,同比增加839萬噸,增幅67%,其中玉米782萬噸、高粱402萬噸、大麥598萬噸、木薯296萬噸和幹酒糟(DDGS)13.4萬噸。今後幾個月進口玉米、高粱和大麥將陸續到貨,南方港口庫存將會保持較高水平。上週廣東珠三角港口內貿玉米每日銷售1.5萬噸,僅佔所有內外貿飼料糧銷量的35%。
李喜貴建議收購主體要正確認識當前糧油市場供需形勢,不應只關注玉米、關注產區,要整體看待價格走勢。“市場化條件下價格漲跌互現是正常的,預期價格過高總會有風險,一些貿易企業認為,後期價格漲幅可能跑不贏成本費用。”他表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