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季度國產創新藥多領域開花 基金經理關注醫藥板塊估值回彈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韓迅

2023年一季度,國家藥監局共批准了30多款新藥,主要聚焦在腫瘤、銀屑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多個領域。獲批的新藥中治療腫瘤適應症最多,其次是感染和自身克疫性疾病。其中多款新藥為首次在中國獲批。

與此同時,康方生物(09926.HK)、恆瑞醫藥(600276.SH)和復宏漢霖(02696.HK)均有新藥或新適應症獲批用於肺癌治療。

但是,2023年初以來,醫藥板塊經歷一輪疫後復甦行情,中藥受益於行業政策推動表現較為突出;低估值商業板塊迎來不同程度的估值修復;國企改革及AI醫療主題相關熱點活躍,但是多數機構重倉標的表現不佳,醫藥板塊指數整體回調。尤其是今年3月以來,醫藥板塊走勢較弱,幾乎回吐了去年底到今年2月的漲幅,令市場再次對創新藥板塊的未來走勢產生了擔憂。

不過,隨着2023年AACR(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大會即將召開,超過20家A+H股創新藥企業將在本次AACR上披露創新品種的實驗數據,在機構投資者看來,這或將迎來創新藥板塊的重要催化。

“醫療板塊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份的大幅上漲主要因為創新藥和中藥行情比較好,近期走勢偏弱主要也是因為創新藥和中藥先後都在回調,創新藥回調是因為全球流動性預期波動較大,中藥回調是因為全國中成藥聯合採購辦公室近日發佈《關於召開中成藥聯盟採購企業溝通會的通知》,近期或將開啓全國中成藥集中帶量採購。”東方創新醫療擬任基金經理許文波認為,目前醫藥可能仍處於底部區域,“我們對未來1-2年醫藥板塊的行情保持樂觀。”

什麼樣的創新算是“真創新”?

今年4月初,國家發佈《藥審中心加快創新藥上市許可申請審評工作規範(試行)》,明確工作流程與部分環節的時限,保障審評審批效率。中國新藥審評審批不斷提速,近年來,CDE(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陸續發佈若干優化審評審批的政策,在政策支持下,中國創新藥正在加速落地。

另外,2023年AACR大會預計於4月14日至19日在美國弗羅裏達奧蘭多舉辦,超過20家A+H創新藥企業將在本次AACR上披露創新品種的數據,包括信達生物(01801.HK)、諾誠健華(688428.SH)、再鼎醫藥(09688.HK)、亞盛醫藥(06855.HK)、澤璟製藥(688266.SH)、百濟神州(688235.SH)、康寧傑瑞(09966.HK)、百奧賽圖(02315.HK)、恆瑞醫藥等。

在機構投資者看來,創新藥進入政策、流動性、臨牀數據等多個催化劑疊加的利好時期。

但是,“創新性”標準是什麼?怎樣的創新才算是真正的創新藥呢?

資料顯示,創新藥物是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的藥物。相對於仿製藥,創新藥物強調化學結構新穎或新的治療用途。

在許文波看來,“創新”標準是實現更好的疾病治療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們更關注在做創新研發工作的公司,關注具備底層創新能力的公司,對於單純license in或者做劑型微創新的公司會謹慎一些。”

“2022年全球創新藥融資數據下行,尤其是下半年諸多創新藥服務的龍頭企業感受到了壓力。”華商醫藥消費精選基金經理孫蔚認為,創新藥行業目前的發展趨勢是集中資源從低端仿製藥全面轉向有全球競爭力創新藥管線,競爭格局的優化將利好一部分頭部優秀企業,加之2023年對創新藥融資數據的期望向好,預計國內創新藥產業鏈將迎來複蘇。“另外隨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診療秩序漸趨恢復正常,院內製劑、耗材等行業也會隨之發展。

醫藥板塊內部最看好創新藥

2022年受到美聯儲持續加息影響,全球風險資產普遍回調。財通證券研報指出,創新藥屬於典型的風險資產,港股創新藥一年左右時間普遍跌幅在80-90%。“目前創新藥有利因素偏多:美聯儲加息對風險資產的影響開始弱化,美元指數持續走低;港股醫療保健指數和美國XBI指數有低位企穩跡象;創新藥今年一季度海外授權總交易額持續創歷史新高,創新藥國內銷售加速,市場對創新藥信心恢復。”

Wind數據顯示,上週,A股醫藥板塊上漲2.54%,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1.79%,醫藥行業在28個行業中漲跌幅排名第9位。上週H股醫藥板塊上漲2.23%,同期恆生綜指下跌0.28%%,醫藥行業在11個行業中漲跌幅排名第2位。

從估值的角度,現在醫藥目前動態PE23.7倍,整個板塊2022年26-27倍,目前可能仍處於歷史底部區域。

創金合信港股通大消費基金經理劉洋認為,本輪創新藥板塊為期一個季度的調整,“我們認為基本結束,將要開啓下一階段的上漲,主要由於加息引起的海外銀行破產、金融市場動盪暫時告一段落,距離下一次加息尚有幾周時間,且加息終點越來越近,所以,我們對創新藥板塊較為看好。”

無獨有偶,大成多策略基金經理鄒建同樣認為,整個藥品領域,應該存在較多投資機會,這個方向在過去幾年受集採、醫保談判影響較大,“但目前來看政策層面已經趨於穩定,在新的政策框架下,一批具備臨牀價值的產品正在放量,我們在這個方向上做了更多的佈局。”

在此前的一場直播中,鵬華基金專攻醫藥領域的基金經理金笑非同樣表示:“2023年或迎來醫藥投資的大年,醫藥板塊內部最看好創新藥,醫藥板塊有望開啓投資新週期,中國創新藥未來三五年會成為全球高地!”

港股創新藥今年是否更有機會?

從基金持倉看,去年四季度醫藥迎來了基金加倉。

Wind數據顯示,2022年公募基金四季報披露的持倉中,港股醫療保健行業配置權重由2022年三季度的7.98%上升至10.47%。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近6個月港股創新藥累計上漲5.81%,跑贏恆生指數-3.71pp,這是否意味着港股創新藥在今年要比A股更有機會呢?

“首先,對於港股創新藥企業的Beta判斷很重要,這其中的一些關鍵包括美聯儲的行為和地緣政治因素。”創金合信大健康混合基金經理毛丁丁認為,創新藥資產對於利率高度敏感,如果聯儲緊縮性貨幣政策能夠持續改善,以至於出現轉向,那麼創新藥的機遇非常大。

第二個層面,毛丁丁認為創新藥產業經過了多年積累,加上過去幾年在資本市場和技術評審上的重大突破,已經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在去年醫藥熊市,有相當多的創新藥企業產品仍在不斷對海外授權,行業在用真金白銀認可相應的技術,產業從規則制定、資本支持、技術突破和商業格局等方面來看,已經處於一個相對健康的狀態,未來也會越來越好。“在投資過程中,我們認為未來beta層面的影響會逐漸減弱,應着重尋找那些有國際化潛力、產品梯隊有競爭力的公司去配置。”

當前時點,生物醫藥板塊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從中長期維度看,當前時點或許會是配置創新藥板塊的一個相對合適的時間點。在採訪中,多位基金經理也明確表示了對創新藥未來3-5年長期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