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近日陸續披露。透過上市公司半年“成績單”,我們看到資本市場為中國經濟注入的強勁活力。財金版從本期開始將推出相關報道,敬請關注。
截至目前,翻開已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2021年半年度報告,“減税降費”成為一些公司提及最多的名詞之一。政策紅利下,一些上市公司經營成本降低、業績明顯提升、研發投入加大……“放水養魚”效應得到體現。
為幫助市場主體減負擔、穩預期,我國今年繼續優化和落實減税降費政策,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上市公司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也分享到這一紅利。那麼,減税降費帶給上市公司哪些獲得感?税費紅利是否激發了創新動力?未來還應如何更好地滿足企業需求?
提振上市公司業績
對小微企業“精準滴灌”、助力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激發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動能……“今年的減税降費‘禮包’分量足、落地準,更注重跨週期調節,更多旨在解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長期性問題,比如支持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企業高質量發展等。”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表示。
從上市公司陸續披露的2021年半年度報告來看,政策效應正在逐步顯現。上半年,大部分上市公司税費負擔有所減輕,業績普遍回升,且不少企業業績恢復強勁。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滬深兩市已有500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報,其中有254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超50%;同時,這500家公司支付的各項税費合計1216.7億元,佔營業收入的5.27%,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具體到各家上市公司的半年報中,減税降費的紅利成為更生動實在的註腳。例如,蘇州東山精密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140.05億元,同比增長23.5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05億元,同比增長18.25%。梳理其報告可以發現,公司及多個子公司享受到的高新技術企業等税收優惠,助力其經營成本降低、業績增長。
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管理水平持續提升,營業收入49.54億元,同比增長19.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9億元,同比增長21.19%。這主要得益於多個方面的利好,包括公司部分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税收優惠、小型微利企業税收優惠等政策支持。
江蘇博雲塑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在總結主要業績驅動因素時,博雲塑業表示,一系列國家政策和減税降費等資金方面的大力支持,為公司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指明瞭未來發展方向。
“從實際實施效果看,今年的減税降費政策有效幫助企業對沖外部不確定風險,企業經營成本下降,資產負債狀況改善,生產經營效率提高,市場主體活力得到有效激發,進一步扎牢了經濟發展根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
惠及製造業企業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來看,半年報業績報喜的上市公司大多分佈於化工、機械設備、電子、醫藥生物、汽車等行業,減税降費紅利更多惠及了製造業企業。
“今年減税降費政策重點在於為企業紓困解難,新的結構性減税降費政策更多傾向於中小微企業和製造業領域,尤其強化對小微企業、製造業和科技創新的支持,注重提升企業的獲得感,由此製造業企業受益最大。”劉向東分析。
具體來看,針對製造業企業的税收支持是非常具體的。比如,將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並且允許企業按半年享受加計扣除政策;把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儀器儀表、醫藥、化學纖維等製造業企業納入先進製造業企業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範圍,實行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税額,等等。
這對不少企業來説,意味着真金白銀的“大紅包”。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馮駿告訴記者,初步計算,今年公司將新增享受加計扣除額達7950萬元,節省出的這筆費用,為公司投入創新研發騰挪出了資金空間。
減税降費鼓勵企業將更多資金用於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進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今年以來,不少企業加快了新品研發、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步伐。比如,華辰精密裝備(崑山)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研發投入1071萬元,同比增長30.28%,公司擁有一支從工藝分析、研究設計到裝配測試的技術研發創新團隊,以及61項專利和8項專有技術,行業競爭力得到較大提升。
東山精密公司將技術創新放在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持續加大對新材料、新技術等的研發投入,上半年研發費用4.6億元,同比增長33.76%,公司目前擁有數百項專利和授權。
“減税降費政策的持續實施,為企業提供了最為直接的經濟支持,讓企業能夠在市場經濟中輕裝上陣,極大鼓舞了我們進行科技創新的積極性。”陝西建工控股集團總經理毛繼東表示,技術創新是企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陝西建工近期將成立數字科技公司,將重心更多放在研發與科技創新之上。
企業創新熱情迸發,也給高端製造業快速發展帶來希望。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9.2%,兩年平均增長2%;高技術製造業利潤更是同比增長62%,兩年平均增長36.2%。
提升財政政策效能
減税之外,為進一步幫助企業應對挑戰、渡過難關,今年我國還持續實施降費措施,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取消港口建設費,降低航空公司民航發展基金徵收標準等。“在前期減税降費規模不斷放大的基礎上再加碼,這很不容易,體現出政府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穩定經濟發展預期的決心。”白景明表示。
應該看到,雖然上市公司半年報喜訊頻傳,但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企業對持續減税降費的呼聲依然較高,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還需要再幫一把。
對此,財政部門已做出相應部署。近日,在提及下半年財政工作重點時,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預計今年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將超過7000億元,下一步將堅決落實落細減税降費政策,着力優化落實機制,提升政策實施效果,清理規範各類違規涉企收費,堅決不收“過頭税費”,防止弱化減税降費紅利,讓企業有更多獲得感。
“下半年減税降費的關鍵在於堅持好已有的政策,保證把它落到實處,絕不能跑偏、絕不能放鬆。”白景明表示,同時要繼續大力支持小微企業,小微企業不僅關乎億萬人民的就業和生活,作為產業鏈大動脈的“毛細血管”,也是上市公司的重要支撐,上市公司尤其是大型製造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小微企業龐大供應鏈的託底。
劉向東認為,接下來應在激發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方面加大力度,以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長遠發展,“減税降費政策要結合產業扶持政策,重點支持創新型產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營造公平寬鬆的政策環境,進一步激發企業練好內功,夯實自身競爭力,依靠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培育競爭新優勢”。
業內專家表示,在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和企業盈利持續向好的情況下,未來的減税降費政策重點,或許更多在於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尋找更為精準的發力點,更好地為企業紓困解難,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