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智通A股機構動向參考(02.17) | 新能源發力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財經

文/萬永強(智通財經研究中心總監)

【大盤綜述】

今天盤中出現了突發情況,中午一度有跳水,但最終還是頑強收起,賽道股再度崛起。

有消息稱地緣衝突升級,刺激黃金類湖南黃金(002155.SZ)、西部黃金(601069.SH)漲停,油氣類的貝肯能源(002828.SZ)也有一些異動。還有軍工類的觀想科技(301213.SZ)等。最終全面衝突的可能性不大,市場總體表現比較淡定。

鋰電池迎來密集利好,2月16日,上海鋼聯數據顯示,鋰電產業鏈原材料價格再次上揚,電池級碳酸鋰漲0.85萬元/噸,均價報43萬元/噸;氫氧化鋰漲1萬-1.25萬元/噸;此外,電解鈷、硫酸鈷、氯化鈷等均有不同程度上漲。2月16日晚間,相關公司共同公告,雲天化(600096.SH)、恩捷股份(002812.SZ)、億緯鋰能(300014.SZ)及華友鈷業(603799.SH)控股股東華友控股與玉溪市簽訂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項目合作協議,前兩期項目合計投資517億元。另外,澳大利亞鋰礦商LiontownResources與特斯拉簽署為期五年的鋰輝石精礦供應協議,規模相當於投產後產能的三分之一。

此次最關鍵的催化是現貨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超出市場此前認知,即使到了當前40萬元/噸的價格,到目前為止,中下游的採購還是盡其所能地拿貨。

昨日機構龍虎榜個股鞍重股份(002667.SZ)今天再度領漲、東華科技(002140.SZ)、中礦資源(002738.SZ)、豐元股份(002805.SZ)等上演漲停潮。另外,巨頭天齊鋰業(002466.SZ)、贛鋒鋰業(002460.SZ)、西藏珠峯(600338.SH)、西藏礦業(000762.SZ)也集體大漲。這反映出該板塊不光是受到機構追捧,連遊資也在積極參與。

根據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統計顯示,稀土價格指數連續創歷史新高,較今年初上漲24.78%。輕稀土價格節後已經從93萬元每噸上漲至目前的110萬元每噸,春節後累計漲幅已經達到18%。主要品種有北方稀土(600111.SH)、英洛華(000795.SZ)。

16日盤後,國務院印發《關於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的通知》。《通知》明確,普查對象為全國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普查內容為土壤性狀、類型、立地條件、利用狀況等。全國土壤普查是一個耗時兩三年的大工程,對土壤檢測、土壤修復、園林草地等工程公司形成利好。要普查首選要檢測,利好提供土壤檢測技術的公司。據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環保聯盟預測,土壤修復行業潛在市場空間共計52200億元,按照土壤檢測在修復行業中的規模佔比為1%計算,土壤檢測行業市場空間約為522億元。龍頭實樸檢測(301228.SZ)直接一字板塊,另外,土壤普查前和普查後都會帶動一輪土壤修復的需求,利好土壤修復相關產業鏈。如建工修復(300958.SZ)、京藍科技(000711.SZ)、雪迪龍(002658.SZ)、啓迪環境(000826.SZ)。

此次鋰礦及稀土的走強,主要是基本面消息刺激,機構自然也不會放過這種機會。反彈的強度要超過以往,還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是題材股的走弱。

浙江省出利好:大學生創業失敗,10萬以下政府買單,50萬最多代償40萬。可見打響了搶奪人才的第一槍。浙江板塊持續走強,浙江建投(002761.SZ)、杭州園林(300649.SZ)維持漲停,城邦股份(603316.SH)、寧波建工(601789.SH)一字板。不過同一時期的龍頭基本上都掛了,如基建龍頭保利聯合(002037.SZ)跌停,數字經濟龍頭恆寶股份(002104.SZ)一度反彈也被摁到水下,旅遊龍頭曲江文旅(600706.SH)、國旅聯合(600358.SH)等都是直接被核按鈕。可見,短線題材生態盡滅,資金只能往機構品種方面靠攏。

市場上各種生態都在搶佔資源,這種情況或許會反覆存在,在現有的存量博弈之下,守好自己的能力圈很重要。滬指繼續盯住20日均線看能否突破。

【北向資金流向】

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入17.2億元,買入的品種主要集中在銀行、證券、醫藥、有色、新能源車及鋰電池類。重點品種如下圖:

【熱門板塊分析】

稀土:價格漲勢如虹。節後一週,稀土價格不斷上漲,以輕稀土主力品種—氧化鐠釹為例,價格已經突破百萬關口,按照有色網統計,2.11日17點發布的價格達108萬/噸,周度漲幅達到12%。這也是氧化鐠釹價格的歷史次高點,距離2011年的歷史高點127.5萬/噸並不遙遠。新能源汽車、風電、工業電機、變頻空調等新興領域需求旺盛,大型磁材企業訂單增加明顯,普遍接滿。供給增量有限,供需矛盾突出,產業鏈漲價預期濃厚,呈現下游庫存不高,上游惜售的局面,漲價趨勢已經形成,且難以扭轉。行業庫存處於歷史低位,百川盈孚統計,2月11日,氧化鐠釹庫存3266噸,相當於兩週的庫存,主要磁材上市公司的披露的存貨數據同樣處於低位。

北方稀土(600111.SH):預計2021年淨利潤最高增507.79%,公司稀土礦、冶煉分離指標長期佔據全國的50%以上,也是2021年下半年唯一配額指標環比增加的公司。

英洛華(000795.SZ):釹鐵硼目前的產能為1萬噸左右,公司在未來兩三年將適時擴產,計劃增加5000噸左右的產能,目前主要應用於3C產品、節能電機等領域。

盛新鋰能(002240.SZ):預計2021年實現淨利8.3億元-9.2億元,同比預增2954%-3286%,創上市以來最佳業績表現。

【機構龍虎榜】

天齊鋰業(002466.SZ):龍虎榜陣容豪華,機構席位買入1.98億元,買一是知名遊資章盟主的席位買入1.95億元,買三是知名遊資上海超短的席位買入1.81億元,買五是知名遊資葛老大的席位買入1.44億元,當日淨買入4.46億元,該股調整充分,底部首板,預計壓力位在60日線附近。

基本面分析:公司發佈預告:預計2021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8-24億元,同比大幅扭虧為盈;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0.8-16億元,同比大幅扭虧為盈。預計21Q4實現歸母淨利潤12.7-18.7億元,同比扭虧,環比增長約1.9-3.2倍;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2.02-17.22億元,同比和環比均扭虧。公司四季度扣非利潤環比實現大幅增長,主要受益於:1)鋰價超預期上行;2)鋰礦產銷量提升,格林布什鋰礦21Q3生產鋰礦26.77萬噸;3)SQM的投資收益增加,SQM預計2021年全年鋰鹽銷量有望突破10萬噸,四季度銷售均價環比三季度有望實現將近50%的增長。

公司手握全球最優質鋰輝石和鋰鹽湖資源,業績彈性有望兑現。1)資源端,格林布什鋰礦現有年產134萬噸鋰精礦產能,TRP尾礦庫項目預計將於今年年初投產,新增年產28萬噸鋰精礦產能。公司在引入IGO作為戰略投資者之後,間接持有格林布什鋰礦26.01%的股權,但仍掌握着格林布什鋰礦的控制權。2)產品端,公司目前在國內有3個生產基地,鋰鹽產能合計約為4.5萬噸。另外公司在澳大利亞奎納納有兩期共計年產4.8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線,其中項目一期2.4萬噸產能處於最後的調試階段,有望於今年上半年正式投產並進入產能爬坡階段。3)投資端,公司目前持有SQM23.75%股權,SQM現有年產12萬噸的碳酸鋰產能,預計2021年碳酸鋰銷量有望超過10萬噸,且公司今年計劃將總產能進一步提升至18萬噸。

全球鋰資源供給增速前高後低,需求持續高增長。供應方面,伴隨海內外鋰輝石礦、鹽湖礦、雲母礦擴產計劃陸續推進,全球鋰產能釋放有望,預計2021-2025年供給增速為21.10%/36.04%/31.37%/26.50%/24.88%;需求方面,受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發電、5G基站、小家電、電動工具、無人機等帶動鋰電池正極材料需求增長,鋰鹽需求迎來行業爆發期,預計2021-2025年需求增速為65%/32%/23%/29%/29%,供需缺口到2025年增加到9萬噸,供應矛盾持續收緊,鋰價有望高位運。

公司擁有全球最好的鋰輝石和鋰鹽湖資源,資源端有極強的擴產潛能,為中游鋰鹽產能的擴張提供堅實的原料保障,公司挺過債務危機之後基本面迎來反轉,有望充分享受鋰行業高景氣週期帶來的業績彈性。

【機構調研】

理工能科(002322.SZ):近期獲中銀基金、興業基金、萬家基金、嘉實基金等機構密集調研。

基本面分析: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64億元,同比增長7.07%;歸母淨利潤1.83億元,同比下降10.1%;基本每股收益0.49元。

電網公司加快投資,電力公司也持續開發新能源項目,為電力造價軟件帶來強需求。公司在電力工程造價軟件領域實現全面覆蓋,業務板塊完善,市佔率高達80%,同時深度佈局定製信息化業務、數字工地業務、三維與BIM業務、無人機巡檢業務等。同時公司電力監測業務歷史悠久,擁有覆蓋發電、變電、輸電環節的完整的電力在線監測產品體系,精準對接國家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方案的感知層設備和平台層系統需求,為電網公司進一步賦能。

順應生態建設目標,環保監測運維賦能智慧。從“十三五”邁入“十四五”時期,國家在環保領域持續加強監管力度,國家上收環境監測權、實現垂直管理,也使得監測模式有所轉變,對第三方監測帶來行業紅利。公司在環保領域佈局從環境監測到環境治理,水質大氣運維業務營收增長迅速,同時正在積極開發環境信息化產品,預計將來能夠貫通“環境監測-環境修復-環境信息化”全鏈條閉環,為智慧環保領域板塊實現完整佈局。

雙碳政策下,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以及發電企業都開始規劃設計自身的碳排放、碳監測標準,有不少發電企業已開展信息化平台的建設。公司目前正在配合一些網省公司開展相關業務。公司基於現有NDIR吸收光譜法氣體在線監測技術和氣體流量以及温濕度監測技術及產品的基礎上,開發滿足碳排放監測有關標準和技術規範的碳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同時依託強有力的信息化團隊在碳排放核算及管理方面提供信息化軟件產品和服務,助力“碳達峯”、“碳中和”。

申明:本欄目所有分析僅為分享交流,並不構成對具體證券的買賣建議,不代表任何機構利益,同時可能存在觀點有偏頗情況,僅供參考。各位讀者需慎重考慮文中分析是否符合自身定狀況,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