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的曙光,歐盟計劃禁止手機使用膠水粘電池
作為環保主義的大本營,歐盟在過去兩年間可謂是一直在給消費電子企業“添堵”,又是要統一手機充電器規格、又是準備強制手機廠商採用可拆卸電池的設計。當然,歐盟此舉也遭遇了手機廠商的強力反對,為此歐盟方面現在似乎選擇了循序漸進的模式。
日前有消息顯示,歐洲議會最新通過一項提案,在歐盟範圍內整個消費電子領域禁止使用膠水粘合電池,其中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無線耳機、電動滑板車,以及其他電池驅動的產品。並且這一提案最終是以567票贊成、67票反對、40票未投票的結果,得以通過。
歐盟方面認為,使用膠水粘合電池會對環境有更大的威脅。並且他們還打算提高電池中使用回收原材料的比例,包括鈷、鎳、鋰和鉛,目標是到2026年實現90%的回收率。據悉,接下來歐盟方面將與其會員國談判,以協商具體立法事宜,預計這一法案將於2023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機基本都採用的是一體化設計,而將電池固定在電池倉的方案則有兩種,其一就是使用膠水直接將電池粘合在機身上,其二是使用快拆設計搭配拉條、或者説易拉膠。然而無論是直接使用膠水粘合,還是易拉膠固定電池,在拆卸電池時都是極為麻煩的。
相信凡是有過拆機經歷的朋友應該都有過相同的經歷,在小心翼翼打開後蓋後,如果想要將電池拆下來,往往會發現其已經被牢牢地固定住了。為此,有相當多的朋友可能會使用熱風機或電吹風加熱膠水,但其實這種方式是極為危險的,一旦操作失當很容易造成電池鼓包乃至爆炸。所以在許多拆機視頻裏都會直接使用以松節油為主料的解膠劑,來溶解已經固化的膠水。
至於説易拉膠的設計,拆過自己使用多年老iPhone的朋友或許知道,這種設計同樣也不那麼靠譜。因為易拉膠也是有使用壽命的,在網絡中網友拆iPhone電池時易拉膠直接被拉斷的情況可謂是屢見不鮮。不過相比於直接將電池用膠水固定的做法,使用易拉膠這樣的快拆設計對於想要自己動手維修設備的用户來説,無疑是更加友好的。
難道歐盟方面只是想要禁止廠商在手機中使用膠水而已?當然不是,其他門的意圖早就擺在了枱面。早在2020年時,一份被泄露的相關文件就已顯示,歐盟未來可能會強制所有在境內銷售的智能手機採用可拆卸式的電池設計。然而在這份文件曝光後,就受到了以蘋果為代表的手機廠商的大力反對。
而手機廠商反對歐盟這一決定是基於很簡單的原因,後者是希望智能手機的設計重回功能機時代,彼時手機的特點就是一個手機可以配備多塊電池,一塊電池沒電或者壞了可以直接換新。而手機廠商的想法,則是在經過了十餘年的潛移默化後,才終於將可拆式設計“淘汰”,所以歐盟方面想要讓大家“一朝回到解放前”,自然是得不到手機廠商的支持。
手機廠商放棄可拆式電池,明面上其實有三大理由。其一,要想實現可拆卸電池需要在機身內部增加金屬觸點和配套的彈簧結構,這需要消耗手機寶貴的內部空間。目前,SoC走向高性能高功耗的路子後,手機配備更大規模的散熱系統已經成為了標配,再加上5G通信需要更多元器件的支持,手機的內部空間已經是捉襟見肘,如果再使用可拆卸的電池,也就意味着手機基本會與“輕薄”無緣,可是輕薄又是消費者的痛點。
其二,可拆式電池與當下手機廠商押注的快充路線,也是直接對立的。在智能手機一體化設計的大方向下,為了進一步提升手機的續航能力,各大廠商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發力快充技術,力圖通過縮短充電時間來提升續航能力。而這一解決方案和可拆卸電池所代表的用量取勝、一塊電池用完換另一塊的方案,也有着本質的衝突。
其三,一部手機中最容易損耗的部件是什麼?拋開意外情況,正常來説最先達到使用壽命的大概率是電池,畢竟在不斷的充放電過程中老化屬於不可逆的規律,而這一點蘋果也已經用iPhone 6的“電池門”事件進行了證實。
在目前的情況下,一部手機使用到電池壽命到達終點後,再去換新電池的價格幾乎已經達到手機殘值的三分之一了,一體化設計極大增加了消費者自行維修的難度,導致了消費者通過自行更換電池來獲得手機更長使用壽命的頻率大幅下降。而一部手機的平均使用壽命三年和兩年半對廠商來説,銷量幾乎能差到20%,因此手機廠商自然也就會選擇一體化設計。
但對於消費者來説,如果不是顏值黨、對於手機的外觀並沒有太高的要求,也對其可能變重數十克的感知不太強烈,但預算卻又有限的話,可拆卸電池顯然是一件好事。而至於説一體化設計所帶來的防塵防水功能,用網友的話來説,就是現在號稱能防水的手機進水不保修,這功能還不如沒有。
説實在的,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手機圈迎來可拆卸電池這樣的“文藝復興”,可能還真是消費者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