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寫/財經故事薈
“以前大家都認為中國人不會創新,連我們自己都不信。但現在事實證明我們‘會’創新,而且創新得很棒”,著名學者金燦榮總是在演講時提及這一事實。
高鐵速度、深海探測、北斗系統、載人航天等等,大國重器不一而足。不過大多數人容易忽略,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最大特點之一,是民營經濟向上活力帶來的經濟騰飛。
民企創新早已成為中華創新的時代名片。
比如華為搭載NPU的麒麟芯片,比亞迪率先擁有三大新能源核心技術,方太研發出顛覆行業認知的高能氣泡洗技術等。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4.3件。其中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專利申請數佔比81.4%,僅發明專利授權量前10名,民營企業就佔據7名。
是什麼催生了我國民營經濟(尤其製造企業)的創新爆發?
中國製造成長史,暗藏民族創新驅動飛輪此前全球創新能力的擴散,先是從歐洲開始,隨後到北美,再到日韓。這也正與全球製造中心的遷移路徑相符。
《製造繁榮》一書指出,“產業公地”是創新的源泉。這裏的產業即製造。
“我們不僅丟失了不計其數的工作,還打破了技術演進的經驗鏈條……如果我們今天放棄“商品”製造,到了明天就會被鎖在新興行業的大門外”。這句來自英特爾前CEO安德魯.格羅夫的話,不止揭示了美國如今為何製造創新乏力,也反向解讀了我國製造業創新的興起。
“商品”製造,正是這把鑰匙。
雖然剛開始方式很低級,僅能通過“三來一補”建立製造基礎。但與此同時,“商品製造”,一方面讓消費者們的荷包滿起來,二來催生了環環相扣的製造業產業網絡。
荷包富裕,讓中國消費者壓抑多年的需求得到釋放。這時,民營企業如果能抓住需求創新,對商品進行升級後投入市場,就可以拉動產業周邊,並再次帶動消費,形成新一輪創新驅動循環。
以吸油煙機行業發展為例,起初餐館廚房對控煙的需求,帶動了廣東第一批吸油煙機製造。這帶動相關零部件供應鏈完善,又為品牌企業的萌芽與創新,打下初步產業基礎。
1996年,方太成立並斥資2000萬建立第一條吸油煙機生產線。其年產30萬台,遠未滿足當時國內龐大的需求。需求帶動生產與配套,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激發了民營企業的創新熱情。
2001年,方太開創了第一款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歐式吸油煙機;2008年推出嵌入式成套化廚電;2015年發明三合一水槽洗碗機;2019年方太創新集成烹飪中心……一次次猛抓痛點釋放需求。
與貝索斯的“飛輪效應”相似,日益旺盛的市場需求、中國製造的創新增長、不斷完善的環境要素,正如飛輪上的三極,彼此推動。我國也在“短短三十年”內,跑完歐美國家“一百年”的發展歷程。
現在,我國消費市場從懵懂走向成熟。從需求潛力看,我國已擁有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羣體,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潛力市場;同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1萬美元。無論是消費力,還是消費觀,都今非昔比。
在這樣的結構性機會下,中國製造創新與海外競爭對手“守攻易勢”。
方太式創新樣本,實現連“峯“成“脈”微觀看,又有什麼奧秘呢?
中國創新,來自於實踐積累,但“自信”是第一道關口。保留對市場冷靜的判斷,發現與重視中國人自己的需求,可能是第一步。
“方太認為,未來中國廚電只有堅持用户導向,去打造屬於中國廚電自己的標杆和標準,勇攀廚電科技新高峯,才能樹立中國廚電的‘科技自信’,讓行業煥發出更大的活力。” 在方太2022旗艦新品上市發佈會上,方太集團副總裁孫利明在以“堅持創新科技,勇攀廚電科技新高峯”為題的主題演講中如此説道。那方太如何做到的呢?
方太剛進入吸油煙機市場時,消費者更偏好歐式吸油煙機,主要是因為其外觀漂亮、款式新穎。可方太發現,實際上歐式設計,根本無法滿足中式廚房的需求。以高温爆炒為代表的中國菜系,講究鍋氣,必須高温,但這樣使用場景下,油煙就遠比歐式廚房中的多。中國人用的吸油煙機,必須自己原創研發。
由此,方太有了第一代中國芯歐式機,並持續提升“不跑煙”的性能表現。方太第2代集成烹飪中心依託高效靜電分離油煙治理技術,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了98%油脂分離度(國家標準為80%)。不止如此,近日方太還發布了與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牽頭制定《吸油煙機吸油煙效果評價技術規範》,重新定義了吸油煙機“不跑煙”新標準,為行業提供了衡量與評估的尺度,對於業內相關技術水平的提升具有指引性作用。
再如方太母嬰級淨水機。當行業還滿足於在“安全水”的標準時,方太看到了其中隱藏的缺少微量元素的不健康,願做8年冷板凳,從基礎材料創新着手,以NSP選擇性過濾技術讓消費者喝上“健康水”。
“能正確地提出問題就是邁出了創新的第一步。”方太做到了,並能守得住寂寞鑽研,敢於走向無人區,是方太不斷攀登廚電科技新高峯的秘訣。
但財經故事薈認為,方太的創新不止於不斷登“峯”,更源於善於連峯成“脈”。
集成烹飪中心、高能氣泡洗技術、NSP選擇性過濾技術等種種新科技、新品類,的確在廚電領域攀登了很多“新高峯”,也刺激了廚電相關領域增長。不過一直以來,方太創新不貪婪,而是堅守“廚房”邊界,更以“空氣、水、烹飪”科技作為三大核心領域。
連峯成脈,方太擁有了以行業領先科技鑄就的競爭壁壘。這種極致聚焦與縱深,讓方太有實力在“僅一平方米”的空間內,實現消費者的所有想象。方太集成烹飪中心,成全了中國新消費勢力,“功能、烹飪、空間、美學、智能、場景”六大方面的集成需求。
中國民營企業的創新脈路,向善有度曾經有人和我討論過一個問題,為何中國能發明出“火藥”,卻落後於“火炮”?
我答,因為中國發明瞭“煙花”。煙花起源於中國唐朝,至今已經一千三百多年,可以説是中國送給世界最美麗的禮物。
如果看向中國的創造簡史,你會發現,瓷器、陀螺儀、鐘錶、火柴、造紙術等等……均與民生息息相關。這種創造的傾向,是深埋在中國文化基因中的。
“水利萬物而不爭”,從《道德經》歷經數千年傳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再有野心的統治者,也必須以民生為本。這不僅是廟堂文化,更是至今每個人都耳濡目染的。
這讓中國創新不“霸道”,卻具備潤物細無聲的普世情懷。
這種創新基因也深刻於民營企業創新精神中。方太創立伊始就確立了不做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價格戰,創新,從來不是為了毀滅性打擊競爭對手,而是引領行業趨勢。在方太的牽引下,集成品類、洗碗機品類都實現了每年兩位數增長。
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羣提出,“創新的源泉是仁愛,創新的原則是有度,創新的目標是幸福”。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方太的創新向善,不僅關係消費者,更有着高山大川的關懷。
“如果行業都採用方太技術,將燃氣灶熱效率提升28%,將減少12萬噸碳排放,相當於種1200萬顆樹。”
方太獨特的創新文化,是其源源不斷的創新驅動力。
國家有南水北調、東數西算,為創新,方太的“跨區調用”勢頭更猛——從太空調。方太近日宣佈,國家航天院所將與方太開展航天技術廚電應用聯合課題研究。利用航天單位在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熱能學等層面的技術優勢開展合作。
前有華為手機拍月亮、小米手機上太空後,方太也完成了星辰大海與“民生創新”的牽手。當然,這種技術聯姻背後,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巧合”,例如,集成烹飪中心“1+1=1”的集成化思路就與中國空間站的構建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方太的創新實踐,從我國自主創新科技最前沿吸收養分,正向着更廣闊的天地生長。
總 結我國創新講究“格物致知”,科學是將領,實踐是士兵。而歷經三四十年的發展歷練,我國民營企業已經養成了以“為用户創造價值為目標,實現開創性創新”的習慣。
中華民族的自信,中國科技創新的自信,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相得益彰。正如方太提出的企業使命與願景所言,“為了億萬家庭的幸福”,“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