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信用保險巨頭:全球供應鏈中斷明年下半年將改善 原因有三
財聯社(上海,編輯 卞純)訊,全球貿易信用保險巨頭裕利安怡(Euler Hermes)在週四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受疫情復燃、中國對新冠的零容忍政策以及農曆新年期間預期的貿易波動等因素影響,全球供應鏈中斷可能會持續至明年下半年。
遏制Covid-19的措施可能會影響製造業和航運業,從而加劇供應鏈危機。分析師此前曾警告稱,新冠病毒新變體奧密克戎(Omicron)可能會對供應鏈造成又一次打擊。
裕利安怡的經濟學家寫道,目前全球貿易量萎縮的75%是由生產短缺造成的,而其餘25%是由物流瓶頸造成的。不過,他們也指出,供應鏈混亂可能會在2022年下半年得到緩解,原因有三。
1. 消費需求已見頂
裕利安怡表示,消費者需求已見頂,儘管目前仍將保持在高位。雖然人們在疫情期間積累的額外儲蓄尚未耗盡,但需求將逐漸恢復正常。
報告稱,在宵禁和封鎖背景下,家庭支出轉向(耐用)商品而非服務,這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在發達經濟體,家庭正在轉向可持續消費,疫情期間購買商品的更換週期至少需要幾年。隨着需求正常化,供應鏈壓力可能會減輕。
2. 庫存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報告稱,在2020年初庫存減少後,製造商匆忙補充庫存,以應對空前的需求反彈。
“好消息是,過去幾個月補貨的緊迫性已經明顯見頂……而且多數行業的庫存水平已經高於危機前的長期平均水平,” 裕利安怡表示。
該機構還觀察到,美國的資本支出有所增加,這將有助於提高產能,以滿足更高的需求。而歐洲依靠“高於正常的產能利用率”來生產更多產品。
“鑑於有利的融資條件和高水平的企業現金頭寸,我們認為2022年歐洲的投資(以及隨後的產能)有可能趕上。”報告寫道。“若不增加產能和對港口基礎設施投資,歐洲供應瓶頸正常化可能會推遲到2022年以後,因為需求仍高於潛在水平。”
3.運輸能力提高
裕利安怡表示,由於運力正在提高,2022年下半年航運擁堵情況應該有所好轉。
該機構稱,明年航運成本可能仍然較高,但隨着全球新集裝箱船訂單達到創紀錄高位(佔現有集裝箱船數量的6.4%),運力將會提高。明年底這些新訂單可能會投入運營,這應該會顯著緩解航運瓶頸。
報告還指出,美國計劃撥款約170億美元用於港口基礎設施和水道建設,這將有助於緩解擁堵。
全球貿易增長未來兩年料將放緩
報告還預測,在2021年增長8.3%之後,全球貿易量將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增長5.4%和4%。
不過,貿易失衡狀況可能會惡化。裕利安怡預測,美國將錄得創紀錄的貿易逆差,而中國將錄得創紀錄的貿易順差。
未來幾年,亞太地區在出口收益方面仍將是主要贏家,而能源、電子、機械和設備行業2022年將繼續表現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