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元收的畫,賣了1.84億

44年前,1200元存銀行,

現在加上利息能取出2684元;

1200元買書畫,現在值12億元!

歷史反覆證明:

錢不是用來存的,是用來買藝術品的。

80元收的畫,賣了1.84億

44年前,1200元全買成黃金的話,放到現在價值超過百萬;

44年前,1200元如果全買成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超過千萬;

44年前,1200元全部買茅台,今天最低價格也需要1億;

44年前,1200元全部買瓷器,今天的價值2億,買書畫今天的價值3-4億,買佛像、唐卡今天的價值超10億;

44年前,將1200元全部存入銀行,到今天可以變成2684.04元,可以買輛電動車。

80元收的畫,賣了1.84億

富有家族用藝術品傳承財富

雖然收藏可以獲得崇高的社會地位,但收藏不一定就是燒錢來刷存在感。

不是你有錢了,你才收藏,而是收藏會令你變得更富有。

每一個時代,都有幾百位藝術家的作品在短時間內暴漲幾十倍到幾百倍,這是一種歷史規律。

這些年,有很多埋頭幹收藏的人暴富起來,而歷史上靠收藏成為鉅富的人,則不計其數。

家中無書畫,必是俗人家,家中有書畫,增值又傳家。

1200元存銀行,現在得2684元

1200元買書畫,現在值12億元

80元收的畫,賣了1.84億

新聞裏的陳女士,前段時間在家裏找到了一張老父親臨終前交給她的存有1200元的老存單。幾經波折,連本帶利,陳女士才到手2684.04元。要知道1200元在44年前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按現在的通貨膨脹來倒算回去,1200元可相當於我們現在的12萬白花花的人民幣啊。

如果廈門陳女士的父親當年用1200元到榮寶齋賣一批名人書畫,可以買30幅國畫大師作品,留到現在至少值10億元了。

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學會珍惜當下,及時行樂也是一種對未來的投資,不然誰能料到今天存進銀行的一百萬,十年之後會不會連吃雞都吃不起呢!

80元收的畫,賣了1.84億

黃賓虹《黃山湯口》3.45億元成交,當年賣1元沒人要。

榮寶齋賣畫收款單

當年1000元買書畫

現在漲到10億元

古話説:糧食布匹十分利、中藥當鋪百分利、古玩字畫千分利。“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如今方一見,覺知言不虛。”

最近,一組榮寶齋賣畫的收款單曝光。看到這些收款單再對比今日才知書畫收藏的暴利如此嚇人。

1959年黃胄人物畫19元,1963年陳半丁畫24元,1964年吳作人畫25元,1957年李苦禪畫47元,1963年葉淺予畫100元,1963年李可染“春雨江南”100元。我們再來看一下如今這些藝術家作品的拍賣價格,都幾千萬幾億的了。

如果當年,你有1000元,在榮寶齋買名家書畫,留到現在大概價值10億元。同樣,在當年你用1000元存銀行,留到現在只得2000多元。

雖然不是同一作品也有貨幣購買力不一樣的情況,但相比把錢放銀行裏,購買這樣的書畫絕對是值得的。

看到這裏不免要遺憾下當年為什麼沒有買個一張兩張的,當然那個年代那個背景下大部分人不一定有餘錢,有餘錢也不一定能想到購買書畫。

80元收的畫,賣了1.84億

李可染《萬山紅遍》2012年保利春拍2.93億成交,而當年榮寶齋從李可染手裏收購花了80元。

歷史上靠收藏暴富的人不計其數

歷史上靠收藏而成為鉅富的人,實在是數不勝數。明代中葉,因為江南的經濟發達,湧現了一大批書畫鑑賞家,如文徽明父子、項元汴家族、王世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這些收藏家同時又是著名的書畫家,他們的收藏一方面推動着當時書畫市場的繁榮,同時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80元收的畫,賣了1.84億

任何東西都沒有藝術品增值快

中國書畫暴漲了千萬倍

任何東西都沒有藝術品增值快,我們70年代,那時候買畫的時候,你像北京幾個重要畫家,像李可染、吳作人、蔣兆和,當時收購價都是45塊錢,李可染山水在1964年,收購價當時賣給榮寶齋四張山水,給他350塊錢,李可染高興壞了,因為都是三裁的,一張一尺合10塊多錢了,李可染高興的説,我的畫超過我老師的收購價,齊白石才賣10塊錢為止。

80元收的畫,賣了1.84億

當年45塊錢,現在拍賣會上至少180萬,當年60到90買的山水,現在至少拍500到1000萬,翻了幾萬倍,什麼房地產,什麼都不成。

改革開放以前,黃金收購價152,三塊零四分一克,現在漲到一百多倍。

收畫的利潤有上千萬倍,有上萬倍。就拿齊白石講,二零零幾年的時候才兩萬塊錢一尺。現在賣多少錢了?幾百萬一尺了。

歷史反覆證明: 錢不是用來存的,是用來買藝術品的!

推 薦 關 注

百 萬 書畫收 藏 愛 好 者 的 第 一 選 擇

收藏 | 書畫 | 名家 | 展覽 | 哲思 | 音樂 | 鑑賞 | 養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7 字。

轉載請註明: 80元收的畫,賣了1.84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