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 琪
見習記者 楊 潔
5月2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勢還在繼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上調69個基點,報6.4030;且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破6.38,創下2018年5月份以來新高。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16時30分,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盤報6.3758,盤中最高報6.3727;截至17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最高報6.3712。
在滬深交易所互動平台上,關於上市公司面對人民幣升值有何應對之法,也成了投資者的熱門提問。而《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大多上市公司的回覆中提及“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對沖匯率波動風險。”那麼,外貿企業具體應如何進行匯率風險防範,如何選擇合適的金融衍生品工具對沖風險。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業內專家。
“對於出口企業而言,應當更加關注人民幣匯率的動態。”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FICC分析師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進程中,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將有所增加,匯率的雙向波動特徵也會增強。這就對企業風險管理和外匯資金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例如,在資金管理上,一方面要選擇合理的結售匯時間點;另一方面可以適當增加外匯負債,以抵消外匯資產的貶值風險;在風險管理上,從管理層、決策層到實際業務層都需要提高外匯風險管理意識,比如可以將匯率風險納入成本控制,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靈活運用金融衍生品工具等。
“對於進出口公司來説,可以利用自己既是買者又是賣者的身份來平衡匯率波動造成的價格差異。因為當匯率下跌時,導致出口收匯縮水,同時進口業務支付的實際金額也相應減少,可以充分利用兩個市場,以此為機會增加技術設備和重要原材料的進口,這樣一增一減也就使得本公司內的財務指標達到了平衡。”明明説。
“對於從事出口的企業而言,從根本上破解壓力的辦法是要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增加技術含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從而增強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民幣升值會給出口企業帶來一定壓力,如果企業不做好套期保值,則會面臨着匯率風險敞口。因此,出口企業要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正確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來規避匯率波動的風險。
關於外貿企業如何選擇合適的金融衍生品,明明認為,首先要考慮主營業務規模、業務收益和成本等多項因素。遠期結售匯是目前企業較為廣泛使用的工具。此外,企業還可以考慮外匯掉期以及境外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等工具,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嘗試使用這些金融工具進行匯率避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在選擇金融衍生品時,必須要明確目的。運用金融衍生品是為了有效地鎖定企業成本和規避匯率風險,切忌將金融衍生品當作投機工具,最終造成大額虧損影響企業發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