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財經訊 孫肅博 2月15日,據微信公眾號“地產首席品牌官“,融僑集團發佈年度公益報告。
有學者認為,21世紀經濟生活的主旋律將從長久以來的“碳經濟”轉變為“善經濟”。
善經濟是指,經濟的生產方式將從高投入、高能耗為主的“利己主義”轉向追求“全社會價值最大化”。
公益無疑是善經濟最直接的方式,從善如流,已經有許多經濟主體——企業開始在這方面發力。涉及城市建設開發的綜合性服務商則是中國公益力量的主力軍。
福布斯中國發布的2021中國慈善榜中,前100家企業裏,涉及該類型的企業佔到了榜單近三分之一。
作為中國經濟的“壓艙石”,品牌房企在公益領域中早已不停留在捐錢捐物的層面,逐漸搭建起系統而全面的公益體系,成立專門的基金會進行慈善事業的專業化運作。
比如以“醫食住教”民生運營為主導方向的僑企——融僑集團,正如其在城市建設、鄉村振興、民生產業服務的穩紮穩打,融僑在公益事業上的耕耘也一步一個腳印,融僑集團成立至今30餘年,已在公益慈善領域捐贈金額達12億人民幣,其所擔起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是並行的。
初心傳承,根基在人
搭建公益專業化平台
2021年對基金會來説是收穫頗豐的一年。
在權威認可領域,基金會連受中國僑聯、福建省民政廳的褒獎,分別獲“全國僑聯繫統助力脱貧攻堅先進集體”“5A級社會組織”兩項殊榮,其中5A級稱號是社會組織評估的最高等級。這是對基金會在慈善公益事業專業的認可,更是對融僑集團堅持情繫桑梓,扶貧濟困的初心,勇擔企業社會責任的肯定。
基金會不僅關注傳統型公益項目,如老人關愛、教育支持、醫療健康、特殊人羣幫扶等;同時開發了“大地之子”鄉村帶頭人支持計劃、“榕樹夥伴”福建公益人才培養計劃、“理想社區計劃”等眾多創新性公益品牌項目。
2021年,正是這三大公益項目的收官年,已於鄉村振興、社會服務創新、社區營造等領域取得優秀成果,累計培育支持20位鄉村發展帶頭人、20家公益行業領頭組織、37個社區公益社羣,舉辦發佈會、講座、參訪、社區微公益等活動165場次,獲得國家及省市級各類榮譽30項。
告別千篇一律的捐錢籌款模式,品牌公益計劃啓用更科學、更創新的支持模式,包括資源鏈接、能力提升、媒體宣傳等全方位的跨界支持,培育能持續發光發熱、自我發展的社會力量,讓鄉村更有價值,讓社區更深地連接,更公益人更有尊嚴。
好的公益事業和好的城市服務商或者好的運營商異曲同工,可持續的、穩定的發光發熱是其中要義。2022年起,三大計劃曾支持過的帶頭人、社區社羣、公益組織已逐步形成自我發展、自我組織管理,繼續在城市社區、鄉村以及公益領域發揮作用和影響。
博施濟眾
滲透社會多樣化領域及羣體
2021年,林文鏡慈善基金會支持、資助的公益慈善領域逐步深入聚焦,公益項目的展開更涉及到社會多類弱勢羣體,圍繞民生命題的許多方面。
林文鏡慈善基金會自2016年成立至2021年,累計已捐贈1.5億人民幣,實踐公益項目100多個,扶持公益行業其他主體超過80個。其中包括大家關注度很高的教育領域,如“融耀生”資助計劃支援困難家庭學生、林文鏡系列獎學金、大地書屋項目捐助鄉村圖書館等。
緊跟國家方針,勇擔社會責任
響應全國僑聯倡議,林文鏡慈善基金會捐資2000萬元援建崇禮華僑冰雪博物館,成為北京冬奧會重要的配套設施建設之一。2022年1月國內首個以冬奧會為主題、規模最大、展品豐富的華僑冰雪博物館正式落成。其中,館內一層“互動體驗廳”命名為融僑廳,是科技部、國家體育總局指定設立的國家冰雪運動科普示範基地,設置VR設備等體驗裝置,向世界展示我國冬奧科技成就的重要窗口。
響應鄉村振興戰略,也是“家鄉”情懷的寄託,2017年基金會發起“大地之子計劃”至今,已深度走訪70個村莊,培育20名鄉村發展帶頭人,直接帶動農民增收600萬元,切實推進了福建省20個鄉村在精準扶貧、生計發展、教育文化、生態保護、村莊公益及公共事務等方面的良性發展。
2020年,面對突發的新冠疫情,融僑集團及林文鏡基金會第一時間採取行動,向福州市政府捐款 1000萬支援抗疫,認購上海慈善信託 100 萬關愛抗疫醫護人員,從海外購買了6批次物資捐贈。
關注特殊羣體,體現人文關懷
緊跟國家大趨勢之外,關注和呵護公眾視野之外的弱勢羣體,對“社會冷點”的兼顧,更能體現基金會大愛的人文關懷。
比如“福清失依兒童(orphans)教育支持計劃”通過調動志願者力量,為失依兒童提供線上一對一課業輔導、課外閲讀、練習寫字、節日活動等服務;“流動兒童關愛服務支持計劃”為3000多名流動兒童提供個案心理輔導、邊緣青少年幫扶、閲讀空間、課外活動、安全教育等服務,協助流動兒童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更好地融入城市;針對留守兒童中的行為問題和情緒問題,支持啓航社工中心研發《兒童能力發展訓練》課程,還開展“陽光校園”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支持計劃。
此外,還有針對唇齶裂兒童救助項目——寶貝微笑計劃,目前已走訪、電話訪談莆田、寧德、龍巖地區160户唇齶裂兒童家庭,完成 23例唇齶裂兒童救助;服刑人員子女幫扶項目為福州、福清兩地60個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提供生活關懷、心理疏導、社會支持網絡建構服務;“蝸居新窩”外來務工人員築夢計劃為台江和鼓樓區居住面積小於6平方米的32户低收入外來務工者家庭完成居家環境安全改善。
培養公益人才,薪火相傳
好的公益既要有影響力更要有再生力。林文鏡基金會不僅着眼當下幫助更多的人,更是在尋找善行道路上的同路人,除了做好公益項目也支持資助了許多專業公益人才團隊,幫助發展期的公益組織更加可持續地運行發展。
榕樹夥伴計劃從2017年發起至今,舉辦公益組織負責人成長工作坊30餘場,深度支持來自福州、廈門、漳州、寧德、三明、南平6個地市的20位公益組織負責人成長,助力他們成為福建公益行業帶頭人。2021年起,榕樹夥伴已形成自我組織、自我管理的社羣。
香草計劃面向福建省內已具備一定基礎能力需要進入發展提升階段的公益機構負責人或骨幹人員提供與籌款相關的項目設計、籌款與傳播、財務、志願者管理培訓課程
束脩計劃為福建公益人外出學習培訓提供經費,支持並共舉辦公益人線上、線下學習分享會近百場。
聯動融僑社區及產業,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共進
地產主業與公益就像樹與葉的關係,作為經營主體,融僑的基金會的公益事業深度結合融僑產業及社區資源,既通過公益的力量提升社區服務的能力,又可以讓員工參與進公益行動。
比如 “理想社區計劃”就聯動了融僑在地社區資源,聯合當地政府、社區居委會、社區物業、社區居民等相關方共同參與的,發展至今,已聯合4家公益組織,在福州、廈門兩地的5個社區開展社區治理創新工作,挖掘社區居民骨幹近90人、開放社區公共空間3個、培育社區公益社羣37個,推動鄰里互助、家園幸福、社區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進展。
比如2021年由集團品牌發起、基金會支持的“始終陪伴”社區計劃,推出服務“一老一小”兩類人羣的社區IP活動“十點鐘長者課堂”與 “晨光少年”青少年晨訓營,落地全國十餘城,惠及社區家庭數萬人,成為融僑社區特有的社羣公益服務。“老少齊相會”,兩個IP活動在21年底收官時聯合,成為“長幼共樂”的閤家歡模式。
“笑容天使”項目與融僑同道口腔醫院合作,為環衞工人、流動兒童、留守兒童、公益人提供口腔健康義診、講座及特定項目治療服務,已開展義診/講座24場。
那些以前未被點亮的孤島、激發的善意,通過基金會找到歸宿,獲得了力量。
點點滴滴,聚沙成塔。
其實,公益事業並不如想象得那麼簡單,它需要一件件事的累積和時間的沉澱,更需要不計得失的投資和投入。
林文鏡慈善基金會同步融僑的發展步調,穩健、深耕,走穩每一步。通過具體項目的鏈接和打通,讓資源、資金、人才都在公益領域得到了更高效的發揮。而這樣的做法,也讓融僑得到更多經驗和公信力,未來去更實效地推動社會宏觀環境的進步和改善。
下階段,基金會將圍繞“讓社區幸福,讓家鄉美好”的初心和願景,聚焦深耕“家鄉”福建,同時基金會的公益項目也將持續滲透融僑深耕城市如武漢、鄭州、合肥、成都、重慶、天津、寧夏等,將聚焦在城鄉可持續發展、社區營造和民生改善,支持融僑為民生服務的企業發展方向。
在鄉村振興領域,融僑還與寧夏固原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運營有融僑豐霖(寧夏)肉牛生態產業園,經營包括飼草種植、肉牛養殖、屠宰加工、觀光旅遊、教學研發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帶動當地畜牧業和農牧民共同發展,是企業深耕鄉村振興的產業化實踐,這也將豐富融僑“醫食住教”民生產業的邊界。
融僑豐霖(寧夏)肉牛生態產業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已有的“10點鐘長者課堂”“奔跑吧,晨光少年”的社區項目基礎上,基金會將增加針對中青年羣體的公益項目,真正做到覆蓋全年齡段的公益服務,攜手社會有識之士一起做公益,點亮守望相助的向善力量。
與人玫瑰手有餘香,公益如同一涓甘露,在福澤他人的同時,也在惠澤企業。林文鏡慈善基金會穩健踏實的公益之路不僅真正幫助了有需要的人,給予了善意與幫助,也獲得了羣眾的更多信任和讚譽,提升了基金會打造公益品牌本身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