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牽動着市場眾人的心,各方專家人士都在完善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籌謀劃策。
重要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這意味着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全面啓動,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與科創板註冊制實施既有差異化,也有重疊交叉的地方,為了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更加的完善,財經專家獻計獻策,提出各種建議。
新股不管是註冊制核准制,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敏感話題,涉及到發行人的利益,也涉及到機構投資者和中小散户的利益,圍繞新股改革也是不斷的推進,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新股定價更加市場化已經是毋庸置疑,但發行方式和申購方式,還是有值得探討的地方。
目前新股申購採用市值配售的方式,為了穩定市場投資者情緒,也為了避免市場資金出現較大的波動,採用新股中籤以後交款的方式,這種方式既有好的一面,那就是不會出現新股申購環節的資金面擾動,15年新股批量發行就出現了市場資金利率異常升高和股市異常波動,不好的一面是出現新股中籤的棄購,新股棄購中小散户是不知情的棄購,網下配售部分就可能是出於風險因素的故意棄購,這就導致誠信的缺失。
因此市場有專家建議要改變這種新股申購模式,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應該明確廢除“市值配售”的打新方式,並允許場內外投資者自由參與線上新股申購,但必須足額實繳與新股申購相匹配的資金,而不允許無繳款打新,這能確保新股申購的有效性與不可違約性。當然,也會消除盲目打新、瘋狂炒新的現象。
我個人並不太贊同這種新股改革方案,新股發行改革方案既要有利於市場的平穩運行,也要兼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平衡。
目前經濟下滑壓力較大,資本市場已經成為金融樞紐,承擔着支持實體經濟的重任,按照有關説法,那就是適當加大支持企業融資力度,在維護市場基本穩定運行基礎上,繼續堅持新股常態化發行,每週核發一定數量的IPO批文,助力企業解決較為迫切的資金短缺問題,最近兩週IPO明顯加速一週申購最多達到8家,預期未來IPO節奏依然不會很低,加上再融資和減持,市場對新增資金要求還是很高,整個市場新增資金和新增籌碼之間的平衡還是較為緊張的,存量資金已經顯出不足,這也從最近市場明顯縮量可以看出端倪,兩市基本上穩定在6000億元水平,低的也達到5000億元水平,如果改革新股申購方式,需要預繳款才能申購新股,意味着投資者要麼追加資金,要麼就是拋售部分持倉籌集資金申購新股,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倉位比較重,只能被動拋售部分持股,才能籌集資金申購新股,這會帶來市場不必要的波動,不利於市場平穩運行,引發投資者不必要的損失。
因此為了穩定市場運行,儘量減少資金面的擾動至關重要,新股改革還是不能採用既要市值也要資金的做法。
其次是機構等大資金擁有資金量相對龐大,更加容易籌集資金,參與新股申購,但是中小投資者資金量很小,既要保持參與新股申購的市值,也要準備繳納申購新股的資金,就會出現資金緊張的尷尬,有了市值,沒有了申購資金,有了申購資金,又沒有了申購市值,雖然註冊制下,新股不敗神話會破滅,像香港新股破發已經成為常態,新股上市以後有接近30%破發,註冊制下,創業板新股也可能出現破發,但是不管破不破發,投資者只要願意參與新股申購,就不能把投資者阻擋在申購新股大門之外,更不能在制度設計上讓投資者在新股申購環節出現不公平對待。
新股申購環節,我個人覺得要保證資金面的平穩,也要兼顧中小投資者和機構大資金的利益平衡,因此不適宜採用預繳款的申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