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香港資本市場再繪美好畫卷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財經

香港交易所上市新規本週迎來兩週年。上市制度改革促使香港過去11年7度摘得全球新股集資冠軍,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激發了香港資本市場的活力,提升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1986年4月2日,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開始運作,首個交易日恆生指數收市報1603.27點,成交2.26億港元。2020年4月底,恆指接近2.5萬點,日成交量近1000億港元。

數經風雨洗禮,多次改革創新,大幅增長的港股指數和成交量見證着香港資本市場由區域性資本市場向國際金融中心的升級。

進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全球打響疫情阻擊戰。農曆鼠年春節過後,香港資本市場快速作出反應。

香港強有力的監管能力、國際領先的金融基礎設施和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使香港資本市場繼續保持活躍。2020年第一季度,香港證券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1209億港元,同比上升20%;香港資本市場總集資金額為934億港元,同比上升107%。

市場人士分析,一方面,隨着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港股投資者緊張心態有所緩解;另一方面,香港資本市場的表現也體現了港股幾十年來數次經歷考驗後練就的底氣以及國際投資者對香港資本市場的信心。

2019年,香港遭遇修例風波。在暴力示威的衝擊下,餐飲、零售和旅遊業受到重創,港股也蒙上陰霾。然而,依託香港資本市場完善的體制、與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上市制度改革,2019年港股在“逆風”中仍然充滿韌性,阿里巴巴迴歸港股,香港交易所蟬聯全球新股集資冠軍;香港證券市場市值創下38.4萬億港元的歷史新高,港股2019年全年漲9.07%。

正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所言,由於吸取了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香港的金融體系得以保持穩定。

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説:“目前香港資本市場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市場波動性風險,然而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充滿信心。”

這些風雨洗禮和危機考驗讓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積累經驗,砥礪前行,更讓香港不斷改革創新,激發市場活力。

港交所進行的25年來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於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便利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創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以及為尋求在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資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

據港交所統計,自上市新規實施兩年來,84家新經濟公司(包括醫療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已在香港上市,共募集3023億港元,佔同期香港整個新股市場總融資額的50.8%;在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市值目前已佔港股總市值的17%。另一方面,生物科技及醫療健康板塊茁壯成長。自上市新規推出以來,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16家無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共募集397億港元,佔同期香港新股市場總融資額的6.7%。

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如同激活港股生機的鑰匙,打開了香港資本市場的新天地,把越來越多的明星企業迎進來。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同時在美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也是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後首個在香港第二上市的海外發行人。除了阿里,小米集團、美團點評也在香港上市制度改革後以“同股不同權”身份在港上市。

據瞭解,一些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或將在2020年效仿阿里巴巴以第二上市的方式登陸港股。這將吸引更多資金匯聚,有助提升香港資本市場的闊度、深度和活力。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説,阿里巴巴這樣新經濟龍頭公司的“迴歸”,和騰訊這樣已經在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將共同為香港資本市場再繪美好畫卷。

(據新華社香港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