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8年的P2P行業劇變已有兩年,平台數量、借貸餘額驟減,2020年初,老牌網貸平台如積木盒子、微貸網、51信用卡均宣佈停發新標。
5月9日,千億級大型網貸平台小牛在線發佈《平台網貸業務良性退出公告》,決定退出網貸行業,逐步結清存量網貸業務。
截至2020年4月30日,小牛在線累計成交金額約1171.71億元,平台當前出借人數約11.58萬人。
目前,實際在運營網貸機構中也有許多陷入兑付、債轉泥潭難以自拔,曾經的明星平台,時不時的就傳出被立案、欲良推、兑付困難的消息。
5月7日,另一家千億級平台愛錢進內部信曝光,披露了2020年的規劃“嚴格‘三降’、全力清收、多途徑債轉”,字裏行間體現出平台經營與P2P行業的艱難處境。
愛錢進會成為下一個出清平台嗎?
當日,時代週報致電愛錢進客服了解到,因為執行“三降”愛錢進新標很少,基本上一發就(搶)沒了,債轉週期無法確定,當前很慢,現在進行的是2月6號的項目,有3個月的債轉沒處理完,但並沒有轉型或者清退的計劃。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國實際在運營網絡借貸機構139家,比2019年初下降86%,借貸餘額下降75%,出借人數下降80%,借款人數下降62%。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已有近5000家機構退出。
雖然愛錢進沒有明確的轉型態度,但是,對於平台而言轉型勢在必行且時間不多了,2019年10月,央行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力爭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網貸領域存量風險化解。但轉型方向在哪裏?
愛錢進另類轉型嘗試:佈局生活平台
提到愛錢進,網貸從業者和出借人的普遍印象是財大氣粗、行業龍頭,累計撮合交易額2300多億元,即使經歷至暗時刻,仍有近240億元借貸餘額。
在行業上升期,流量如鑽石般金貴卻隨處可見愛錢進的廣告,重金砸出超千萬註冊用户和領先的市場份額。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20年4月,愛錢進成交金額僅1.1億元,成交量排在第13位,1.1億元對於中小平台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對於愛錢進而言滄海一粟,這也是多數欲轉型的大平台面臨的普遍問題。
2019年10月,央行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力爭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網貸領域存量風險化解。換句話説,曾經引以為傲的平台規模,兩年前便開始成為負擔。
與e租寶、中晉等單一風險爆發不同,2018年,幾乎所有網貸平台都處於資金淨流出狀態,出借人瘋狂拋售債權,相互踩踏,更何況愛錢進此前還有大量的活期理財產品,自然成為重災區,當初引以為傲的規模變成累贅,它的宿命在業內是公開秘密。
行業退潮之後,過去的明星平台們該如何發展?
凡普金科曾經做過一些嘗試,比如2018年10月高調推出個性化生活服務平台凡秘,從當下視角看,凡秘這步戰略舉動沒有錯,甚至與支付寶推出數字化生活平台極為接近。
但是,這個嘗試卻如新年的爆竹,響了一陣後就再沒有什麼聲音出現,原因也不難理解,凡普金科的核心業務為互聯網金融,金融屬性強而互聯網屬性弱、功能單一,註冊用户數雖多但殭屍用户也多,無法如支付寶這類巨頭一般實現“生態化反”。
5月7日,信也科技相關負責人申鑫在接受採訪時指出:P2P相對於其他互聯網產品(短視頻、電商等)是比較低頻的互聯網產品,低頻轉高頻,那就不是轉型,而是重做一家公司了。
愛錢進的問題也是其他已經退出的P2P平台共同的問題,雖然大方向上有互聯網、金融兩個選擇,但能走下去的只有金融。
使命完結,路在何方
互聯網金融往往帶着傳統金融的影子,P2P的影子就是銀行的存款、貸款業務,只不過相比於銀行的間接融資,P2P是直接融資,由於缺少金融中介的存在以及點對點的借貸模式,往往被認為可以分散金融風險降低融資成本。
事與願違,多數人提到P2P就能聯想到暴雷、自融、高利貸、逃廢債等字眼,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代表之一,P2P行業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也有其貢獻。
5月6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對時代週報表示,“P2P只是網絡貸款的一個分支,它的發展和探索為整個網絡貸款業務提供了很多經驗,可以供持牌金融機構參考,傳統銀行線上貸款很多地方都是借鑑P2P的一些方式方法,同時P2P行業的服務供給增加也對原有的金融體制的改革造成一定推動,倒逼金融機構互聯網化,從而加快持牌金融機構實現普惠金融的步伐。”
2019年1月,互金風險專項整治辦公室、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辦公室共同發佈的《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下稱“175號文”)給出三條明確的轉型方向“積極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等。”
但在實操中,貸款超市這條路基本已經堵死,曾經叱吒一時的助貸平台淺橙科技轉型貸超後經營良久後,悄然落幕。
“我們年前就已經解散了”淺橙科技一位前員工告訴記者,淺橙科技只是一個縮影,另一家深圳貸超平台也表示:國內業務十不存一,已經將重心轉向海外。
“監管明確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而助貸本質依然是金融,政策風險不可小覷。未來的路其實只有一條,拿到網絡小貸牌照。”歐陽日輝説。
申鑫有不同看法:助貸和網貸的區別主要是資金來源,網貸過去有數千億元遊離在現有監管體系之外的資金,這部分風險是不可控的,但機構資金不一樣,如果出現風險,監管可以直接通過對持牌機構窗口指導的方式調節風險,整體的風險可控。
“而且持牌機構在轉換思路,過去銀行主要依賴為大公司、大項目提供服務,這類存量少增量也少,向消費金融發力是必然,但很多機構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和能力,但是我們這類頭部金融科技公司有。”申鑫認為。
175號文下發的10個月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83號文”),這也將網貸轉型的主要方向固定在網絡小貸上。
但是,網貸小貸轉型之路就是一番風順嗎?行業發展前景幾何?
轉型網絡小貸前景難料
P2P轉型為網絡小貸最大的掣肘是什麼?
存量業務的消化工作。
83號文在擬轉型網貸機構的基本條件一項中提及:網貸機構股東實力較強,原有股東不具備消化存量業務風險能力的,必須引進新的有實力的股東,並作出消化存量業務風險的承諾。
也就是説,P2P平台對存量業務處理的結果,一定程度上決定能否轉型為網絡小貸。
5月6日,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尹振濤教授在對記者表示:P2P去存量和轉型都需要大量投入資金,對於一個停止經營的公司來説錢從哪來?這是一個矛盾點,存量業務的消化工作必然對轉型造成負面影響。
除存量業務處理的難點之外,經營思路的轉變,也是考驗P2P轉型的一個軟性難題。
“從P2P到網絡小貸兩種金融模式的轉變會導致經營思路和資源發生變化,網貸的資金來源於普通投資人,而網絡小貸主要是自有資金和機構借款,大多數P2P平台並不具備獲取機構資金的能力和基礎。”尹振濤説。
市場空間也是網絡小貸業務的潛在挑戰,當前網絡小貸主要經營消費信貸類資產,消費金融的市場雖然很大,但是競爭也很劇烈。“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和互聯網系消費金融都在一個市場搶蛋糕,其實P2P轉型後的空間是很狹窄的。”歐陽日輝説。
歐陽日輝補充道,“如果地方政府對於轉型的P2P比較牴觸或者沒有熱情,可能會以提高門檻或者延遲出台監管文件的方式自然淘汰”。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