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單靠“燒錢”難持續

近一段時間以來,多家社區團購電商平台先後倒閉破產,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有人認為,社區團購的困境屬於階段性瓶頸,主要受夏季線下果蔬供應充足、冷鏈建設緩慢及補貼政策限制等因素影響。社區團購提升了下沉市場的商品流通效率,能夠更好對接供需關係,前景依然看好。也有人認為,社區團購並沒有重構新的商業體系,沒有解決“最後一公里”的消費問題,發展受阻在情理之中。

社區團購發展前景到底如何,當然還有待於進一步觀察。但其階段性啞火,教訓已然深刻。這在警示市場,單純依賴“燒錢”無法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興起的社區團購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快速崛起,跑馬圈地的“燒錢”大戰頻頻上演,讓這條新經濟賽道逐漸變味。但是,“燒錢”非但燒不出繁榮的市場,反而滋生了一系列亂象。比如,部分社區團購平台濫用自主定價權,通過低價傾銷、價格欺詐等方式擾亂市場秩序,還有一些平台非法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帶來了不小的安全隱患……

表面上熱熱鬧鬧,背後卻隱患無窮。細數互聯網企業,“燒錢”過後陷入困境的例子屢見不鮮。鉅額補貼一旦離場,社區團購便只剩下一地雞毛。對於不少消費者而言,前期的熱情源於低廉的價格,大家擔心市場被平台壟斷後再進行大幅漲價,畢竟平台“燒錢”補貼的套路,大家早已心知肚明。這一點,並不乏前車之鑑。從網約車到共享單車,再到長租公寓,在資本的強勢催熟下,這些行業都出現過短暫的虛假繁榮,產業規模在短時間內爆發式增長,但繁榮背後卻難免存在巨大泡沫。靠補貼吸引而來的用户,未必能轉化為真實用户。互聯網企業在發展之初,用眼前虧損換取長遠市場,是發展壯大的策略之一,但需掌握好節奏和力度,切不可豪賭。尤為關鍵的是,要注重提升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盈利能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急是發展之疾。掌握着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互聯網企業,應該沉下心來,研究用户需求,解決市場痛點,在商業模式上持續探索,在科技創新上不斷髮力,走出“燒錢就能賺大錢”的誤區。唯有精耕細作,久久為功,才能贏得用户,贏得市場。(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存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46 字。

轉載請註明: 社區團購單靠“燒錢”難持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