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如何應對“成長的煩惱”?思客獨家連線專家解讀
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首超100萬億元,GDP同比增長2.3%,預計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18日發佈的這份經濟成績單,被許多外媒評價為超出預期,彭博社稱,中國的增長正在幫助全球經濟回升。
中國經濟躍上新的大台階,未來我們還面臨哪些挑戰和不確定性,如何推動中國經濟乘風破浪,持續前行?
▲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數字化智能工廠。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劉元春:在新戰略佈局過程中形成有效持續的新動能
第一,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科技上自立自強,在研發創新上做足文章,作為我們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要點。
第二,我們必須要擺脱目前新冠疫情的困擾,擺脱全球經濟停滯的狀況,這就要在國家發展戰略上做出調整,十九屆五中全會所提出的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核心。
第三,在短期內,中國經濟要率先實現復甦,步入到常態化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所以我們必須要擴大有效需求,特別是擴大內需戰略,這是擺脱困局的關鍵。
▲中鐵十一局工人在新建福廈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建設現場施工(2020年11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第四,我們必須要在新戰略佈局過程中形成有效的持續的新動能。新動能不僅來源於科技戰略,來源於有效需求的管理戰略,更重要的是來源於關鍵領域的改革,來源於持續有效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裏面如果沒有結構優化,沒有新動能的構建,那麼是很難想象的。
第五,我們一定要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短板,不僅是來源於經濟系統的本身,更重要的來源於整個社會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的不匹配。因此我們要進一步的強化社會建設,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下一步如何構建社會安全網,如何在社會治理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依然是我們面臨的幾大核心問題。
姚景源:堅持辦好自己的事是最重要的一條經驗
我們今天依然面臨錯綜複雜的國際局面。第一,全球範圍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依舊在蔓延,充滿不確定性。第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全球化思潮帶來很大沖擊。第三,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出現一些新問題和新特點。這該如何解決?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要構建新發展格局。
總結歷史經驗,中國之所以能在錯綜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局面中取得勝利,還是因為堅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這是最重要的一條經驗。要把自己事情辦好,就是要把新發展格局構建好,把國內大循環真正循環起來。
▲運行試驗動車組列車通過徐連高鐵沂河特大橋(2021年1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徐連高鐵位於江蘇省北部黃淮平原地區,西起徐州市,東至連雲港市,正線全長約180公里。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我們有一個14億人的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在14億人當中,有4億中等收入羣體,每個人都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願望,這是中華民族何等強勁的內生動力!
所以,我們既要看到“十四五”時期前所未有的基礎條件和機遇,也要認識到我們正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機遇期,也面臨許多挑戰。
劉俏:四個有利因素助力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中國經濟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遠景目標,需要保持很高的增速。中國有4個相對而言可能是有利的因素:第一個是工業化,第二個是新基建,第三個是大國工業,第四個是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這些因素合在一起之後,有可能幫助我們保持一個較高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速。
此外,當下中國居民消費率大概是GDP的39%,至2035年基本達到60%,這意味着未來15年時間裏消費佔GDP的比例至少要大幅提升20個百分點。誰來消費?有沒有這個能力和意願消費?這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中很重要的、需要去回答的問題。
▲消費者在海口日月廣場免税店購物(2020年1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麗芸 攝
而隨着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位置不斷向上遊邁進,如果未來要形成一個產業鏈、供應鏈的閉環或者擺脱對外的高依賴度,就需要不斷地朝上游邁進,這也是未來必須要做到的事。
策劃:劉娟
監製:唐心怡
記者:孫惠
編輯:周佳苗
視頻製作:田澤陽
統籌:楊柳 王雲霞
校對:馬宇聰
新華網思客知識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