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0月最後一天,孚能科技發佈上市後的首份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58億元,同比下降64.94%,歸母淨利潤-2.93億元,從去年同期盈利8300多萬元大幅轉虧。
受年初疫情影響,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市場呈現“前低後高”走勢。不過,剛上市不久的孚能科技,業績似乎未跟隨行業復甦走出底部,反而呈現加速下滑的態勢。
盈利能力逆勢下滑 閒置產能不斷增加仍激進擴產
孚能科技是國內軟包動力電池主要生產企業之一,繼國軒高科、寧德時代等同行之後,於今年7月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
按照計劃,公司IPO發行2.14億股募資34億元,其中約28億元投入年產8GWh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孚能鎮江三期工程),其餘6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實際上,在掛牌上市前,孚能科技已經開始斥資大幅擴充產能。
數據顯示,2019年末,公司在建工程約為9億元,半年後的2020年6月末,在建工程猛增至32億元,9月末該項餘額進一步增加到34億元。
實際上,不只是孚能科技,業內主要公司均在大幅擴產。
以國軒高科為例,根據規劃,2020年該公司產能規模為28GWh,2023年將達到80GWh,2025年計劃達到100GWh。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從有效產能來看,2017年至2019年,儘管孚能科技均保持較高的產能利用率,但公司閒置產能卻在不斷增加。2020年,由於疫情等因素影響,公司產能利用率進一步降低。
孚能科技近三年產銷量
激進擴產的同時,與競爭對手不同的是,孚能科技正面臨盈利能力下滑的窘境。
今年前三季度,孚能科技營收和淨利同比分別下滑65%和452%,並未跟隨行業復甦反而呈現加速下滑趨勢。而同期,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的業績降幅均顯著小於孚能科技,且止跌跡象更為明顯。
此外,今年三季度,孚能科技毛利率為19.22%,低於2019年23.49%和上半年27.14%的水平,下滑明顯。
而與此同時,劇烈變動的行業格局,也給公司未來業績增添了一份變數。
軟包競爭格局劇烈動盪 鐵鋰電池擠佔三元份額
與多數主要競爭對手不同,孚能科技目前產品線較為單一,基本以軟包三元鋰電為主。
相比圓柱和方形電池,軟包電池優勢是不易爆、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外形設計靈活,但劣勢也很明顯,pack設計更為複雜,成組效率較低,使得目前市場應用並不普及。
根據業內統計,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中,方形電池滲透率約84.5%和76.5%,而軟包僅為8.8%和4.9%,滲透率顯著偏低。
而規模並不大的軟包電池市場中,競爭同樣十分激烈。
2019年,排名軟包電池裝機量前十位的是孚能科技、卡耐新能源、寧德時代和多氟多、桑頓、捷威、河南鋰動、盟固利、微宏和萬向。
2020年一季度,前十位的企業分別為孚能科技、桑頓、捷威、億緯鋰能、盟固利、萬向、南都鴻芯、多氟多、寧德時代和衡遠新能源。
而2020年上半年,該排行榜前10位又變成捷威、寧德時代、孚能科技、萬向123、盟固利、多氟多、億緯鋰能、桑頓、卡耐和華鼎國聯。可以看到,軟包電池市場正處於白熱化競爭的階段,容不得業內公司有絲毫鬆懈。
除此之外,今年市場對三元電池也不如以往“友好”。
工信部最新的推薦目錄顯示,在第9批目錄中,乘用車磷酸鐵鋰電池的配套佔比為18.6%,第10批目錄的佔比上升至35.2%,而第11批目錄繼續上升至39.4%。
2020年前9個月,磷酸鐵鋰電池在乘用車領域的裝機電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鐵鋰電池正在加速擠佔三元電池市場。
就在昨天,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進一步鼓勵和推動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於整個行業而言,無疑又是一劑“強心針”。
在炙手可熱的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孚能科技希望藉助上市的東風,趕超同行實現跨越式發展。但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和瞬息萬變的市場格局,公司能否如願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文/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昊)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