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 再添新動能 財税政策加力支持綠色發展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財税支持措施。會議指出,加大財税等支持力度,完善市場化多元化投入機制,彙集各方力量,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國新辦9月1日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請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政策內容。

  真金白銀支持,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近年來,中央財政通過明顯提高轉移支付係數、加計生態環境保護標準支出等方式,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資金投入。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介紹,2018年—2021年,中央財政累計下達長江經濟帶省份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1321億元,增強相關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累計下達長江經濟帶省份的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資金504億元,用於支持重點區域打贏藍天保衞戰;累計撥付資金92億元,將重慶、蕪湖等21個城市納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政策支持的範圍;累計下達長江經濟帶省份林業、草原轉移支付資金1203億元,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和濕地等生態保護工作;累計下達資金183億元,支持長江經濟帶相關省份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以及農村生活污水垃圾和黑臭水體治理,加快補齊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短板。

  “在中央有關部門以及地方共同努力下,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許宏才説,2020年長江流域的水質優良斷面比例達到96.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3.3個百分點。大熊貓、朱䴉、揚子鱷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羣數量穩中有升。

  17項政策措施,描繪長江經濟帶新畫卷

  為長江再添“綠”,財税政策看點多。

  許宏才表示,財政部已會同沿江有關省份、各有關部門認真研究細化具體政策措施,形成的《關於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財税支持政策的方案》將於近期公佈。

  方案從5個方面提出了17項具體政策措施,包括加大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引導地方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推進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支持連通重點區域的交通網建設,加大地方政府債券支持力度,支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科技創新平台和人才隊伍建設等。

  許宏才用5個“新”描繪財税支持下的長江經濟帶“藍圖”——通過完善財政投入和生態補償機制,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支持綜合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支持沿海沿江沿邊和內陸開放,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支持加快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支持長江經濟帶城鄉融合發展,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雙管齊下,支持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許宏才表示,財政部將從加快開放平台建設、推動貿易轉型升級兩個方面支持長江經濟帶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開放平台建設有3個着力點:

  一是積極支持9個沿江省份落實好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中提出的試點任務,發揮輻射效應、樞紐功能和示範引領作用,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二是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等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採取新的開放舉措、實行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三是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將沿江各類符合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為綜合保税區,支持重點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和農業合作區發展,鼓勵具備條件的沿江省份設立綜合保税區和邊境旅遊合作區。

  貿易轉型升級也有3方面重點工作:一是鼓勵有條件的貿易產業集羣、聚集區完善各類配套服務。在財政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培育外貿新動能,促進貿易和產業的融合。二是支持沿江省份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外貿新業態,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三是發揮好現行啓運港退税政策的作用,解決長江航線長、江海中轉耗時久等制約沿江貨物出口退税速度的問題。

  財政資金引領,帶動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高端製造業比較集中的地區,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龍頭。

  許宏才表示,由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發起的,按照市場化原則運作的國家級政府投資基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也將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方面大顯身手。

  “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設立的初衷是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他介紹,該發展基金的股東包括沿江11個省份,充分調動沿江省份的積極性;同時,基金也可以通過子基金投入等金融手段,加快培育綠色發展領域的市場主體,扶持綠色產業發展,為解決生態環境的問題提供系統性產業支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0 字。

轉載請註明: 長江經濟帶 再添新動能 財税政策加力支持綠色發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