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穩健著稱的千億房企金科股份(000656)近來雷聲滾滾。
12日晚,這家千億房企對於此前收到的深交所關注函予以回覆。其中對於商票逾期相關質疑,金科股份表示,截至回函日,公司未按期兑付商業承兑匯票餘額為4407萬元。正是由於上述商票兑付違約,金科股份包括商標、銀行賬户、股權在內的多項資產已被凍結。
更令人擔憂的是,金科股份股價近來持續下跌。截至10日,金科股份股價跌至2.72元/股,較4月中旬下跌近45%,創下近5年內新低。所帶來的隱患,便是其高比例質押的強平風險。
多項資產被申請財產保全
早在今年3月,金科股份便傳出商票逾期。深交所9日晚向金科股份下發問詢函,要求金科股份説明是否存在票據違約、核心商標被查封等問題。
根據金科股份披露的關注函回函顯示,該公司名下並表項目公司向供應商以開具商業承兑匯票的方式支付工程進度及材料款,該商業承兑匯票的承兑人為金科股份。而供應商收到商業承兑匯票後與天津聯融商業保理有限責任公司( “聯融保理”)簽訂保理合同,供應商向聯融保理申請有追索權的國內保理業務,並將其持有的商業承兑匯票為聯融保理提供質押擔保,聯融保理據此向供應商提供保理融資額度。
金科方面透露,自2021年4月至回函日,相關供應商與聯融保理開展該類型保理業務金額累計為1.81億元。而公司方面目前未按期向聯融保理兑付的商業承兑匯票餘額為4407萬元。
正是由於上述票據違約,聯融保理向法院提起訴訟,並申請財產保全。據悉,金科股份經核查後確定的凍結資產包括:商標(無賬面價值)、兩家項目公司銀行賬户(申請凍結金額為 844.00萬元,實際凍結金額為424.94 萬元)、所持金科服務(9666.HK)H股流通股股份,凍結股份數量為145.88萬股。
金科方面稱,上述商業承兑匯票到期未能按期兑付存在客觀原因,公司正在和聯融保理協商解決問題,但對其採取訴前保全方式凍結公司商標以及部分資產的行為並不認可。
質押率高企
事實上,當前金科所面臨的困境不僅僅在於商票違約以及後續相關事項。
在5月20日,金科股份曾上演股債雙殺。彼時金科A股放量跌停,同時公司旗下債券“19金科03”、“21金科01”大跌並被臨時停牌。此外,港股金科服務當日亦大跌近16%。
同日晚間,金科股份公告,5月18日至19日期間,控股股東金科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廣東弘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已達到1%,其中,金科控股系信用擔保賬户被強制平倉導致被動減持,廣東弘敏系因股票質押融資到期需歸還相關融資而導致減持。
無獨有偶,金科方面25日再次公告,金科控股5月20日至5月24日被中信證券強制平倉,被動減持751.4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14%。金科方面解釋稱,由於金科控股與中信證券開展的融資融券業務存在違約風險,中信證券對金科控股在中信證券信用擔保户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進行強制平倉減持。
截至10日,金科股份股價跌至2.72元/股,較4月中旬下跌近45%,創下近5年內新低。這種幅度的股價下跌,正為股權強平埋下隱患。
記者查閲,截至目前,金科實控人黃紅雲質押股份約4.55億股,佔其持有股份的77.5%;而一致行動人廣東弘敏更有約4.81億股質押,佔其持有股份99.43%;金科控股也有約42.56%的股權被質押。而且,這些質押的價格與當前股價相比,普遍有着較大跌幅,其中金科控股質押在中信證券的一筆,當前股價較質押價格已經跌去70.21%。
也就是説,倘若金科股價未來持續下跌,可能會面臨更多強平行為。
現金流持續惡化
事實上,所有危情都源於金科股份基本面今年以來的持續惡化。作為典型的渝派房企代表,自2018年跨進千億門檻後,迅速發展,到了2020年銷售額已達到2232億,躋身國內房企頭部陣列。按照金科規劃,到2025年,金科銷售規模將要達到4500億元以上。
去年在房地產市場面臨較大壓力時,金科一直保持穩健。但今年以來,該公司持續傳出商票、員工理財無法兑付的情況。而這些情況,其財務報表中皆有體現。
根據金科股份一季報數據顯示,金科手頭貨幣資金218.82億元,短期借款為43.28億元,一年內到期非流動性負債237.02億元。以此計算,金科截至3月底現金短債比為0.78,該數據較去年12月底時的0.91更低。這也反映了今年第一季度金科現金狀況正不斷惡化。
而值得一提的是,其手頭上218.82億元的資金中,或有不少為受限制資金。換言之,這其中有不少資金無法用於集團層面債務償還。
對於房企而言,若要緩解短期現金流狀況,單純依賴於銷售回款顯然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那麼只能寄希望於再融資,這一條路在當下很難行得通。在5月23日,金科股份剛披露旗下人民幣債券“20金科03”提出對本金進行展期1年、在12個月內完成兑付的計劃。“一般來説,公開市場債券暴露風險,後期再想進行各種渠道再融資都基本不可能,”一位房企資金人士告訴記者。
此次,金科也在問詢函回覆中明確表示,近期房地產行業政策有所放鬆,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已出現邊際改善趨勢,但受疫情和政策傳遞時效性的影響,行業銷售回款企穩回升尚需時日,現金流可能存在階段性承壓。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