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高管集中被查,給身處半年報靜默期的建發地產巨大震動。截至8月24日晚間收盤,建發系多隻股票出現大跌,其中A股建發股份跌停;港股建發國際集團與建發物業下跌幅度均接近三成;只有A股的建發合誠跌幅還算“温柔”,報收每股12.9元,下跌2.64%。
就在前一日,有關部門發佈消息,廈門建發城服董事長施震、建發房地產集團董事長莊躍凱雙雙被查。對於尚處於逆勢擴張的建發來説,反覆帶來的巨震,可能才剛剛開始。
港股兩平台跌超27%
對於高管接受相關部門審查和監察調查一事,截至目前華潤置地、深圳人才安居兩家均未發聲,建發系多家公司則進行了公告披露,並強調事件對公司生產經營無重大不利影響。
建發合誠在8月23日的公告中表示,莊躍凱除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外,未擔任公司其他任何職務。截至公告出具日,公司各項業務正常運轉,該事項對公司生產經營無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關注後續進展情況,並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履行相關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同日晚間,港股建發國際集團、建發物業也確認了這一消息,並表示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上市規則的規定適時發出進一步公告。
但資本市場卻並沒有“給面子”。8月24日,建發系多隻股票出現下跌,截至晚間收盤,建發股份每股為10.78元,下跌10.02%;建發國際集團每股為13.14港元,下跌28.9%;建發物業每股為2.55港元,下跌27.56%;建發合誠每股為12.9元,下跌2.64%。其中,建發國際、建發物業盤中更是一度暴跌超30%。
就影響而言,北京商報記者聯繫建發國際、建發股份,截至發稿前,電話未有接通。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相較於民營企業,國央企一般都有比較完善的內控機制,高管的個人狀況不會過多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但從資本市場的關注情況看,還是會有負面的影響。而且此類事件也引起大家的猜測,即央國企是否會有一輪新的反腐大潮。就目前看,在當前經營壓力增大的情況下,確實一些問題會加快暴露,也使得此類央國企會面臨較大的審計問題。這是後續相關企業需要注意的內容。
半年報將成關鍵
“恰逢半年報關鍵期,此時暴露‘問題’,也無可避免影響到企業的正常計劃。”嚴躍進指出,就房地產業務而言,建發近幾年表現高速擴張態勢,特別是加碼一、二線城市,積極拿地補土儲,這無不暴露其的規模訴求。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1-7月份,建發房產新增土地價值467億元,在拿地百強房企中排名第7。
2015、2018年是建發房產比較關鍵的起跳點。2015年,建發房產銷售額翻倍達到185.49億元,並連續三年徘徊在兩百億附近。直到2018年迎來第二次起跳,當年銷售額達386.71億元,同比增長48.5%。2020年順利踏進千億陣營,2021年在行業負增長、房企普降的背景下,更是實現了1753.85億元業績,增速高達40.8%。經計算2017-2021年,建發房產的複合增長率高達72.2%。
截至2021年末,建發已完成佈局70餘城。2019-2021年建發房產全口徑金額分別為738.5億元、1296.8億元、1711.3億元。在市場整體下行,銷售承壓的背景下,2022年建發國際全口徑銷售目標為1650億元,維持26.8%的增速,即便目標“保守”,但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近年來,隨着地產行業反腐的深入,央企、國企高管被查,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值得一提的是,包括碧桂園、萬科、新城、旭輝、萬達等在內的多家房企也紛紛開啓自查自糾模式。
以一向以“鐵腕反腐”著稱的萬達為例,王健林在2017年工作總結會上曾表示,“審計中心去年查處263起違規事件,解除勞動關係129人,司法立案三起,為企業挽回損失1.3億元”。
“建發在地方國有企業中還是比較健康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輪一眾房企暴雷、收縮的情況下,逆市佈局的原因。”一位熟悉建發的市場人士直言,在本輪“黑天鵝”落下前,無論是現金流還是戰略、產品,建發都可以在地方國企中拿得出手,也表現出了想要“做起來”的態度,也很低調。在他看來,國企的制度相對完善,部分民企出現的老闆出事即出事的情況應該不會建發身上出現。“但前提是沒有額外的問題發生,另外半年報的成績也會是非常關鍵的一點。”上述市場人士分析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