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高萍 姜樊 王宏)訊,近日,發改委等28部門聯合印發加快培育新型消費的實施方案,為金融機構在支持新型消費的工作方面劃出了重點。
其中,加大對新型消費領域信貸支持力度、創新措施優化移動支付等相關收費、加快數字人民幣的試點推廣、豐富保險產品供給等都是未來金融機構需發力的重要方向。
加大信貸投放 銀行消金場景獲更多機會
《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要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管控有效和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審慎規範發展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加大對新型消費領域信貸支持力度。
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看來,引導金融加大對新型消費支持,對銀行來説是個機遇,將有助於增加消費信貸方面業務。周茂華認為,從國內消費升級、社會消費理念變化看,國內消費需求潛力巨大,為消費信貸發展創造巨大空間;同時,也將推動國內銀行業轉型發展。“但關鍵是要開好局、起好步,審慎規範發展,避免消費信貸偏離產品初衷,滋生風險;同時,要提升監管效率。”
法詢金融監管研究院副院長周毅欽表示,從監管層面來看,對於消費金融的監管態度是要審慎規範發展。周毅欽指出,消費金融這些年快速增長,出現了一些亂象。銀行和互金公司合作開展互聯網貸款,也存在很多需要規範的地方。有些銀行為了業務發展刻意打造“場景”也被市場所詬病,比如最近引起軒然大波的“彩禮貸”。
“所以這次推出的新型消費方案,為各家商業銀行‘劃重點’,指明瞭方向。”周毅欽補充道,推動商業銀行加大對這些新型消費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為銀行的消金業務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場景支持。
另外,《實施方案》要求,強化對新型消費的財政支持。支持省級人民政府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於符合條件的支撐新型消費發展、有一定收益但難以商業化合規融資的公益性項目建設。
“這意味着國內專項債資金使用範圍略有擴大。”周茂華稱,專項債資金適度向支持消費潛力釋放的方向傾斜,或彌補基建短板,將有助於推動國內產業經濟轉型,提升專項債投資成熟度。
降低支付費率促消費 行業格局或迎新變化
《實施方案》對支付領域促進消費的着墨也較多。文件提出,鼓勵商業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等創新措施,優化移動支付等相關收費,降低中小商户支付服務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與全球相比,中國的支付手續費率相對較低,若繼續下降支付手續費率,或將對整個行業產生革新或洗牌的作用,擁有更好技術儲備的支付機構將會在未來的競爭中受益。這或許也預示着支付領域將迎來新格局的變化。
支付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認為,一方面,文件釋放了發改委未來可能對支付行業重新定價的預期,可能會如此前“96費改”類似,將進一步降低收單費率,給市場釋放更多的活力。
王蓬博進一步解釋道,在支付的鏈條中,當下銀行卡收單費率依然較高,有被重新定價的可能性;而當前二維碼收單現在暫沒有統一的行業規範,這部分收費是否將與銀行卡收單費率“看齊”也值得探討。
除了費率的調整以外,業內人士認為,鼓勵創新也是未來降低支付費率的重要渠道。
“從長期來看,隨着數字化發展以及如SaaS等各類數字化改造的技術大面積運用,也將降低支付行業總體成本,為整個支付行業降低費率騰挪出一定空間。”王蓬博認為。
在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看來,鼓勵創新可能意味着監管將進一步推動條碼支付的互聯互通,以減少因此而產生的摩擦成本。條碼支付互聯互通之後,線下收單機構將分享流量壟斷打破後的紅利,眾多中小支付機構將迎來更多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文件中還特別提出,“加快數字人民幣的試點推廣,優先選擇部分新型消費活躍的城市進行試點,着力提高金融運行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黃大智認為,數字人民幣試點的擴大,也將進一步促進企業降低支付費率。相比於電子支付現有的“髮卡行、清算機構、收單行、商户”的“四方模式”,數字人民幣賬户“松耦合”的特質,讓數字人民幣在支付過程中節省了清算轉運等環節,降低了交易成本。“預計數字人民幣將是未來促進消費、降低支付費率的重要方式之一。”
西澤研究院特約高級研究員金天也認為,數字人民幣前期主要是在特定城市進行一定範圍內的測試,從現在起有望加快推廣節奏,可以預見的是,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將對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場的行業格局形成深遠衝擊。
此外,《實施方案》還特別對跨境支付進行了重點部署。方案提出,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應制定發佈跨境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完善跨境支付服務相關監管制度。組織市場主體開展日韓等境外個人境內移動支付便利化試點工作,提升入境遊客境內支付體驗。進一步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支持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
“各家支付機構早已在海外有所佈局,但重點提出要針對日韓等地境外個人開展境內移動支付的便利化試點尚屬首次。”王蓬博表示,隨着旅遊行業的發展與復甦,跨境支付領域也將成為支付機構進一步發展的重點。
空間巨大 互聯網保險產品開發需捕捉更多場景
《實施方案》提出,要按照對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的原則,持續完善監管制度,將所有互聯網保險業務納入監管。加快推進保險線上化進程,豐富保險產品供給,為互聯網場景下的交易、支付、出行等提供更多的風險保障。
對外經貿大學王國軍教授表示,互聯網保險還有很大的發展機遇,目前僅有2000億保費規模,空間巨大。另外根據中金公司最近的調研顯示,按照24%的CAGR估計,預計2030年中國互聯網保險市場規模將接近3.3萬億人民幣。為此,王國軍認為,《實施方案》將為互聯網保險的發展進一步注入動力。
湖南大學張琳教授表示,交易、支付、出行場景下的互聯網保險產品很早就有了,比如退運費險、航班延誤險等,很早就發展起來了,市場也有一定規模,主要問題是使用率不高。
張琳認為,未來互聯網保險的發展,需要科技介入更多。互聯網保險產品的開發是基於客户的需求,未來還需要捕捉更多場景。張琳看好健康管理的發展方向,認為健康管理會是互聯網保險的一片藍海。
“健康管理的市場很大,也有很多人在做,但目前並沒有出現爆發,主要是市場還不成熟,這取決於科技發展的進程,以及合適的時機。現在出現了一些跟綠色通道、醫學檢測相關的保險產品,但這些也要醫療器械的科研創新支持。保險也需要關注新興的科技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