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春觀察:淡季不淡 外貿再起航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財經

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再創歷史新高,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充分體現了我國外貿的強大韌性和綜合競爭力。

今年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4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2%,其中,出口表現尤為強勁,同比增長50.1%。增幅明顯、“淡季不淡”,延續了去年6月份以來進出口由負轉正、持續向好的態勢。

隨着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進,站在新高點,我國外貿前景如何?有何新的國際合作和競爭優勢?高質量發展如何推進?記者在各地進行探訪。

技術研發帶動――

厚植創新力 培育新優勢

市場行情好,外貿訂單忙。即便在春節假期,蘇州賽伍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開機率都超80%。“訂單多又多,大傢伙幹勁十足。”公司董事長吳小平笑着説。

作為全球光伏背板領域的龍頭企業,去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賽伍海外市場需求萎縮,出口下滑。

怎麼辦?擴展東南亞、日本等地區新客户;為國外客户寄送防疫物資,視頻進行技術服務,鞏固合作關係……一攬子對策及時穩住市場份額。“對公司來説,更重要的是練好內功,技術創新才是核心競爭力。”吳小平説。

市場調研是第一步。印度、東南亞、非洲等地區的屋頂瓦楞鋼板較多,只能使用輕質化的光伏產品。一款強度高、韌性好、抗腐蝕性強的輕質透明背板一經推出,很快佔據大片市場。

研發投入不可少。“別看其貌不揚,有了它,國產變頻空調的關鍵元件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展示廳,公司研發總監鄧建波拿起一個硬幣大小的淺黃色小元件感慨,歷時5年、經過上萬次實驗、投入上千萬元,才研發成功這個IGBT變頻器半導體模塊的散熱電路基板。

專業人才是關鍵。2020年,公司研發人員從70名增長到100多名,今年還將增加到150名。前不久,公司成立工匠學校,定期開課,帶動培養一批能挑大樑的“多能工”。

不侷限於光伏材料企業,賽伍正向高分子材料高科技企業轉型,將產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高鐵、5G通信等領域。“我們還將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以技術創新帶動出口增加。”吳小平説。

“創新是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也是提升商品價值鏈增值水平的關鍵。”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表示,質量和結構性問題仍然是我國外貿發展的主要矛盾。面對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傳統比較優勢下降、出口商品附加值較低等現狀,要加快推動外貿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王曉紅建議,一方面,要強化自主研發能力和企業綜合創新能力,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全面促進產品創新、業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加大財税政策力度,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另一方面,實施自主品牌培育行動,支持企業創品牌、增品種、提品質,選擇一批具有知名度的品牌重點培育。

中歐班列保障――

暢通物流鏈 開闢新市場

成都國際鐵路港內,一列載有50個貨運專櫃的中歐班列從中心站緩緩駛出。裝載着汽車配件和電動工具的這列班列,將為德國博世集團提供機械裝備。

“今年我們將為博世集團發送3800個集裝箱專櫃,還要給奔馳、本田等公司發送裝備。預計全年公司外貿總值將超過40億元,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成都萊萬特公司負責人陳江南説。

萊萬特的發展是我國外貿區域發展更加平衡的一個縮影。2020年,中西部地區外貿進出口增長11%,佔比達到17.5%。

在陳江南看來,業績翻紅,少不了中歐班列的大力支持。“藉助中歐班列,我們的設備已經可以運往整個歐洲,為開拓新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他介紹,去年受疫情影響,公司外貿業務一度受阻。為此,他們一方面尋找新的產品供應商,一方面着手擴大外貿市場範圍。

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帶來了機會,公司看準重慶工業製造優勢,聯絡相關製造企業,為德國大眾等公司提供相關機械裝備。“重慶和成都的中歐班列線路不同,方便我們根據需要選擇線路發送貨物。”陳江南説。

外貿發展,物流先行。穩住外貿,首先要穩住全球物流鏈。

2020年,疫情重創全球物流業,不少航班停運、港口封閉,全球海運運力緊張,國際航運價格持續攀升,集裝箱供不應求、運輸成本上漲。效率高、路線廣、全天候穩定運行、成本低的中歐班列成為連通歐亞大陸的重要橋樑和綠色通道。2020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創新高,全年開行12406列,發送113.5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50%和56%。

“今年我國外貿形勢依然複雜嚴峻,機遇與挑戰並存。”對外經貿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黨委書記莊芮表示,隨着全球貿易逐漸復甦,貨運需求不斷上升,國際運輸能力依然吃緊,需要繼續鞏固外貿回穩向好的基礎,保持助企紓困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日前,商務部表示正會同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等部門,做好提升海運運力、提高中歐班列運輸效率、增加集裝箱供應、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等工作,努力推動國際物流的暢通運轉。

政策加把勁,外貿主體也搶抓機遇。“我們進行了火車的低頻震動測試,驗證通過鐵路進口半導體的可行性。”陳江南表示,今年打算通過中歐班列發展半導體進口貿易。3月,公司在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税區租的3萬平方米倉庫也將投入使用,能夠存儲更多設備,保證物流時效,為企業爭取更多外貿訂單。

跨境電商助力――

拓展新業態 激發新動能

“去年5月以前,公司訂單斷崖式下跌,幾乎沒有新增。”説起去年的外貿狀況,寧波嘉澤廚具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傳軍連連搖頭。

疫情在全球蔓延,物流、交易成本上升,像馬傳軍這樣一直走線下銷售的中小外貿企業主一時沒了主意。

轉戰跨境電商是條好路子。但平台、銷售、倉儲、售後等一竅不通,馬傳軍遲遲不知如何下手。

去年6月,在寧波市政府指導下,22家企業和高校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寧波)跨境電商出海聯盟,希望集合優勢資源,通過平台共享幫助中小外貿企業少走彎路,降低經營成本。

聽聞跨境電商聯盟的籌建,馬傳軍趕緊報名。“聯盟整合各理事單位資源,為我們提供了線上銷售平台,產品賣到哪、哪些賣得好都一目瞭然。”馬傳軍説,“以前對海外消費動向的反應相對滯後,現在幾乎每兩三個月就要對產品更新換代,面對海外競爭也更有底氣了。”再加上貨物儲備於理事單位的海外倉,在派送時效上,相當於與國外賣家站在同一起跑線。

“聯盟已形成第三方平台銷售、海外倉線下分銷、企業境外獨立站銷售等多種營銷模式。”聯盟發起成員豪雅集團董事長吳威説,通過集成清關、結匯、退税、物流、跨境物流總包、跨境電商店鋪代運營等功能,能為外貿製造企業轉型跨境電商提供完整的供應鏈服務。

搭上跨境電商的“順風車”,中小外貿企業出口有了新模式。據寧波市商務局統計,聯盟成立半年來,共帶動外貿出口額約240億元,成效明顯。今年,聯盟瞄準高質量“集羣式”出海,計劃帶動外貿出口超300億元,服務中小企業上萬家。

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31.1%,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但電商平台、物流、支付、倉儲、售後等配套設施仍需跟上。

“政府和企業應當共同推動跨境電商發展的高效化、規範化,強化監管,做好溯源。”浙江大學中國數字貿易研究院院長馬述忠表示,要加快完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體系,進一步發揮新業態優勢。跨境電商企業也應關注全球範圍內的政治、經濟、衞生等動態,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22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