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賈 麗
4月19日,攜程集團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之前,已有阿里、網易、京東、百度、新東方等多家企業二次選擇中國香港資本市場,汽車之家、嗶哩嗶哩等成功回港二次掛牌,拼多多、好未來等一批在美上市企業即將赴港二次上市的意向消息也接連傳出。
這些中概股,大多體量巨大,備受資本市場追捧,甚至部分“重量級”市值已躋身全球資本市場前列。這些曾經的納斯達克弄潮兒,為何選擇此時集體迴歸?未來的獨角獸們,又會作何選擇?
中概股回港或加速
2021年4月16日,攜程集團發佈公告稱,香港IPO最終發售價均確定為每股268港元,將通過香港上市淨募資83.3億港元,面向散户部分獲得17.8倍超額認購。此波赴港上市完成速度之快,是很多人此前所沒有想到的。
港交所為中概股迴歸打開了便利的大門。2018年4月份,港交所啓動了25年以來的最大機制變革,推出AB股制度改革。2019年11月份,阿里順利赴港二次上市,創紀錄的募資額、龐大的交易量震驚資本市場,掀起中概股回港上市的風潮。
當看到阿里回港二次上市取得了巨大成功時,多家中概股公司開始瞄準回港上市。2020年6月份,京東、網易兩大互聯網巨頭紛紛仿效,隨後寶尊電商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繼阿里、京東、網易後的第四家回港二次上市的互聯網公司,10月底,新東方也成功登陸港股市場。
2021年,由汽車之家和百度打頭陣,快速完成了回港二次上市事宜。嗶哩嗶哩(B站)也隨後在港如願完成二次上市。
據統計,2019年11月份至今,港交所吸引阿里、京東、網易、百勝中國、中通快遞、華住集團、再鼎醫藥、寶尊電商、B站等超13家中概股迴歸二次上市,合計募資額達2820.08億港元(約合2366.32元人民幣)。其中,阿里巴巴、京東、寶尊電商、中通快遞、萬國數據、百度集團、B站七家以同股不同權架構在港交所實現二次上市。
中金公司分析認為,外部壓力、制度便利和聚集效應將共同推動更多中概股迴歸。中概股在2021年還將加速回港上市進程。
上市週期以天計
“在這次中概股迴歸的熱潮中,上市速度明顯加快。在港交所上市,流程簡單、便捷,為企業提供便利。”清暉智庫創始人宋清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香港資本市場提供了較為寬鬆的條件和環境,同時港股是全球資金佈局,對大市值公司有較強的容納性。”
對於符合條件的中概股而言,它們的迴歸並不需要耗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同時港交所修改了部分規則,創建“綠色通道”,簡化流程,為部分符合條件的企業打開了一道便利的大門,以空前的力度吸引了全球大量企業赴港IPO。
從提交初步招股文件到登陸港交所,阿里只用了8個工作日的時間。百度和汽車之家本次上市行動也極為迅速,從上市消息公開到登陸交易所,前後不過短短兩週。而百度的上市也僅耗費了10個工作日。
今年4月6日,攜程向香港聯合交易所網站提交了初步招股文件,其完成上市工作用了9個工作日。
“提交申請,經過聆訊,進行路演招股,基本就可以安排發行,此次中概股迴歸上市根據路徑的不同,時間也不相同。不過總的來看,此次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相對流程簡易更有利於通過內地與香港的投資便利化通道,吸引更多內地投資者。多地上市可以讓企業增加流動性。從資本層面來看,第二次上市可以選擇IPO,也可以選擇介紹上市,但前者會同步融資,後者只是可以讓股票交易。”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證券日報》記者稱。
中金浩資產評估公司董事長丁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港交所修改的上市規則條件相對放寬,取消了對採用同股同權架構的公司需屬創新產業的限制,以吸引優質傳統行業,但同時也設立了門檻,不過規模較大的中概股還是相對具有優勢。同時,在港交所上市流程透明度高、效率高,是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再融資擴大現金流,對正在高速擴張、投資併購的大體量的互聯網企業很有誘惑力。”
實際上,這並非中概股第一次出現集體“回家”浪潮。早在2010年前後,中資企業赴美上市掀起熱潮,僅2010年就有超過40家中資企業赴美IPO,然而如此大規模的上市引來了做空機構的圍獵,也導致了大規模的中概股退市。2015年,包括噹噹、完美世界、奇虎360在內的多家互聯網公司也曾選擇迴歸A股。
與上輪在空頭獵殺之下“被迫迴歸”不同的是,本輪中概股的迴歸更多是市值較大的中概股選擇赴港進行二次上市,以相對便捷的方式,獲取更廣闊的融資渠道。
然而去年4月份,瑞幸咖啡自曝造假,猶如向中概股扔進一顆炸彈,引發信任危機,海外市場對中概股的態度也變得更加警惕,中概股在美再次面臨做空危機。業內人士認為,中概股的二次上市也是分散風險、未雨綢繆的選擇。
“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不乏優秀個股,但市值大多處境尷尬。在融到更多資金增強資金儲備的同時,二次上市有利於市場對企業進行價值重估。新估值往往更加合理,也可以獲得更多再融資機會,有助於公司業務開展。港交所政策風險也相對可控。二次上市,可以讓正在擴張中的企業,兼顧短期融資和長期分散風險。”沈萌表示。
談及中概股二次迴歸,網絡輿情分析師葛甲認為:“中概股回港上市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收緊中概股財務披露制度,導致大部分中概股上市地位可能存在不可測風險,它們需要做多手準備,不過雙重上市意味着監管成本將倍增。”
二次上市浪潮持續湧動
雖然互聯網巨頭赴港二次上市已經獲得巨大成功,但在這波迴歸、即將回歸或有意迴歸的企業中,虧損者大量存在。
難以自我“造血”一直是困擾B站的難題。沈萌認為,如果B站不能早日解決商業化問題、突破盈利困境,二次上市也未必意味着其可以獲得理性的估值,甚至可能引發信用危機。目前,從13只完成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走勢來看,要實現價值重估難度不小。
隨着疫情發生,攜程業務也遭受重創。公開資料顯示,疫情發生後,攜程在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的淨營收分別僅有47億元及33億元,甚至直接導致攜程回港二次上市的進程放緩了一年多。攜程年報顯示,2020年,攜程集團全年淨營業收入為183億元。若不計股權費用報酬,攜程集團2020年四季度的營業利潤率為10%。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專家、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攜程的虧損主要是由於疫情造成的,2020年旅遊業陷入困境,國內及國際的旅遊限制產生了收入下滑。隨着全球疫情控制和經濟恢復,攜程業績也會慢慢恢復,預計到今年底迴歸正常。中概股在美股市場普遍存在被低估的問題,攜程也有意通過二次上市實現價值重估。不過,其能否真正實現這一目標,還需看後續業績表現。”
而對於“不差錢”的百度、阿里等巨頭而言,大量研發投入和擴張,讓它們必須多腿走路,儲備資金。根據百度本次招股書,其計劃募集資金的50%用於人工智能為主的創新商業化、40%用於發展移動生態。
在人工智能領域着重發力的百度,想要在高科技領域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大量的資本投入必不可少。
金融科技專家、阿里MVP馬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阿里二次上市只是資本運作,不會對運營模式產生影響,未來的競爭是科技和資金儲備的競爭。如果能拓寬融資渠道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相信任何一家在擴張中的企業都不會拒絕。”
“中概股回港上市,雖然企業融資渠道和股東結構有所改變,但融資環境更為寬鬆。這也與近年來全球資本市場結構發生變化有關。港交所制度改革的推進,給中概股迴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不過企業更需要練好‘內功’,否則無論在全球哪個資本市場都不易得到投資者的認可。”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本次迴歸潮中,不少公司都鎖定港股,變化背後是全球資本市場發生結構性的改變。
近年來,從搜索引擎、電商、AI到共享經濟等,中國新經濟呈現高速發展態勢,規模迅速擴大,新經濟企業也越發成熟,部分巨頭已在全球市場的角逐中展現出競爭優勢,在二級市場獲得高度關注。
新經濟的地位空前提升,而承載它們夢想的資本市場也在快速革新。
港交所此次為中概股的迴歸大開便利之門,便體現出香港股市積極“擁抱”新經濟的決心。中概股的迴歸將改變香港市場傳統行業市值佔比高的狀況,新經濟有望替代金融地產等傳統板塊,成為未來港股的新主角。
回港二次上市浪潮還在持續湧動,順勢而為不一定是妥協,可能是新生。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