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粵港澳大灣區為我國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起到戰略支撐作用
9月26日,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廣州峯會上,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發表了主題為“粵港澳大灣區要在形成雙循環新格局中走在前列”的遠程演講。
王一鳴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明顯,具有經濟實力雄厚、創新要素集聚、產業體系完備、金融服務發達以及國際化水平領先等特點,將為我國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起到戰略支撐作用。
應對百年變局,開拓發展新局
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競爭格局。新冠疫情的爆發則加快了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進程,催生新科技、新業態、新模式異軍突起,重新定義了國際分工和產業生態。經濟全球化退潮引發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收縮,北美、歐洲、東亞三大生產網絡內部循環強化。美國對中國戰略遏制日趨強化,挑起經貿摩擦,試圖進行科技脱鈎和金融施壓。
在此背景下,王一鳴認為,“我們要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準備,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發展。雙循環是我國應對百年變局、開拓發展新局的主動調整,也是重塑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
王一鳴指出,將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解讀成“內卷化”,是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誤解。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中國早已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分工體系,即使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也離不開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配合,產業技術進步也離不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
在外部環境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利用中國超大市場規模、戰略迴旋空間大的特點,通暢國內經濟循環,形成內外打通、以內促外、內外互動的模式。王一鳴表示,“雙循環的核心不是內外問題而是循環問題,是要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促進一切生產要素更加自由、公平的流動,提高國民經濟循環效率,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打通國民經濟循環堵點淤點,探索大灣區新發展格局路徑
國民經濟循環在微觀層面包括企業產品、技術和供應鏈的循環,在中觀層面包括產業、城鄉、地區的循環,在宏觀層面包括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循環。
王一鳴指出,在三個不同層次的國民經濟循環中,我國經濟循環都存在堵點和淤點。其中包括技術“卡脖子”、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性不足、流通體系現代化水平不高、金融業和實體經濟冷熱不均、城鄉雙向流通機制尚未形成以及國內國際循環沒有完全打通等問題。
對此,王一鳴提出粵港澳大灣區要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路徑。在科技創新方面,聚焦集成電路、基礎軟件、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國產化替代,構建安全可控的供給體系。鼓勵企業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探索,依託行業龍頭企業建設產業創新平台。“在北京中關村已經開始試點探索科技人員職務科技成果產權激勵制度,大灣區也可考慮積極開展試點。”
在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方面,提高產業鏈供應鏈控制力,以自身努力來保障供應鏈安全。放寬外資准入限制,擴大金融、電信和醫療等服務業對外開放,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產業鏈根植性,並且培育國內供應商和可替代性產業鏈。
在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方面,建設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完全高效的物流網絡,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強化支付結算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直達各流通環節、經營主體的金融產品。在深化要素化市場、改革暢通城鄉循環方面,要堅持勞動力市場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要堅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王一鳴特別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要深化金融業開放合作,發展跨境金融業務,建設科技創新金融平台,抓住金融科技發展契機,加強金融監管協調。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對外開放高地建設,發揮港澳地區參與國際循環的支撐功能。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來源:大河財立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