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通脹“矇蔽”雙眼,歐美三大央行加息恐過猶不及
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錘子,那麼每個問題看起來都像釘子。
隨着三大主要央行仍計劃提高利率並維持高利率,這句老話仍然是正確的。對富裕家庭的影響微乎其微,但給那些貧困的家庭帶來不成比例的痛苦。各大央行目前迫切需要更好地分析借貸成本上升的速度,同時在實現通脹目標方面更靈活,在讓貨幣緊縮發揮作用方面更有耐心。
如果利率繼續上調,全球經濟衰退似乎不可避免。我們已經從英國國債危機、瑞士信貸破產和幾家美國銀行倒閉中得到了警告。其他許多對利率敏感的行業也在搖擺不定,包括槓桿過高的商業地產和公用事業。但真正受到損害的是其他經濟領域,比如中小企業和租房者。
前Haitong Securities倫敦首席市場策略師Marcus Ashworth表示,因此,美聯儲及其同行宣稱的“放鬆”勞動力市場的目標是錯誤的。央行的指令沒有明確規定失業目標,因為勞動力市場不可能進行微觀管理。當達到轉折點時,要阻止經濟迅速下滑就太晚了。
同時,商業貸款大多是浮動利率,因此企業會實時感受到加息的痛苦。美國6月份製造業PMI為46,低於榮枯線50,表明製造業活動出現收縮,;德國製造業降至40.6應該更能説明問題。全球範圍內,銀行貸款和貨幣供應措施正在放緩。PPI等衡量投入通脹的指標正在迅速下降。經濟放緩的速度可能不如央行遏制通脹所希望的那樣快,但前進的方向是明確的——而且有加速的風險。
上週在葡萄牙辛特拉舉行的歐洲央行年度全球政策論壇上,與會的政策制定者發出了一個一致的信息:未來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借貸成本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位。Ashworth指出,但政策制定者仍然過度依賴計量經濟模型,而強勁的就業和收入正使這些模型變得毫無用處。因為提高最低工資、與通脹指數掛鈎的養老金和福利等財政措施,正在破壞通過利率控制私營部門通脹的努力。目前,解決通脹問題的答案在於財政政策的約束,而不是生硬的貨幣工具。
央行行長們過於執着於2%的通脹目標。在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系中,這樣的精準度是沒有用的,因為它經歷了一系列由疫情引發的封鎖,隨後又經歷了無情的貨幣和財政刺激。通貨膨脹的衝動正開始從這個體系中消失,因此需要更大的靈活性。這是有先例的:美聯儲在2020年採用了彈性平均通脹目標制。但在疫情爆發時放棄了這一計劃。
而英國的形勢尤其嚴峻。期貨市場預計英國央行的利率將達到6.3%的峯值,相比之下,美聯儲的利率峯值為5.6%,歐洲央行的利率峯值略高於4%。但正如RBC Bluebay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Mark Dowding所説的那樣:“如果你做得太過,你會重創房地產市場,最終導致英國金融危機和滯脹。”
央行有責任確保社會上最貧窮的人不會在衰退中遭受不成比例的損失,而這種衰退完全是可以避免的。英國央行前首席經濟學家Andy Haldane本週撰文指出,英國央行應容忍高於目標水平的通脹,避免給經濟注入過量藥物,擺脱那種認為除了進一步加息“別無選擇”的羊羣心態。
Ashworth評論道,英國央行的大棒揮向的是30%有抵押貸款的自住家庭,而沒有債務的房主可能會從更高的利率中受益。傑富瑞金融集團的分析師認為,對於持有四分之三抵押貸款債務的收入最高的40%人羣來説,利率上升的負擔是可控的。因此,即使所有抵押貸款重新定價至6%,預計也不會對這些相對的富裕人羣的總可自由支配支出產生連鎖影響。然而,這種情況的最大風險是失業率的急劇上升——這正是英國央行似乎決心要重新實現其寶貴的2%通脹目標的情況。
糟糕地是,高利率放大了不平等。英國國家統計局估計,在疫情期間大幅飆升後,英國目前的儲蓄緩衝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10%,價值3400億英鎊(4300億美元)。對於儲蓄者和養老金領取者來説,在經歷了十年的零收益後,獲得接近5%的無風險收入簡直是天賜良機。私營部門7%以上的工資增長也減輕了對高收入者的影響。而那些無儲蓄、養老金與低收入的貧困人羣只能忍受高利率帶來的痛苦。
受困於通脹飆升的央行官員們故意忽視了一個事實,即迄今實施的緊縮措施需要時間才能產生效果。為了抑制消費價格,他們冒着用利率這一鈍器將經濟打入衰退的風險,並誤讀經濟前景。他們是時候重新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