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户端】;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促進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在今天(3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未來將根據經濟發展情況的變化和需要,統籌增長和物價,適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工具。
劉國強介紹説,到去年末,中國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總共有15項,餘額大概是6.4萬億元。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是發揮牽引和帶動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投放貸款,促進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劉國強: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對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進行評估,對一些需要長期支持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結構性貨幣政策會給予較長期的、持續的支持。比如普惠金融領域,對一些階段性特徵比較明顯的結構性工具要及時退出,當然退出的時候也要注重“緩退坡”,不要急轉彎。另外還有一些工具,也可以考慮和其他政策工具進行銜接。
劉國強表示,人民銀行將統籌短期和長期,強化跨週期調控和逆週期調節,堅持正常的貨幣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線,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此外,還將密切關注物價,對通脹保持警惕。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劉國強:我們判斷,2023年中國通脹水平總體保持温和是主基調,從短期看,通脹壓力總體是可控的,居民通脹預期比較平穩,具備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的有利條件。